第653章御敌六策 - 赵狗子的古代奋斗史 - 河边鹅卵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53章御敌六策

神木,本为长城一普通军堡,如今已被大辽经营为一座小城。

城北数百里,为大辽重要毛纺地,东胜,毛呢、地毯、毛线行销各地。

城南,则为偌大的黄土高原,孕育华夏文明的核心之地。数千年文明,这里承载了大半历史。

或许她太累了,再也承受不住子孙在她身上汲取养分,她想歇一歇。

但她的子孙却没有注意到老娘的疲惫,盆地、平原、河谷开发殆尽之后,就开始瞄准了山地,砍伐、开荒、无节制的吮吸她的血液。

于是她开始愤怒,开始咆哮,她要惩罚这些不孝子孙!

就如现在,饥荒、瘟疫、战乱席卷,带走了无数生命。

但还不够,她在冷漠的看着,看着她的子孙相互厮杀。

孟超,北路军副统帅,坐镇神木,南望神州!

他在等,大辽檄文遍传天下,归顺投诚的又何止祖吴两家,使者在四处游说,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边军边将不停有倒戈投效者,定襄亦不例外。

紧邻定襄有大同、偏关、榆林、宁夏、甘肃几镇。

宁夏、甘肃不足虑,名存实亡,朝廷已经顾及不到他们,唯大同、偏关、榆林三镇尚有兵力可堪一战,但精锐着实不多,凑到一起有没有三万敢战之士都未可知。

朝廷的重点在剿匪,在新军,对边军已经不是克扣军饷的问题,而是干脆就不给!

可以想象边军的怨气有多重。

连日来,归顺投诚的军将已不下万余,多拖家带口者,其中很有一部分在定襄已经有了土地。

但定襄已经对人口不感冒了,土地分发殆尽,在灌溉网没有成型之前,已经再无力承担更多移民。

没有办法,只能组织运力向外迁移,其移民主要去往三个方向,一者西域,一者东北,一者瀚海。

当下,西域是重点移民方向。

孟超当然不是在等这些中小归顺者,而是在等几家将门豪族的回音,例如榆林姜氏?

姜氏在榆林、大同,就如祖氏、吴氏在辽西,经营过百年,盘根错节,势力庞大。姜氏两兄弟,老大姜让坐镇榆林,为榆林镇总兵官,老二姜瓖坐镇大同,为大同镇总兵官。

大辽檄文同招揽的文书早早就送了过去,但这两兄弟一直没有回音,这让孟大爷很是不爽。

此公不同于赵氏父子,可没有那么多的怜悯,更不会顾忌自家名声,何况于他而言,还需要名声么?

“各位,我西路军面临情况极为复杂,一者要对付边军,二者要对付洪承畴,三者还要面对流贼。”

孟超环视众将,面带肃然。

“对待边军,要尽力争取,但却由不得他拖延时间,若是明日再没有消息传来,本帅决议兵出榆林,而后取延绥,攻洪承畴。

至于流贼,当以招抚为主,但前提是他们需放下兵器,重归为民,有不从者,杀无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