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知否知否(25)
第101章知否知否(25)
天刚亮,墨兰就被宫人叫醒,去给皇后和官家请安。
先去了太后大娘娘那,墨兰送上了自己的针线、礼物。墨兰救过大娘娘,她也没为难墨兰,简单说了几句给些赏赐就放行了。
盛墨兰说:"儿媳盛墨兰拜见皇后娘娘。"
太子(赵策英)说:"见过母后!"
皇后(沈从英)说:"好孩子,看起来。"
皇后(沈从英)说:"以后要叫母后才是!"
盛墨兰说:"是,母后。"
沈从英本就喜欢墨兰,再加上之前赵宗全来京,她和禹州的女眷被人追杀,弟妹沈邹氏为了她去引开追兵,还是墨兰的人及时赶到救了她。沈邹氏欠的人情就是她欠的。
沈氏本就生性随和,哪怕做了皇后也没大变,婆媳亲热的说了几句就让他去见官家了。
墨兰跟官家也就是赵宗全其实没见过几次,并不太熟悉
墨兰到时就看见官家像个农夫一样在打理麦田,旁边的大缸里还种着土豆跟红薯。
盛墨兰说:"儿媳盛墨兰拜见官家!"
太子(赵策英)说:"儿臣见过父皇。"
官家还在那锄地,也没叫起,墨兰,赵策英就跪着没动。
过了不到一刻钟,官家放下出锄头
官家(赵宗全)说:"起来吧!"
盛墨兰说:"谢官家。"
太子(赵策英)说:"谢父皇!"
官家将太子打发走,留下墨兰一人
官家(赵宗全)说:"这麦子的种子听说还是你铺子里先卖的,颗粒饱满,好麦子啊!"
官家(赵宗全)说:"土豆、红薯产量更高,都是好东西啊!"
盛墨兰说:"官家不嫌粗鄙就好!"
官家(赵宗全)说:"能活命的东西又怎么会粗鄙呢。"
官家(赵宗全)说:"我继位前,先帝曾告诉我,要好好待你。"
盛墨兰说:"先帝不嫌弃罢了。"
盛墨兰说:"官家,儿媳这些年手里略有薄产,最近又添了新铺子,有些不太方便自己打理的已经交给太子殿下了。"
官家(赵宗全)说:"盛氏,你很聪明,我希望你能一直这么聪明。"
盛墨兰说:"儿媳会的。"
这是在敲打自己呢,怕自己成为吕后之流吗?倒是看得起自己。
官家(赵宗全)说:"你有何求?"
盛墨兰说:"先帝也曾问过儿媳,儿媳答只求心安。"
盛墨兰说:"大宋的百姓一直当时最好,最容易满足的,儿媳有法子帮他们就帮一把,希望让他们吃饱穿暖,不会一有灾祸就卖儿卖女。"
官家愣了一下,深深地看了墨兰一眼
官家(赵宗全)说:"你倒所求不小,这事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穷极你这辈子都完不成这些。"
盛墨兰说:"那就让下一代人接着做,总有做好的时候。"
官家(赵宗全)说:"哈哈哈!"
官家(赵宗全)说:"以后叫我随英儿叫我父皇吧!"
盛墨兰说:"是,父皇!"
盛墨兰说:"这是儿媳送父皇的礼物。"
这是墨兰庄子上研究出的水泥跟玻璃的配方。还有有关修路跟蔬菜大棚的策划案。
官家看完后笑了
官家(赵宗全)说:"我皇家的好媳妇,英儿好福气啊!"
官家(赵宗全)说:"去吧!放手去做吧!"
官家(赵宗全)说:"有什么事就跟英儿商量!"
盛墨兰说:"是!"
有了官家的首肯,墨兰也有了底气,之前隐在背后的生意一点点的浮出水面。
近些年因为高产粮食的传出,农户们家有余粮,种地基本不怎么赚钱了。商业倒是比之前繁荣了一些。
之前墨兰手里的铺子基本都是独家生意,外人不知秘方,想模仿都不行。
有墨兰默许,那些秘方像长了翅膀一样传了出去。点心、香皂、红薯粉条、红薯干、火锅、炒菜,这些铺子开遍了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