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说书先生
京城的人们,本该谈论开春后的盛会,却被宁原抢了风头。大街上,画舫上,茶馆里,凡是人多的地方,都能听宁原这个名字。
年迈的说书先生口若悬河:
“宁原此人颇为传奇,当年不过是宁府最不得宠的次子,和母亲住在宁府别院,默默无闻。
却因桃花公主殿下唱名而被世人熟知。桃花公主唱名,本该出师不利。
宁原得知消息后,一请柳师出山,镇乾坤。二来在宁府别院门前赋诗一首,震惊世人。
那首桃夭之美,想必不用我多说,皇帝陛下曾说,乃当世咏美人之最!
不仅如此,宁原送桃花公主两本书,没人知道写了什么,直到河州暴乱,我们才从镇国公府听到消息,乃是一本了不得的兵书!
能让镇国公破例帮公主殿下唱名的兵书,可想而知,它的分量。
宁原送的第二本书,现在还是无人知晓写了什么,可是,这本书却让文州来的刑大儒闭门不出整整八个月!
此等才华之人,多少青楼花魁,官家小姐,士族大家想见而不得。
据说京城最有名的第一楼,三番五次请那宁原,屡次被拒。
有人说他恃才为傲,有人说他昙花一现,也有说他不露面的原因是江郎才尽…
众说芸芸,他也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直到河州饥荒,世人才发现,宁原当官了。
他授命救灾难民,在冰天雪地里,不分日夜操劳,更是靠着自身所学,想出了惊世奇策,硬生生把几万难民全部安置妥当,无人死亡。
这是何等的厉害,历朝历代,但凡出现大规模难民,必然出现许多死亡,而他,不仅救了几万难民,更是靠着想出的奇策让难民活的滋润无比。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大荒山的情况,哪里还像个难民营,那就是天堂!”
这时,众人喝彩,有人大声道:“还有一件事你没说,那宁大人仅用两天时间就让难民免受寒冷之苦,以雪为砖,建造了前所未闻的房子,真乃奇人也!”
说书先生点点头,道:“不错,鄙人有幸住过一晚雪房子,不仅不冷,还很暖和,当时感觉,比家里的破房子好多了。”
众人哄然大笑。
说书先生接着道:
“京城几万难民活了下来,而河州与齐州呢,没有!贪官污吏该死,竟然贪污受贿,让万万百姓挨饿受冻。
当今圣上知晓此事后,连杀百十人,后派宁原宁大人前往齐州赈灾!宁大人那时已经是朝廷特使,手拿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好不威风!”
“好!”
“赏!”
众人打赏喝彩。
说书先生接着说道:“仅仅三天,宁原宁大人便把难民安置妥当。后面,将迎来让鄙人也心血沸腾的事情。
河州暴乱,百姓没有吃的只能反抗,当时已聚集四五万之数,朝廷派了十万大军压境,有些恶人,竟想把迫不得已的百姓们全部诛杀!
宁大人得知后,不忍无辜百姓们身死,违抗命令,擅离职守,连夜赶到河州,与吕大将军商议后,孤身入贼营!”
孤身?
要是宁原在此,肯定会撇嘴,明明好几个,还有大军压境,真是越传越离谱。
说书先生接着说道:
“宁原宁大人!孤身一人去了乱贼营地。当时,四五万乱贼气势汹汹,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让人喘不上气来。
宁大人却是一人面对千军万马,在那种压迫下,竟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此等胆识,千古罕见!
宁原宁大人,抽出尚方宝剑,大喝一声,以一人之势,竟让四五万人不敢出声。
然后,宁大人苦口婆心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让乱军全部投降!
宁大人为国为民,说是投降不死有房住,有饭吃,如今,河州难民已经能挺到明年收成之日了!”
众人不免又是大声喝彩一番。
说书先生突然叹气道:
“唉,可惜,宁大人为了难民,开矿挖煤,又在河州让无数乱军投降,得罪了诸多权贵,人尚在河州之时,就被乱臣贼子陷害,打入了天牢。”
人群突然激愤:
“宁大人这般好人,竟遭受奸人所害,乱臣贼子该死!”
“别让在下知晓是何人,不然,提不起刀,也要吐他一口!”
说书先生笑道:“所幸,当今圣上乃是明君,知晓宁大人是被冤枉的,派人调查后,终于还宁大人一个清白!”
“好!”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人群议论纷纷,其实宁原的种种版本他们已经听的很多次了,可就是听不够。
说书先生说到这里,顿了一下,道:“你们可知,那望春楼近来的月奴姑娘为何千里迢迢来了京城?”
有人道:
“月奴姑娘最近名头很盛,据我所知,她美貌不输师诗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让人重视的是,她有佳作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