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汤氏
第171章汤氏
赵咏棋笑容依旧,缓缓摇头道:“并无深交。”
无需再怀疑,九王爷此番举动,就是为她……赵清书垂头沉默,秋日的阳光透过绿树的枝桠间洒下,落下一层层斑驳的光影,明明暗暗,一如她心头的疑惑。
“三儿,可是有不妥之处?”见她忽而缄默,赵咏棋询问道。
这些年他时常与三儿书信往来,明白她虽莽撞,但遇事接物总有独特的见解,对将来的预知更是准确,九王爷突然递来名帖,又过门不入,着实异常,他不得不小心应付此事。
闻言,赵清书抬头看他,见他笑颜温暖,神色自然,眸中闪过狐疑之色。难道,她与九王爷一路逃亡之事,哥哥并不知晓?
许静诗,为什么要隐瞒?
“九王爷大概只是临时起意,从前既无深交,想来也无仇怨,无需在意。”不知该作何解释,也怕哥哥担忧,赵清书索性避过不谈。咧唇笑笑,装作好奇的样子打量四周,赞叹道:“碧瓦朱檐、丹楹刻桷,这儿很是漂亮。”
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两年有余,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她都记得清楚。水质清澈地碧湖、姹紫嫣红的紫薇、活泼欢快的鸟啼声……宛如重游故地般,在似曾相识中,掺杂着几分意外惊喜。
“不必如此生疏,这里是我们的家。”赵咏棋抬手轻轻拍拍她的脑袋,见周围众人还在等着,笑道:“走吧,去内院,奶奶、母亲与姐姐在里面。”
赵清书点点头,行至垂花门处,一个穿着杏白色银丝彩绣襦裙的姑娘笑意盈盈地迎过来,柔柔唤道:“三儿、画儿。”
“大姐。”赵素画展颜羞涩一笑,屈膝行礼。
“姐姐,我好想你。”赵清书兴奋地高喊一声,直接扑上前去,‘咯咯’的欢笑着,窝在赵子琴怀中不起。
“你呀,这么多年,还是像个孩子。”赵子琴温婉的笑,将她从怀中拉起来,说道:“让姐姐好好的看看你。”
忍住骤然而起的心酸,赵清书笑嘻嘻站直身体,姐姐打量她,她也趁机端详姐姐。她梳着扇形高髻,簪着白玉点翠菱花簪,肤白细腻,淡扫蛾眉,大方得体,娴雅端庄,像是一朵正正盛放的牡丹,顾盼生辉,明艳动人。
顿时弯唇而笑,毫不掩饰地夸赞道:“皓齿明眸、仪静体闲,仙女二字,姐姐受之无愧。”
“就数你嘴甜。”赵子琴脸颊微红,纤纤玉指点点她的额头,拉住她的手往里走,抿唇笑道:“三儿,你可不知,祖母成日叨念着你们,见到你们俩都长得水灵灵、娇嫩嫩,怕会笑得合不拢嘴呢。”
赵清书没有错过姐姐眼中的那一丝黯然,想起她今年已有十九,但婚事生生因贤妃娘娘的一句话给耽搁下来,不由撇撇嘴,绕过这个话题,捡一些趣事儿逗她开心。
老夫人喜静,独自住在第三进的正房,踏上抄手游廊一路往里走,花费不少时间才到达,早有丫鬟进去禀报,欢喜地嚷嚷着“老夫人,到了到了”。
与从前无异,格外的熟悉……赵清书顿下脚步,歪着脑袋看向游廊的另一边。果不其然,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扶着腰,款款行来,身边两个丫鬟亦步亦趋地虚扶着她,生怕女子磕着、碰着、撞着一般。
“那是父亲新纳的小妾汤氏,刚有身孕,被抬为七姨娘。”赵子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向她解说道。
七姨娘汤氏,赵清书当然识得。她本是落难民女,偶然在茶楼里遇上赵勤,得知他身份后有心攀附,仗着容颜脱俗,放下身段寡廉鲜耻地百般引诱后成功攀枝,被一顶软轿抬入府里作侍妾。也曾伏低做小过一段时间,自从身怀六甲后,本性曝露无遗,在府里横行霸道、嚣张跋扈,连赵白氏都敢不放在眼里。
从前病弱,在第一次见面时就遭她当众嘲讽,导致很长一段时间,赵清书都抬不起头来。后来意外滑胎,更是使出诡计栽赃陷害他人,闹得府上鸡犬不宁、不得安生……如今事先洞悉一切,非要压她一头去,免得她再胡乱折腾!
心中着恼,但面上未流露出丝毫不满,眼神落在汤氏尚平坦的小腹上,赵清书捂嘴欢笑,装作很奇怪的样子,用不高不低的声音问赵子琴:“姐姐,按常理说来,初初有喜,当不会影响行走。可七姨娘一直扶着腰,莫不是身体有问题?”
平日里,被汤氏欺压的丫鬟婆子们可不在少数,早就心存愤怨,见二姑娘一回来就刁难上七姨娘,都掩嘴遮住唇畔的笑容,事不关己地睁大眼睛看戏。
“三儿,莫乱说话,丫鬟们可都在看着呢。”赵子琴浅笑着摇头,拉着她正要入屋,汤氏火气十足地冲过来,挡在门口。
她气得满脸通红,看着赵清书,一双妙目瞪得比铜铃还大,声音却是格外的轻柔,彷如柳条拂面:“你就是二小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