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状告众人循声望去,便见……
第119章状告众人循声望去,便见……
众人循声望去,便见宋禾眠笑着站起身,语气轻佻:“镇国大将军怎得连圣上的私事也要管起来?是否有些不妥?”
景随安鼻中冷哼一声,眉骨下压,带出几分凌厉:“私事?圣上立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若老臣记得不错,宋小侯爷未到而立之年,膝下早已有了三子一女,自是无忧,但咱们圣上...”
他话未尽,宋禾眠已抢先道:“圣上膝下不也有着大皇子和昭宁公主?”
“倒是您。”宋禾眠故意顿了顿,笑意一转道:“景大将军年事已高,可膝下还尚无子嗣,倒是比圣上还清净些,若是真着急后嗣,倒不如先纳上几个妾室,兴许还能凑成一个好字。”
此言一出,不少人暗自窃笑。
谁不知晓,振国将军夫人同景随安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宋禾眠这厮,不是往人心上扎刀子么。
宋禾眠还尤觉不够:“瞧我,竟是忘了大将军久离京都,一时半会儿只怕还寻不到可心的人,不如请圣上恩赐几位美婢,让大将军府也热闹热闹,莫叫旁人以为大将军比圣上还‘清心寡欲’。”
景随安眉头紧锁,还未发作,目光掠过一侧的虞穗礼。
便见她神色丝毫未动,一袭墨紫宫绣纱衣,头顶牡丹华髻,肌肤胜雪,气度端庄中自有几分懒散风情。
听见宋禾眠口中的赐人之语,她也恍若未闻,只一手捏着酒樽啜饮。
见状,景随安面色如铁,隐在袖中的大掌攥成拳头,冷硬道:“本将府中之事,就不劳宋小侯爷操心了。”
宋禾眠轻笑,捏着酒盏仰头饮尽,旋即落回座上。
下方,蕴玉歪了歪头,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只觉有意思的紧。
眼见气氛陷入冷凝,裴玄祁才微微擡眸,指腹在雕花酒盏边沿缓缓摩挲,随意道:“景大人,年宴之上,莫要扫了众人雅兴。”
此言一出,殿中几乎落针可闻。
景随安脸色微变,眼中闪过几分愠色,还未开口,旁侧的景都郁却忽然站起,低头恭敬行礼:“叔父在军中随性惯了,不懂京中规矩,还请圣上恕罪。”
景随安皱眉,拧眉望向景都郁,便见他缓缓摇头,景随安沉默了片刻,终是道:“是臣唐突了,还请圣上恕罪。”
裴玄祁眼皮微擡:“无妨。”
二人先后落座,只景随安眉眼间依旧有几分不甘。
梅妃自然知晓叔父这一出是为了什么,眼下心中也是又酸又涩,虽说叔父此举有些僭越,只是...圣上竟也从来不曾考虑过立她为后么?
景家的心思自然瞒不过太后,便见她慢慢饮了一口茶,掩去眼底的不悦,冲裴玄祁缓声笑道:“今儿个不仅是年宴,也是皇帝的生辰。五丫头自幼便习了一身好舞艺,这回还特意准备了一支舞做贺礼,皇帝可要瞧瞧?”
裴玄祁随意地挥了挥手:“母后安排便是。”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对楚云筠道:“你下去准备罢。”
楚云筠面上一红,飞快瞥了裴玄祁一眼,便缓步退下去更衣。
下方,薛容华微微偏头靠近蕴玉,眸中带笑:“瞧,憋不住了。”
蕴玉嘴角弯起,眼波一转,却并未将目光投向即将登台的楚云筠,而是落在对面的另一道身影上。
“容华可认得那人?”她低声问道。
薛容华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便道:“安王侧妃,楚之虞?”
她回眸:“修仪问她做什么?”
“楚之虞...”蕴玉脑中忽然忆起一事。
薛容华颔首:“你不认得也是寻常,这位是楚家七娘子一母同胞的阿姊,早些年便嫁给了安王。”
她语顿了一瞬,眼底露出一丝怜悯:“她命也苦,安王虽不像端王那般爱慕正妃,却也极看重王府礼序,再加上安王妃治下手段狠厉,这位侧妃在府中日子并不好过。”
蕴玉闻言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低头抿了一口酒,放下酒盏才道:“我方才饮多了,有些头晕,出去透透气。”
薛容华一怔,有些担忧道:“要紧么?我陪你一道去吧。”
蕴玉摇了摇头:“不必了,有藏珠陪我就好。”
薛容华这才放下心来。
约莫一炷香后,殿外回廊深处。
寒风乍起,玉阶微凉,回廊一侧昏黄灯盏摇曳。
楚之虞扶着宫人的手缓缓转入偏殿,前方,一道身影含笑而立。
“是你?”楚之虞眉头一皱,声音清寒。
蕴玉盈盈一礼,语气不紧不慢:“侧妃认得我?”
楚之虞冷下脸:“不敢说认得,有所耳闻罢了,修仪颇费功夫将我唤出来,如今可以开口了吧?”
蕴玉轻抚袖摆,眼神含意不明:“听闻侧妃与楚家七娘子乃是一母同胞,情谊甚笃,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楚之虞并不买账,只冷声道:“我的时间不多,无关的话,就无需再说了。”
蕴玉嘴角轻扬:“这是自然,只是....我告诉你这些,总得有点交换吧?”
楚之虞冷笑:“你想要什么?”
“侧妃放心,我要的并不会为难侧妃,只要侧妃在仪贵嫔或是太后势弱之时,愿意加上一把火,便再好不过。”蕴玉含笑道。
“若你所说是真,此事自然不需你说。”楚之虞冷眼瞧着蕴玉。
听及此,蕴玉也不再卖关子,从当年楚娉婷如何不慎冲撞了仪贵嫔,再到仪贵嫔如何暗中吩咐楚国公夫人,要楚娉婷早些病逝,一桩桩一件件尽数告知楚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