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嘲讽
第232章嘲讽
梁二夫人的话语看似夸奖,但语气中的嘲讽太过明显,只会让人觉得赵清书仅供人观赏,再无他用。
顿时满堂的哄笑声。
赵清书静静地看着梁二夫人,并不说话。见赵子琴一心护着自己,想要出声辩驳,也悄然拉住她的手,暗暗摇头。怎么说梁二夫人也是长辈,她们初来梁府,这般明显的挑衅还是不要搭理的好。
深吸口气,赵子琴稍稍用力,回握住她的手安慰。
无论是赵蔓,还是老夫人、赵白氏,都没有回答,说出来的话无人搭理,梁二夫人脸上的表情很是精彩。
见没戏可看,众人都停下笑声,继续各自攀谈。有不少夫人趁机跟赵白氏套近乎,曲意逢迎下,赵家三姐妹变成她们吹捧的对象,被夸赞得‘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为全礼节,姐妹三人都是虚意应和着,好在这个情况并未持续多久,有丫鬟进来在赵蔓耳边轻声说道:“夫人,甘肃总兵安大人的夫人来了。”
总兵是一方封疆大吏,手握实权,绝对怠慢不得,赵蔓立刻起身迎出去。不一会儿,有丫鬟通报:“甘肃总兵安大人之妻安夫人前来恭贺。”
音未落,已有一个穿着银红色绣兰花的交领长身褙子的妇人走进来,赵蔓稍慢半步,跟在妇人的身后。
与赵白氏不同,安夫人是有品级在身的,众人忙站起身来。
安夫人已近四旬,但鼻腻鹅脂,风韵犹存,眉眼间英气十足,举手投足间气度沉稳,一派大家风范。
赵清书不由得侧首看了看赵白氏,她表面仍是一派温婉和气,大方端庄,但眼底暗光流动,不熟悉她的人不会察觉到,她其实已生妒忌之心。
悠然一叹,赵清书只觉头疼,一桩桩的旧事还没有妥善解决好,新麻烦又来了!若是让父亲知道赵白氏后悔嫁与他,并对安夫人百般羡慕,可怎生是好?
下意识地上前一步,闪身挡在赵素画与赵白氏之间。
安夫人并未摆出倨傲之态,但凡有人欠身问好,她都神色谦和地微笑,若是年长她之人,更是会回礼。与她相比,在众人吹捧中始终神色淡淡的赵白氏立刻被比下去,因而赵白氏的看向安夫人的眼神更加闪烁起来。
但安夫人并未察觉赵白氏的不悦,她走到前方,向梁老夫人问了好,闲话几句后,目光落在赵白氏身上:“赵夫人,许久不见,你还是一如既往的端庄俏丽,不见老态啊。”
轻柔的语气,真心不辨。
“若论容颜,安夫人岂会输给我?”赵白氏文雅地笑着,声音不高不低,徐缓如风。这话听来,表面上是谦虚的说辞,实则讽刺安夫人其余地方不若自己!
“说来,我是真正有地方不及赵夫人的。”安夫人笑容无改,转动眸光看向赵子琴,赞叹道:“你看琴姐儿都这般年纪,还长得像花儿一般好看,赵夫人想来是不必操心琴姐儿婚事的。不像我那两个不成器的亲生儿子,可是比不得,高低人家的女儿都不行,真真让我操碎了心呢!这年纪一大,婚嫁之事可不好说啊!”
几句话里,安夫人格外咬重了‘亲生’两字的声调,讥诮着赵白氏没能育下子嗣。
一见面就冷嘲热讽,看来她们两人的关系并不算好。赵清书低下头,嘴角连连抽搐着。
赵白氏的笑容仍然温雅,可声音里的嘲讽更加明显:“瞧安夫人说的,琴姐儿的婚事可愁白了我的头发,只是没有遇上合眼的,这才耽搁着。哪里似安二公子,生得是一表人才,红颜知己遍布整个大旭王朝,走哪儿都有姑娘丢手绢,安夫人何愁之有?”
安夫人笑容一敛,冷下声音问道:“赵夫人,我家仁哥儿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你这话何解?”
赵白氏故作惊讶:“安夫人大概不知道罢,在我们前来梁府时在路上有人把马车赶得太急,差点儿冲撞上琴姐儿她们的马车。琴姐儿她们有神灵护佑,倒是平安无事,但那公子哥的马车可是翻了过来,车夫不知生死,从车厢里爬出来一位公子哥,自称是安家二公子!也不知他受伤没有,只说急着要去画秋楼,想向我们买马车……我一想,若他真是安夫人久居甘肃的次子,可不是红粉遍天下吗?”
安夫人瞪大眼睛,几次嗫嚅,终究没有反驳。
见安夫人气势顿弱,赵白氏乘胜追击:“安夫人,难道那人是故意要骗人的?这也不太对啊,京城里不乏权贵,多得是公子哥儿,那人既要骗人,为何独独要顶着安二公子的名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