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紫薇星光
可能是我脸上的迷茫让他们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我不知道大帝会给予怎样的答案,许愿也只能一脸茫然,心情的确很莫名,我无法言说这种心情,
刘山道:“玉姑娘,是在许什么愿?让我们猜猜。”我连忙笑道:“不用猜,我是在问真武大帝,什么时候能帮小土找到跟它一样的小狗,就有个伴了。”
他们闻言,不禁都哑然失笑。
我们在清凉的山风里,拾阶而下,穿过一座石栏小拱桥,便看到一座龙虎殿,站在殿门口,再回首南岩宫群,在层层丹墀饰栏崇岩的高大台基上,南岩宫群镶嵌在悬崖峭壁里,层层殿宇上的墨绿色瓦屋面巍峨壮观,无限风光。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建造的。
我们穿过阴森恐怖的龙虎殿,殿内供奉青龙白虎泥塑神像,塑得极为神气逼真,令人毛发森然,使人不寒而栗。
真智真人道,在道教中,青龙在阴阳二气中属阳,而白虎在阴阳二气中属阴,把青龙白虎置于一殿,除具有斩除邪念的喻意,还有喻含调养肝、肺之气,也正本清源、达到阴阳相济之效之喻意。哦,也隐含有中国道家修养生术这么深的喻意。
一走出,阳光照耀到我身上,让我顿感轻松,更豁然开朗一方石墁地大院落,院中有一口六角饰石栏的水井。名曰“甘露井”,原来就是那泡清雾茶的井水,深不可测而井水清凉之气。
真人道:“这井水据说从古至今,无论是山中大雪冰封,还是大旱干涸,此井水也从未干枯过,被本教视这‘金津玉液’,奉为‘圣水’。”
随后出了南天门,已到山下,很快有青衣道士送来马匹,几匹健马迎风嘶鸣。
真智道长合掌道:“千里送君,终有一别。此处有一家师所留之物,另外有几本家师所著的书作,施主可带至圣上御览。等家师回来,贫道将详细禀明家师。”
说着,他又极其慎重的从怀中取出一紫色小葫芦瓶,葫芦极小,极其精巧,双手奉上,朱棣双手接住,放入怀中。
真人又从身边的小道士手中双手捧过一个青布包裹,显是书籍,三保在旁双手接住。
此时山际间早已云开雾散,天际边霞光万道,有一砍柴的樵夫高声唱着歌谣,从我们身边闪着满满的一弯扁担柴禾走过。
真智真人突然道:“施主那日来时,恰逢贫道头日夜观天象,无意发现天上紫薇星座天格正满,我正惊疑不定,不知哪位贵客将会临驾。没想到第二天,施主就带着圣意前来。今日施主即别,天地间紫色云霄霁满,也是难得的天象呈祥,褔所凝聚呀。这真是应了‘客自东来气尽紫,樵歌西去云腾霄’呀。真是鄙教的荣幸之至呀。”
正在这时,遥遥的山峰上隐隐飘下金钟玉磐之声,我们不觉抬头仰望,此时紫霞满天,真是站在峰下,发觉此峰与周围山峦合围,竟形成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之势,真的是气势恢宏,象势万千,仿佛天地万物的灵气瞬间汇聚于此,简直是不可言表的人间福地圣山!
我们一路日夜策马前行,在贵州与事先等候的颍国公傅友德(我知道傅大将军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著名将领。史书有“少骁勇,善骑射”的评价)率领的一路军马汇合,随即自贵州进入了云南。
一路前行,渐渐山高路险,河流湍急,壑沟两侧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云雾缭绕,滂沱的河水经山川峡谷湍流而下。
走了数十天,逾是山峻路险,这天已是近夜半时分,终于赶到云南定边城,往前行进不及半里,远远已见城楼上角灯高挑,刀枪明亮、戒备森严。
城下在黑濛濛的夜里老远只见有着隐隐的灯火,清冷的月光下,一面绣有“沐”字的军旗帜在夜风里猎猎作响。
三保道:“王爷,你看,沐王爷军营!”。
我们大队军马飞马驰近,只见一片蒿草丛生的缓坡上驻扎有军营,这片缓坡地势平缓,视野开阔,我们才发现城下相隔数十里是两大军营,驻扎对峙,双方的战旗都在寒风里猎猎作响。虽并无交战,但一种紧张的氛围却弥漫着寂寂夜空。
夜色如墨,接到通报,早已有一位内穿铁甲、外披红袍、头戴铜盔、腰挂双刀的行步间已透出赫赫威严的将军模样的将领带兵几步抢出军营门口迎接,一见到傅友德将军和朱棣无比的亲热,原来此人赫然正是西平候沐英。
西平候沐英对三保和刘山他早已熟悉,随后看到我,他愣了一下,他的眼光儒雅温润,如同温煦暖阳。
朱棣笑了一下道:“这位姑娘叫小玉,十几年前战争逃难与父母走失,路上相遇,我们就收留一路同行了。”
“哦?”他的眼睛笑起来,他最先的肃杀瞬间化为拂面的笑意如水波荡开,言语间更是充满温暖,“玉姑娘,数十年前,我也是父母尽失,幸遇得当今圣上于兵荒马乱之中收留于我,才有我的今日”。
我赶紧行了一礼,道:“小玉早已仰慕王爷金戈铁马,浴血英豪,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哪里、哪里。”沐王爷只是微微笑道,“玉姑娘夸奖,那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汪、汪”我背上的小土惊醒,叫了两声,沐王爷又愣了一下,我赶紧道:“这是我流浪时拣的一条流浪狗。惊扰了王爷。”
沐王爷稳稳地笑道:“姑娘言重了,战争让人无家可归,让狗也无家可归呀。”他说完,众人都笑起来。
他说着,便伸手左右与傅友德将军、朱棣三人双手紧握,三人并肩携手进入营门,我们跟于身后。
西平候沐英看来不仅能征善战,而且为人谨言慎行,谦和沉静,但又散发出一种军威,谈笑间却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温煦,怪不得他虽居高位,却仍颇得将士爱戴。
营内数十将领已肃立两旁,沐英一一介绍,只见个个身披战甲,威武赦赦。其中有几位年轻少将尤其英姿飒爽,意外夺目。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有一位面如冠玉、英少帅气的少将原来竟是沐王爷的大儿子沐春,还有一位皮肤异常白皙、身着青色鳞甲的少将显得尤为突出,他额头高广平阔,眼正鼻直,两唇紧闭成线,两眼精光闪闪,皮肤极是白皙如雪,仪表极为轩昂不凡,仿佛是西域人士,有着说不出的傲气和自负。沐王英介绍道叫冷成宁,是三年前投奔而来的战难孤儿,西域人(果然是西域人士)。沐英又说道曾经的“摩沙勒寨”一战,冷副帅英勇杀敌,跟随都督同知甯正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年少英为。他言语中不自觉流露出自心底的一种爱护,仿佛如亲子一般的口气。
傅友德将军不禁颔首道:“我早听说三个月前,西南地区麓川宣慰使思伦发便因为摩沙勒寨的首领普赐归顺明帝国而不再依附麓川,遂发兵攻打马龙他郎甸下属的摩沙勒寨。沐王爷便派遣都督甯正率兵支援,一举斩首一千五百余敌将,大胜而归!”
西平侯沐英点点头道:“虽然上次会战麓川,思伦发战败,但思伦发并不屈服,他逃回领地后几欲报仇。这次思伦发全国动员,率领大军号称三十万、战象一百余头来进攻定边。其声势浩大、兵容强盛,所过之处,附近各土司蛮部都不敢触其兵锋,纷纷持观望态度,不少蛮部更生二心。思伦发这次不仅仅是为了报摩沙勒寨之仇,他不惜发全国之兵,举全国之力,想一举击溃我军兵力,借机盘桓云南。因此我们这次出兵不同则已,一同必要将其彻底攻溃,以除后患!(众将纷纷点头)接报后,我连夜挑选骁勇精锐二万人,昼夜兼行十五日赶赴到此,并在麓川军营对面设立营寨工事与其对峙。此时又幸得燕王爷与候爷领旨及时前来助我一臂之力!”
朱棣道:“叛军如此势众,在如此险恶的局势,西平候却仍能坚守,令人佩服。”
沐英谦逊道:“燕王爷过誉了,若非燕王爷和傅大将军亲率援军前来反叛,下官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奈”。
傅大将军一笑。
沐英又接着道:“云南偏僻蛮荒,地少平原,山险水湍,毒虫烟障,当地人没有别的运输工具,平时驼货运物、穿越密林险沟多用大象,大象身高皮厚,骑兵几乎没有作用,大部分的军事行动要靠步兵。只是目前还尚未摸清敌情,正准备今夜进行一次突袭。”
朱棣点点头。
因一路行军山高水长,艰险跋涉,将兵们早已都饥肠漉漉,沐王爷早已命人呈上大锅饭菜,军中饮食简单,增援的将卒们都席地而食。
饭后,大军主帅营帐内,早已燃起熊熊牛油烛火,沐英同朱棣还有傅友德将军低声商议。眼见帐外更是夜色如墨,不觉子时刚到,大堂下,诸将已全部召集帐中济济一堂,然后三大主帅稳稳坐下,西平候据中而坐,神色刚毅沉稳,燕王居左,傅友德将军居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