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草药 - 警探皇妃 - 风雪夜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警探皇妃 >

第十三章草药

药爷介绍了我们,他憨实地笑了一下,立即坐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药爷问道:“言闻,那个蘑菇中毒的怎么样?”

李言闻边朝嘴里拨拉着饭,边道:“父亲,是村头的刘大婶子,她在村口树林里采了点山菌,结果是毒菇,好几天了。先前她儿子去的县城请的医倌,来给她开的药已经服用了数天,结果竟越来越重,今天食水都不能进了,床都起不来了,慌得想起来家里找你,你还没回来,就拉着我去看看,我便去了。我细细查看了他的脉象及症状,于是给他开了这个药方,配了药,您瞧下看行不行?”说着,他从腰间拿出处方。

药爷停下碗筷,边捻着胡须边细细在月光下细看。看了一会儿,道:“子郁,你说说你为什么开这么几味药?”

子郁听药爷这样问,他放下手中的碗,认真道:“父亲您说过任何病症都有因,才有果,只有查其因,才能断其果。就象这蘑菇中毒,不能仅仅只看是中毒,就盲目用解毒的药,还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毒。我看了刘大婶子的症状出现一派寒象,是寒毒。先前县里的医倌开的处方也都是解毒的药,用的黄连、枳实之类,但却并没有起作用,反而还病情加重了。所以我就另外开了这张有人参、白术、茯苓的处方。这个处方主要是补气和温阳,刘大婶子才能得到根本解毒。我又在每剂方子里加入30克熟地黄。如果病人本来中的是阴寒之毒,再误用黄连等清热解毒的寒凉药,就使这些药成为助毒药,只能使病情加重。这就是父亲您常说的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道理。只是我开的药方还需要十几剂,病情才能彻底治愈。”

(咦,这倒挺新奇,若是我们那个时代,蘑菇中毒很吓人的,总逃不过去医院洗胃,灌肠打针的,我竖着耳朵听着,心里暗想。那两个也放慢了嘴里的动作,竖耳聆听。)

李药爷挼着胡须,边听边微笑着点点头道:“嗯,不错,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每一味中药都有这种特性。所以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所谓药病相反相成,就是这个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治病救人。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也就是用热药治热病,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也专门提过的那些‘寒而冷之’也就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热而温之’的治人的病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

(哦,我每次感冒都给自己买银翘片,怪不得有时能好,有时不能好,还拖更长时间,原来是不对症,我还以为是感冒轻重的原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