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欧洲大势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英联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26章欧洲大势

第726章欧洲大势

李国助问李旦:“这小子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李旦道:“知道什么?没凭没据,散布谣言,乱我军心者死。”

米柱在签署命令之前,询问了李旦的态度,居功自傲、不遵军令、战场抗命、自把自为在那里都是大忌,李旦也不敢说什么,况且他也相当不满,米柱提前支会,这是给足了面子,他只好默许。

米柱的国安局没少干这种事,只是没有摆在了明处,也没有什么话柄。

颜思齐这次违抗命令进攻果阿,他摧毁了葡萄牙人果阿舰队,也摧毁了果阿港口、码头,但是自身损失也不少,称不上大捷,也不算什么大败,只是延续了他一向的风格,擅长硬碰硬和血战,他的外号屠夫将军,既指对敌人的冷酷,也有对自己人的冷酷,一向视士兵为消耗品。

李旦返回海军总部,召集了高级将领们开会,说道:“海军的场子,自己找回来,大家议一议,应该怎么找回自己的场子。”

谁知李旦才刚坐下,他就接到了军事委员会的通知,让他、李国助、郑芝龙去军事委员会开会。

他们的军事委员会己接到了绝密的情报,这就是不但葡萄牙人的增援舰队来了,连荷兰人的增援舰队也来了,他们都计划在果阿集结。

最先出事的是西班牙人,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强的也是他们,偏偏他们动作最为迟顿,反应最慢,连后来出事的葡萄牙人、荷兰人都向远东派出了远征舰队前来增援。

而西班牙人在国内,战争叫嚣之声甚嚣尘上,但雷声大雨点小。

其实西班牙人也知道了菲律宾的沦陷,让他们失去了东方唯一的殖民地,他们从美洲劫掠回的金银,无法走东方航线了,影响十分巨大,但是在腓力四世上台之后,他迅速的明确一件事,这是腓力三世时丢的,不是自己在位时丢的,这一点必须明确。

既然是父亲时丢的,这就不急了,他会派去舰队,攻打东方,夺回菲律宾的。

不过他更加重视的是宗教战争(三十年战争),宗教战争是内部问题,而菲律宾则是外部问题,菲律宾闹得再大,也不会打到本土,但是宗教敌人们,则是来自内部,来自本土,随时会攻入国土,毁灭他们的城市,毁灭他们的文化传统。

所以腓力四世准备了大量的兵力,随时攻打法国、荷兰、英国等,欧洲大陆剑拔弩张,他们才没有兴趣去管理东方的问题。

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西班牙人会出头,会教训这些南洋军的人们,谁知他腓力四世偏不如他们意,不派兵去东方,让他们自己先杀个饱再说。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作为拥有哈布斯堡血统的王室之一,腓力三世和四世都热衷于介入皇室事务,以求获得更多的好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以及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支持。

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法国、瑞典、丹麦、荷兰以及英国和俄国组成,并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和捷克、特兰西瓦尼亚,意大利的反哈布斯堡王朝运动的支持。

宗教战争是欧洲几百年来宗教和国际政治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正如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给他的首相的信中所说:“各个小型的战争,在这里都汇集成一个全面的欧洲战争”。

在掷出窗事件后,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并成立临时政府,由三十位成员组成,宣布波希米亚独立。

新教联盟和旧教联盟正式开打,结果旧教联盟大获全胜。

波希米亚约有四分之三的地主的土地落入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之手。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更强迫波希米亚的百姓改信天主教,并焚毁波希米亚的书籍,以及宣布德语为波希米亚的官方语言。

今年初蒂利伯爵再度击败普法尔茨的新教诸侯军队。至此宗教战争的第一阶段:捷克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室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军获胜为结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