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经略辽东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英联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6章经略辽东

第76章经略辽东

熊廷弼这个经略使是不好当,他熊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辽东将门中人,大多不鸟他,诸多制肘。

并且又涉入党争政争,这朝中倒熊风起,只是当时光宗崩,天启初立,朝端方多事,而封疆议起。

御史冯三元劾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谓不罢,辽必不保。

诏下廷议,熊廷弼愤怒不己,抗疏极辨,且求罢官,这是大明特色,不管你官多大,被弹劾就必须先辞官再说。

这时熊廷弼朝中无人奥援,形势危急,火上加油的是御史张修德复劾其破坏辽阳。

这让熊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

给事中魏应嘉复劾之。

朝议允廷弼去,以袁应泰代。

廷弼乃上疏求勘,言:“辽师覆没,臣始驱羸卒数千,踉跄出关,至杏山,而铁岭又失。廷臣咸谓辽必亡,而今且地方安堵,举朝帖席。此非不操练、不部署者所能致也。若谓拥兵十万,不能斩将擒王,诚臣之罪。然求此于今日,亦岂易言。令箭催而张帅殒命,马上催而三路丧师,臣何敢复蹈前轨?”

熊廷弼上书求查,但是他明白一点,他内无军镇强力支援,外则是朝廷上一片喊打,就连他的盟友阁臣刘一燝都无能为力,这句上疏复勘,只是口硬,他是败势己成,就连他自己都命令家丁们准备收拾行装,回乡下去了。

谁知在他都认为是败势己成,准备走人的时侯,天启天子居然是在他父皇灵前强势的力保他熊廷弼,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但是这个皇帝陛下替他说了,还力保他。

当个挂冠待参的熊廷弼没有等来这去职公文,反而是赐还了尚方宝剑,加太子少保衔、兵部尚书衔,这个神操作不但惊呆了朝廷,也惊呆了熊廷弼,也令他感激万分,他当时的想法是:“除一死不足以报皇恩。”

自从皇上强势支持他了,辽东诸将是不敢刁难他这个简在帝心的人物了,他的日子开始好过,在许显纯来后,日子更好过了,他才是真正的恶犬,凭着锦衣卫的特权,说逮谁就逮谁,说咬谁也就咬谁,不必经司法,相当吓人。

熊廷弼是好奇,他与天子素无来往,怎么会简在帝心的?他一开始关注皇帝陛下身边,就注意到了这个米柱,这个天子身边第一红人,是他在力保熊廷弼。

随后米柱拿下大理寺少卿,审杨镐,一夜定罪,轰动了天下,他这才认为他们与米柱是政治盟友,即使他们不曾见过面,有过书面往来,但是这个米柱,确是他志同道合的同志,至这个许显纯来,米柱将代天巡狩辽东,处决杨镐,他最终确定,这是他的盟友,这是他的贵人,他们群而不党,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有了米柱这强援,这个熊廷弼才认为,这辽东的事,这是大有可为,这才过上几天的舒心日子。

米柱推出的军事保密法和五级密码本,他终于可以确定,这个米柱,是天才式的人物,一流的猛人,上天派他来助他成就大事的。

熊廷弼叹道:“米大人不愧是天子第一近臣,如此才学见识,当世有几人能及?”

米柱道:“都是为皇帝陛下办事,说这些话有什么用呢?”

熊廷弼道:“本官一定会在全辽东推行此事,确保这军事机密的安全。”

米柱道:“朝中有许多大臣认为,建奴不过边荒蛮夷,疥癣之疾,但是本官很肯定的,建奴大势己势,己有争天下之力,不及早的铲除,必定成为这个耶律辽、完颜金这等强虏,大明迟早亡于其手。但我们大明也是有机会的,建奴战力极强,骑射之术无双,但是他们地处荒蛮,人丁稀少,我们完全可以以本伤人,通过强大的资源,耗死他们,我们大明,人口百倍于建奴,死了一个,随时可补充回来,而建奴要补充,这得是要十几年时间。建奴需要的是数次萨尔浒式的胜利,但是我们只要获得一次,建奴就会完蛋,所以我们不用急,可以等,以拙制巧,迟早会胜利。”

熊廷弼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朝中大臣,那个不是好大喜功的急进之人?他们只想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灭掉建奴。”

米柱道:“一群目光短浅,愚不可及的家伙,明明是危及性命的大病,他们当是伤寒感冒,居然想以几文线和几天治好,真是愚不可及。”

熊廷弼叹道:“幸好天子圣明,否则依大臣之言,集兵于抚顺一线,进攻这个开平铁岭,实在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大明兵多不假,没有精兵也不假,这建奴有十万精兵,这己远强于蒙古朝鲜、东瀛,但这个朝中文武大臣却视如不见,皇上先炼兵器,再练精兵,实在是高招,但使有三万精兵,本官定敢进兵抚顺,窥视开铁,但是现在建奴大军全力攻叶赫,这叶赫部一亡,建奴一统海西女真,不但再添数万精兵,还无后顾之忧,我等确有坐失良机之嫌。”

这奴尔哈赤每一步都十分准确和有针对性,开铁叶赫之战就是廓清辽北,统一女真之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