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明升暗降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英联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1章明升暗降

第51章明升暗降

朱由校对米柱还是相当讲义气的,米柱帮了他这么多,立了这么多大功,才封了一个五品小官,对他实在的不公平,在东厂的发展是有限的,这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才是君臣相得之道。

朱由校问大学士刘一燝:“阁老以为何?”

这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

万历十六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一门三杰,传为一时佳话。万历二十三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方从哲、韩爌叶向高同为顾命大臣,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举猛人,其升迁路线,堪称完美楷模的大臣。

刘一燝道:“以米大人的才学,如果参加科举,这是可以轻易的中举的。转秩翰林,储才养望,这才是成为一代名臣之道。”

这方从哲和叶向高也都附议。仿佛不这么做,就是浪费了一大好的苗子了,他们这是为朝廷储备人才呀。

这是他们计划的巧妙之处,明升暗降,突然袭击,皇帝下诣,米柱是不从也得从了,不再掌管这东厂的米翰林,这还不是任由他们拿捏?

朱由校对此是相当感兴趣的,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才是正道呀。

朱由校欣然道:“韩阁老之言,甚合朕意。”

王安干咳了一声,说道:“皇上与米千户相伴读书,自然知道米大人乃心高气傲之人,想中进士,他会考来,赐同进士出身,反为不美。”

朱由校一拍龙额,说道:“朕忘记了这一节,维新是一个实在人,凡事以真本事获得,朕赐他进士,反而让人以为他是幸进之臣,朕可以和他商量,考一个出来就是了。”

韩爌微微一笑,只好作罢,他内心是扼腕的,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了。

国葬既毕,皇上亲政,这开经筵之议又重提。

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先帝泰昌有感于朱由校入学较晚,是以决心补偿,非猛料不足以弥补,于是遗诏中有曰:“选道德鸿儒、朝廷名臣入侍,日日开经筵,不可绝也。”

这天天开经筵,朝廷大臣们是欣然从命的,这是影响皇帝的大好时机,但这朱由校却是宁死不从,这每日小经筵,这己是要命,每日大讲?上御厕都要跑着去,还让人活吗?还有时间去玩乐?还有时间去看书,还有时间做木工吗?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朱由校是宁死不从,最后只是答应,日讲不废,每月三次经筵,而他的日讲官,也由以前的李逢春一个增加至四人,这个孙承宗、袁可立、刘一燝赫然在列,这是朱由校要求的。

这就是俗称的帝师。

这样一来,朱由校的生活就无比的充实了,早上大清早起吃早餐,早朝奏对,然后在御书房处理公务、批阅奏章,召见大臣,午饭后小经筵学习,之后一个时辰锻炼身体的时间,不要小看了一个时辰,还是以体弱多病,必须多加练习,这才争取来的。

吃完晚饭后有少许的休息时间,因为要早朝,这皇帝是休息极早的,一般掌灯时间,就入睡了。

皇宫之中,没有年长的女性长者,泰昌帝原配,在当太子妃时就薨了,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也早就薨了,原宫中最有权势的李选侍,原订封皇贵妃的,现在又殉情了,至于这个郑贵妃,早已失势,没有一个人当她是一回事。

这宫中最有权势的女人就是这奉圣夫人客氏了,由她这乳母照顾朱由校的生活起居。

这朱由校尚未婚配,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在为先皇守孝百日之后,在全国选秀女,正式大婚。

米柱的工作也踏入正轨,在这个先皇下葬后,处斩了卢受、高则仁、卢受、常威等三十多个犯官,为这个庚申宫变作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作为监斩官,是大出风头的事,但米柱是见不得这人头滚滚,鲜血横流的场面,所以他没有担任这个监斩官,而是让这个李铁去担任这个监斩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