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春闱
第10章春闱
“我能做的也只是提醒你注意这些潜在的风险。”
李承泽见状,微微一笑,
“至于如何救援赖明成,这需要你自己去想办法,或者向陈院长、林相等智者求教,看看是否有可行的策略。”
“当然,如果你需要任何帮助,尽管开口。”
李承泽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轻松与释然,仿佛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这主动任务,总算是有人愿意接手了。
任务交给范闲
我坐收渔翁之力。
桀桀桀!!
提及赖明成对监查院的介入,无疑已踏入了危险的边缘,其处境之艰难,堪比试图行刺君王的刺客,几乎无解。
这次的任务有点难度。
若将此重任交予李承泽,他亦坦言,仅凭一己之力,实难觅得良策。
毕竟,他虽对原著剧情有所洞悉,却也只是个普通人,缺乏直接改变局势的能力。
但幸运的是,他身边有范闲这样的智者,更有范闲背后那些深谙权谋、实力非凡的“后盾”——陈萍萍、范建、林若甫等人。
他们的智慧与资源,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因此,李承泽明智地选择了借力使力,将这份重担巧妙地转移给了范闲。
毕竟,在合适的时机,让最适合的人去处理问题,才是最高效、最明智的决策。
而范闲,不仅心怀正义,渴望救助赖明成,更拥有强大的后盾支持,他无疑是完成这一次任务的最佳人选。
果不其然,范闲迅速行动,将赖明成的困境如实向陈萍萍汇报。
面对范闲的质疑,陈萍萍坦然承认,他早已洞悉一切。这一幕,
不仅展现了陈萍萍的深谋远虑,也预示着范闲即将在解救赖明成的道路上,得到更多来自监查院高层的支持与指导。
至此,整个事件的格局豁然开朗,范闲作为这场“主动任务”的最强助力,已蓄势待发。
“既已知情,缘何不早作提醒?”范闲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与疑惑,向陈萍萍质问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许多道理,唯有亲身经历,方能刻骨铭心。”
陈萍萍缓缓道来,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深意,
“你对监查院的重要性虽有所认知,但缺乏直观感受,这对于你未来肩负监查院之责,实为隐患。”
“所以……”范闲紧追不舍,试图探寻陈萍萍的未尽之言。
陈萍萍并未直接回应,而是以一种近乎默许的态度,让范闲自行领悟。
他深知,有时适当的隐瞒与考验,是为了让范闲更加成熟与坚韧。赖明成之事,便是这样一次深刻的教训。
“你是想用赖明成的生命,作为我成长的代价吗?
让我亲眼目睹朝堂的残酷,感受监查院的重要,甚至领悟陛下的决绝?”
范闲情绪激动,几乎是在咆哮,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牺牲。
面对范闲的质问,陈萍萍选择了沉默,这沉默无疑是对范闲猜测的默认。
然而,他的心中却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范闲,这个叶轻眉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他对于“人人生而平等”的信念,已经深入骨髓,不容侵犯。
“你敢于为了一条人命,对我如此咆哮与质问,这正是你的可贵之处。
陈萍萍心中暗道,他欣赏范闲的勇气与正直,这样的品质,远胜于那些唯命是从、毫无主见的庸才。
“那么,你此番前来监查院,仅仅是为了指责我吗?”
陈萍萍终于开口,语气中既有威严又不失温和,他期待着范闲能给出更加成熟与理性的回答。
“自然不是。”范闲的情绪平复了许多,他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先前的冲动,
“我是想救赖明成。”他目光坚定,简短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但这条路,异常艰难。”
陈萍萍轻叹一声,直言不讳。
范闲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倔强的微笑:
“艰难,不等于不可能。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拯救一条无辜的生命更为重要。”
“若真要救他,或许只能让他隐姓埋名,远离权力的漩涡,以假死之名换取自由。”
陈萍萍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但范闲的眉头却不禁紧锁。
“我救他,不仅仅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
范闲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与不甘,“这样一个正直的官员,难道就要被逼得背井离乡,隐姓埋名吗?
这世道,难道就没有容他之处了吗?”
“你心中有此疑虑,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