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中堂您得当真权臣!
第440章中堂您得当真权臣!
满门抄斩?!
和珅愣住,没想到赵安竟然“心毒”如此。
满门抄斩本朝不是没有过,老太爷登基这几十年来被满门抄斩的不在少数,但基本都是那些心怀故明,借着文字阴阳怪气的汉人腐儒。
一桩文狱大案下来,何止是满门抄斩,夷三族的都有。
别说活着的,死了的都给你刨出来戮尸扬灰。
可除去文狱大案,满门抄斩还是极少的,便是有也仅限子孙成年者处死,余孩童和女眷多流放或发披甲人为奴,看似残忍,但多少给当事官员留了香火。
和珅本人当政二十年来虽打击不少政敌,但也从未在肉体上对这些政敌加以消灭,往往只是将政敌革职削爵抄家而已。
赵安上来就让他把靖海侯全家给灭了,就跟两人原本打算去偷只鸡,结果为了只鸡把人全家给杀了。
未免太过骇人听闻,也太不可思议。
荒诞的令人发笑。
纵是靖海侯施秉仁真不将和珅放在眼里,幕后真有人指使他折辱和珅狗腿子赵安,亦或真的加入反和珅的某个小集团,最多想办法哄老太爷将其本人处死便是,不至于满门抄斩。
因此,和珅脸上满是震惊和不可思议,明显也有不忍之色。
这就是和珅最大的弱点。
其被嘉庆赐死之前,这位权倾天下的“二皇帝”从来就没有手黑过!
压根就没想过政争的残酷与可怕。
给外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个仗着老太爷宠信玩弄权柄的宠臣,而不是一个生杀予夺、狠辣果断的权臣。
宠臣和权臣最大的区别就是敢不敢杀人。
何为威慑?
抬手之间便能叫人全家灰飞烟灭,关键时候直接掀桌子的权臣形象便是威慑!
赵安想干掉施琅后人是真,但其也是真心实意想给和珅补上形象上的短板,将其塑造为真正的权臣,这样说不定老太爷死后和珅还能跟嘉庆再斗上几年,有利于自己在“野外”野蛮发育。
和珅倒的太快,不符合赵安利益。
毕竟,白莲教起义原本历史中清廷花了八年时间才平定,老太爷死的时候这场大起义刚刚发展到中期,这节骨眼和珅被嘉庆搞掉对有可能正在领军平定白莲的赵安来说不是好事。
算算时间也就六年。
六年时间想要掌握一支可以跟清廷扳手腕的强军,一个有战略缓冲的地盘,其实是不太现实的。
再乐观,了不起控制两省地盘,三四万兵马。
这点本钱,也就是个翻版白莲。
除非和白莲教合流,不然搞定清廷的胜算不大,最多五五开。
所以,得挺和珅,不能让他倒的太快。
和珅跟嘉庆越是斗的凶,野外的赵安越是笑的欢。
到时是当董卓还是清君侧,甚至进京夺皇位都有的商量。
武昌城头的枪声提前百年响起来,也不是不可能。
得国之正的历史评价,不亚于既寿永昌啊。 当然,满门抄斩难度是很大,但只要你和中堂下定决心,施家密谋造反的证据是可以有的。
没有,也得有。
天下人都知忠心的岳武穆都能“莫须有”,况一个降清又投明,投明再降清的三姓家奴后人。
用一个施家奠定和珅朝中说一不二的真权臣形象,也算施琅这个王八羔子为大清再立新功。
同时也出了赵安心中那口郁结的恶气。
英雄?
且让你这英雄断子绝孙!
正当和珅心绪翻涌之际,问完话的福长安过来恰好听到赵安最后那几句,顿时急声道:“和中堂,不可,万万不可!靖海侯固然有错,但罪不至满门抄斩!若中堂这般做了,朝野必将震动,于中堂声誉有损,还请和中堂三思!”
说完,“四傻子”转向赵安一脸不高兴的训道:“赵有禄,不可逞一时之快陷和中堂于不义!这件事便是和中堂纳了你的意见,皇上也不会同意的!”
看得出,“四傻子”挺清醒,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自知大难临头的施侯爷为了自保,刚刚给四傻子孝敬了一万两。
派回家中取银票的人可刚出门,最多一柱香就能把银票取来。
赵安这火都拱上来了,哪能让四傻子一盆水将之浇灭,忙沉声道:“福中堂,非是奴才心毒,实是局势逼人!
所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二位中堂今日之权势已然位极人臣,只自古位极人臣者得罪之人必众多!
这些人平日不敢冲撞二位中堂,但一旦有了机会必群起攻之,故奴才以为唯有借此机会以雷霆万钧之势,用施家满门鲜血浇灭朝野那些蠢蠢欲动的贼人之心!
要让天下人看明白与二位中堂做对是什么下场,斩断这些人的爪子,要让他们痛,让他们怕!
唯有如此,二位中堂才能稳居中枢,不虞将来有变啊!”
赵安最后一句故意把腔调拉长,“将来有变”四字更是重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