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至高法
赵大少难得过上了平静的小日子,但这人就是个闲不住的,刚刚放下大头兵,又折腾起了官老爷。
但却不是辽东的地方官,是中枢的大辽高层!
几艘快舰出营口,不数日便至济州!
拜见爹娘,见过明业,赵氏阖家团聚。这才叫热闹,哥俩的孩子可以组成两支球队对轰。
热闹了三日,赵大少亲王礼服上身,踏入元老院。
看见元老院三字,赵大少就挠头,这大辽的国体已经有点不受控制,在自行演化了,也说不清它是个什么玩意。
老赵身为辽王,辽境之民对他宣誓效忠是一定的。
老赵的头像满天飞,官家机构、学堂、医院,但凡有官家出钱的地方,一准跑不了。
此举还真不是赵大少推动的,太多人捧臭脚,自然就成了风气,风气之后就成习惯,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证明对赵氏的忠诚。
心里边怎么想的不重要,总之不这么做就是政治不正确。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钱币才是老赵威望的助推器,无论是金币、银币、铜币,正面都是老赵的头像,背面则是各种船型。
只要你手里有一个铜板,就知道老赵是谁!
从这个角度来讲,赵氏王权已至顶峰,甩历代帝王不知道多少条街,堪称帝制之巅峰。
但其实却并非如此,其体制演化的似是而非。
就实权而言,老赵身兼四职,元老院、统帅部、政务院、咨政院的头头都是他。
元老院,其实就是贵族议会,对老赵负责,有立法权,各部长官,封疆大吏任免权,老赵若是看所立之法,所选之人不顺眼,有权驳回或直接否决。
大辽高级别官员是有任职期限的,当升无可升,或者年老不能东奔西走,则可能入选元老院,这部分人大略占据一半,另一半则是各省代表,从省一级元老院选出来的。
行省一级元老院则都是从离退官员中选出。
实际上元老院是老赵手中一个庞大的决策机构。
咨政院,参政议政,分中枢、行省两级,参议士农工商皆有,自然都是各行各业的名望之辈。
行省咨政非常设机构,而是每年一会,写报告提意见,汇总集中后上交行省长官,行省长官再拿给元老院讨论,超出权限则上交中枢咨政院。
中枢咨政院则更类似于秘书机构,负责分类整理,上交老赵审批。老赵觉得有的玩,就拿给元老院商议。
但渐渐这个机构却变了味道,大商贾、大农场主、大牧场主、讼师、医生、教师……总之这些或有钱或有地位却没有权力之人对这个闲散衙门表现出了极大热情。
中枢咨政院一再扩增,在人数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元老院。
总会有人的声音不能上达天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这咨政院可是有着质询权的,不停有人向元老院提出质询。
为毛老子的提案沉了?什么理由?甚至直接跑去找老赵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