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老人迟暮
凤和殿,皇后关切道:“五万太子军有把握吗?”如果真是南蛮国,仅靠五万太子军显然不可行,宁原答道:“太子军做先锋,如果真是南蛮作乱,会传信回京,行军打仗还要靠杨家军。”
皇后点头道:“本宫也不懂带兵打仗,明日出发了,回去看看吧。”
宁原去趟澜平殿,骂骂咧咧道:“澜平啊,你看你住在宫里,害得我见你一面多难,再说你个妇道人家别整天舞刀弄枪,要不生个娃,留在府里相夫教子不好吗。”
澜平翻白眼道:“谁说女子不如男,再说你不也是待在营地吗,让本宫回去独守空房吗?”
宁原掏出怀里被糟蹋的桃花,“给你的,这是我特意从丹凤山采摘的。”
澜平打眼一看,没气死,一簇桃花没一朵还能看的,全都像霜打的茄子,不过还是收下,而后道:“自己小心吧,留个全尸回来。”
瞧瞧,这像是自家女人说的话吗?
宁原撇嘴离去,还是苏秀秀贤惠温柔。
宁原先去的望春楼,鞠娘子直言道:“让十八罗汉跟着,打仗不是嘴皮功夫,刀剑无眼,你身上有令牌,秦州探子可以随意调动。”
宁原拦腰环抱鞠娘子,闻着她身上的香味,心神陶醉,腻歪片刻后离去。
白锦儿双手托着下巴,无奈道:“唉还是以前的宁公子招人喜欢,现在都不知道他在忙什么,也不来楼里听曲。”
鞠娘子摇头道:“男人要做该做的事,闲暇听曲,遇事更要站出来,你不懂的,十一州丢失四年,柳老等早就白发苍苍,他着急了。”
白锦儿若有所思,瞅着窗外,街市比以前繁华多了。
回到宁府,宁原用力揉眼睛,确定没看错,儿子手里垫着熟悉的擀面杖!
宁原把儿子唤来,“哪里来的?”
这是明知故问罢了,柳絮儿真够可以的,给擀面杖找个继承人。
宁远如实回答道:“这是絮儿姐给的,让孩儿替她看管皇家小学,擀面杖就是证据,见杖如见人。”
宁原彻底凌乱,想了想接着道:“嗯也可以,这点你要和你絮儿姐学习,霸道中不缺实理不失分寸,懂吗?”
宁远手拿擀面杖,用力点头道:“孩儿明白!”
约莫亥时,宁原抱着苏秀秀睡的正香,宁府被来人打破寂静。
新村管家田管慌慌张张的找到宁原,急切道:“老爷家父怕是不行了,他想见老爷最后一面。”
宁原心头一凉,潦草穿衣后便随田管赶往新村。
新村位于城外西侧的大荒山,宁原骑马穿过梧桐街,横穿朱雀大街到安永街,掉头向北穿越永昌街,从龙化门出城。
一路奔波一个时辰才赶到新村,此时新村一片通明。
老管家田庸位高权重,在新村相当于村长,颇受村民爱戴,这些村民多半都是当年田庸从河州带出的灾民。
向来鼻子朝天的王二狗,一脸哀伤,见到宁原淡淡道一声“老爷”。
田庸有一甲子有余的岁数,这在古代也算高寿了,早年逃荒落下的暗疾,要不再活上几年不成问题。
身材消瘦的田庸躺在床上,两眼黯淡无光,靠着床榻是一根上端油光发亮的桃木棍,静静的贴着床沿,这根木杖赔了老人十余年。
它像是完成了使命般,就那么静静的靠在那里,一动不动。
宁原心头沉重,老管家见证了新村的发展,也为新村付出很多,儿子田管也是新村管家,长孙田虎常年出海在外,是宁家军的领头力量。
唯独次孙田豹暂无建树,留在新村帮忙父亲打理琐事。
宁原轻柔的问道:“田老,需要扁老再瞧瞧吗?”
田庸努力的昂着头,可也仅仅微微抬起一点,已经没有力气,生命即将走完,宁原急忙说道:“田老,你好好躺着就成,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宁原知道,老人在生命最后关头想见他一定是有嘱托的,不管如何,只要力所能及的,一定要帮老人完成遗愿。
田庸的声音压在嗓子里听不清,宁原便弯腰贴在老人嘴旁,这才勉强听的清楚。
“老奴要走了,最后就想见一面老爷,多谢老爷这些年的照顾,新村百姓都有福气,能遇见这么好的老爷。
老爷的恩情,老奴无力偿还,老奴最后有一事恳求老爷原谅?”
宁原微微蹙眉,田庸田老本本分分的一个人,当年也是河州有名的富足大户,不忍见到灾民流浪,便散尽家财救助灾民。
最后走投无路,被迫带领灾民一路逃荒,在京城遇到赶来救灾的宁原和太子朱幕。
这样的大善人,怕是只能在古代见到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如今老人将死,宁原不多想,急忙答应道:“田老请讲,只要能做的到,一定不会推辞。”
田庸显得很无奈也很痛苦,嗓子里发出低声道:
“老奴一辈子清廉,唯独有个不孝的次孙,丢脸呐,老奴知道瞒不过老爷,只是早晚的事情,恳请老爷能放他一条生路吧!”
田庸很激动,拼命想要起身,挣扎片刻依然无动于衷。
宁原轻轻把老人按在床上,“田老不要激动,是什么事呢?”
宁原心里很不是滋味,以田老的秉性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开口的,老人家一辈子堂堂正正,可到死却要为了子孙耗尽清誉。
宁原可以理解,罪孽深重的人心里都有温暖的一面,同样一辈子光明磊落的人心头或许也有邪念吧。
田庸再次激动起来,宁原不忍见他如此挣扎,便开口道:“我答应!”
宁原不去想到底田豹犯下什么事,先稳住老人家要紧,等事后一查便知,按照古人讲究诚信的作风,一旦开口答应便要履行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