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巧克力
作者“暮晓”首次线下粉丝见面会,这一个噱头足以吸引书粉和广播粉前往现场,安保的力量稍显不足,何编辑没有估算好这次的大场面。
楼晨被挤在通道中,脸上没有骄傲也没有不满,她内心是享受的。
与生俱来的一种习惯,习惯被关注,成为焦点。
以前她靠纸醉金迷的出格行为,现在她凭借着写作的巧思,或许是因为这具身体的缘故,她唯有在创作的时候,内心是宁静的。
“暮晓”、“暮晓”粉丝们的呼唤声越演越烈,安保人员被挤到了签售的桌子面前。
现场这么火爆,把俞茗的助理吓得连连后退,偏偏手中拿着老板给的每日打卡凭证,这就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有人知道暮晓这个作者吗?”
助理在工作室小群里发问,她不过是想要吐槽一下人太多,结果,冒出好几个书粉,还在感慨今天要上班去不了现场,实在是可惜。
“你们一定没想到,俞总也是你们的一员。”助理在心中腹诽,没敢往上发。
总算是快要见到“暮晓”了,助理没想到真人她见过!那不就是拎着限量款手提袋来工作室找俞总的那个女孩吗?!居然是写小说的作者!
助理憋得好难受,想要炫耀自己见过本尊,又觉得不妥,只好眼神瞄一眼再瞄一眼,直到接过打卡明信片,上面签着“暮晓”二字。
可能是这个打卡凭证的记录太超群,“暮晓”特意又送了一本记事本给她,并郑重其事地道了谢。
“俞总,拿到了签字的明信片,还有一本额外赠送的记事本。”
“寄给我。”
助理一头雾水,这么疯狂吗?这东西要跨国邮寄?但老板的话还是需要照做。
见面会上,楼晨还戴了口罩,她并没有认出助理,只是看到了她拿着的打卡凭证上的账户名,知道是那个大力支持她的人,所以便将平时会放在包内的记事本递了过去。
但她忘了,记事本上画了几页有关俞茗的画像。
包裹才寄到,俞茗就等不及回住处打开了。
眼看着小说快要大结局了,她其实有些担心,不知道还有什么途径可以关注楼晨。不过这签了字的明信片足以慰问她一阵子了。
还有这个咖色封皮的记事本,扉页上签着“暮晓”二字,还有落款时间,正是一起看日落的那一天。
俞茗站在书桌后,背靠着窗台,在阳光下细细翻看这本记事本,哪怕是空白的,她也觉得里面有楼晨的气息。
第一页就是她看日落的画像。
没错,是俞茗本人,那件衣服是她的。
第二页是楼晨脚受伤的时候,俞茗蹲在地上哄她的那一幕。
第三页是俞茗和皮卡丘。
后面便是空白了。俞茗知道楼晨肯定是忘了这本本子有写过,但恰好就转交到了她的手中。
这种心情究竟是什么呢?
是自己心心念念、渴望得到的礼物,却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察觉到对方早已默默地准备好一切,只是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将这份惊喜送到自己手中。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颗甜蜜而温暖的心,在心底悄悄地发芽,慢慢地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每一片花瓣都承载着期待与欢喜,轻轻地摇曳着,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楼晨的电话在夜里响了一下,只是闪了一下微弱的光,她仍在创作中,没有留意到手机的动静。
过了一会,她的留言板上多了一句“期待的种子在发芽”,还是那个打卡最多的人。
感觉有些微妙。
因为看完留言板的信息后,她就察觉到了手机里,那个许久不曾出现的号码,署名为“俞茗”的人,刚刚给她打过电话。
俞茗这个人就像桌前仙人掌上的刺,看着坚韧、独立,实则柔软。
她的体贴、睿智、大方都是楼晨欣赏的品格。
但如果她不是穿在这具身体内,俞茗应当不会注意到她。
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无法论证,无法说服自己。
“小鱼儿啊,你什么时候带晓晓回来啊,奶奶给你们定制了手串,保平安的。”
俞老太太特意喊人给她定了闹钟,避免时差原因,自己的孙女接不到电话。
“奶奶,你怎么这么迟还不睡啊。”
“就睡了,就睡了,你早点回来,带上晓晓啊,再见。”
俞茗看着火速被挂断的电话摇了摇头,扶额笑起来,自己的奶奶最是精明,一定是知道她们两个之间有点问题了,所以这么急切地出手。
可是楼晨去了自己家,又要被叫“晓晓”,怕是会介意。
马上就到了国内春节的日子,俞茗特意把元旦那几天的假期攒着,这样春节可以多休息几天。
“你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