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风云动
济州。
往日里繁忙的港口今日稍显肃杀。不远处的军港战舰云集,旗帜如海,岸边军营人声鼎沸,临时搭建的帐篷遮天蔽日。
牛头城百姓,甚至于整个济州之百姓,都意识到辽国大军行将出征,但去打谁?
小道消息满天飞,一个版本,辽王要入关剿匪!另一个版本,大明朝奸佞太多,老赵家要帮老朱家铲除祸害。
和尚脑袋上的戒斑,都懂!
老年人长叹,突然开始回忆杀,年轻人无感,只晓得那是自己的祖地,长辈都是从那边逃难来的。逃难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四海,有了现在的大辽。
他们只能从书本上的文字,坊间话本来感受当年先辈的艰辛,却是再没有如父辈一般的感同身受。
好在他们的父辈爷爷辈还大有人在,五六十岁年纪,垂垂老矣,乡情正浓。
大辽的年轻人,对大明大抵负面态度多过正面态度,报纸就没有好话,不是皇帝昏聩,就是国有奸贼,又或者流贼怎么在闹。如此宣传,这百姓对大明朝廷的态度能好了才是怪事。
辽军入明,大辽虽没有搞什么民调,但大抵持支持态度的居多。
心态极为复杂,有人思乡,有人求财求权,有人则纯粹是好战,更多的,却是一副圣母心态,当真以为大辽入明是为了救人于水火。
辽民偏居岛屿,但并不闭塞,相反是当今世界之上最为开化,见多识广之辈。
对比周边之国,他们庆幸自己的父辈漂洋过海而来,虽然其中有些人当初不是那般的情愿,但结果是好的。
这里有他国没有的公平,有他国没有的教育,有他国没有的律法……很多的没有汇聚为什么都有。
辽国鹤立鸡群,傲视东方。
辽民有资格骄傲,有一点点圣母心态也无可厚非。
码头上的高丽,倭国,南洋苦力们永远将羡慕的眼神投向繁华的街道。
喧闹的人群,小姐姐们花枝招展,男人们昂首挺胸。
每到夜晚,更是灯红酒绿,胭脂同酒味弥漫,这就不是人间,而是天堂!
然而这份繁华与他们无缘,只有他们的主子才能拿着凭证跨过那道铁门,睡着软床,享受山珍海味,看着蓝眼舞女裸露着肚皮,股间扭动,令人想入非非。
他们高高在上的主子,入了城池之后,也不过是辽国一普通小民,即便在路边买一碗汤粉,也要守辽国的规矩,决然不敢高声喝骂,颐指气使。
没有人不会向往这样的地方,蝼蚁也有着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辽国,周边国度梦想发财的地方,争相偷渡的地方,很魔幻。
赵春哥看着繁华城池,一切犹如梦幻。
曾几何时,他也只不过是挣扎求生的一员,庸庸碌碌,得过且过。若是不走这一步,会不会已经剃发做了建奴的奴才呢?
“大帅,该出发了!”孟超在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