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涮豌豆尖
第297章涮豌豆尖
表演罢,吴铭收势落地,见满座俱静,解释道:“此肴以山药和糖丝烹制而成,复撒糖丝作霜,恰如霜华映梅,聊助雅兴。望诸位官人趁热品鉴。”
五人闻言如梦初醒,细观盘中“霜梅”,不由得啧啧称奇。
王安石想起吴掌柜昔日所绘糖画同样令人叫绝,感慨道:“京中庖厨但知糖味甘甜,唯吴掌柜竟能以糖作画,点糖成丝,赋其诸般变化!此等境界,旁人实难企及!”
韩绛、韩维和吕公著亦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韩缜早看得目眩神驰,此等奇技,实乃生平仅见!
心想京师果真藏龙卧虎,这位吴掌柜确为不世出的奇人!
又念及吴记雅间一席难求,此刻掌柜的近在眼前,岂能错失良机?
当即道:“吴掌柜,近日来,韩某屡遣家仆至贵店预订雅间,迄今未能如愿。不知掌柜的可否稍作通融,为某预留一席?”
另四人吴铭皆识得,唯独此人面生,显是韩缜无疑。
当面相询,总得给几分面子,遂婉言道:“小店雅间确已订满,若遇退订或得空席,定遣人至贵府通传。”
韩缜大喜:“如此,某便静候吴掌柜佳音!”
此间事了,四人拿上一应器具、食材告退。
吴铭感觉三人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变了,何、谢二人几乎快要冒出星星眼来,曹铛头则满眼敬畏,他越发相信坊间有关吴掌柜曾得神仙点化的传闻不虚。此技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
吴铭坦然处之,不以为意。
甩丝本就是观赏性大于食用性的技术,说白了,卖的是桌前服务和情绪价值。
他以前看过韩国的一档美食综艺,节目里的中华料理厨师上来就是一手甩丝,瞬间技惊四座。宋人有此反应,在他意料之中。
曹、何、谢三人先行回灶房,吴铭则随仆役前往后院——之前已让其代为通传,这种花活儿,当然要给孩子们表演一番。
“吴川哥哥!”
众孩童听罢仆役转述,早已翘首以盼,此刻远远见着来人,除王雱和王芷,余者皆随小七娘一口一个“吴川哥哥”呼喊起来。
其实如今的王蘅已知晓“吴记川饭”四字的含义,怎奈叫习惯了,既然吴川哥哥没意见,索性便将错就错。
吴铭先向吴琼行礼问候,随即架起桌案,点燃炉膛里的柴薪,如法炮制。
当他登高而立,将盛满糖浆的陶盆倾覆,甩出漫天糖丝时,座中响起齐齐的惊叹声,连素来稳重的王雱,也不禁瞪大了眼,嘴巴张成o形。
又收获一群小迷弟、小迷妹!
王蘅忙不迭夹取一块山药,立时拉出长长的糖丝来,端的有趣!
入口微烫,呼呼吹凉再细细咀嚼,只觉外酥里软,甜沙软糯,很合她的口味,换作平时,她定当大快朵颐,今日嘛……
众孩童竞相取食,王蘅却浅尝辄止,搁筷问道:“吴川哥哥,还有多少道菜?我们快吃饱了!”
吴琼诧异地看了小女儿一眼。
怪哉!蘅儿以往总是眼大肚皮小,今日怎的一反常态,突然省得适可而止了?
吴铭却心里透亮,不仅小七娘,王芷也浅尝辄止,投来期盼的目光,姐妹俩正等着吃蛋糕呢!
他如实道:“还有五菜一汤,须依次呈上。”
吴铭知道姐妹俩心急,但急也无用。冬天不比夏日,菜若一次性上齐,夹不了几筷子便凉了,最好隔一会儿上一道菜,留给客人品尝的间隙。
重回灶房时,何双双正在烹制茄夹。
在入职吴记之前,她本是享誉京师的私厨娘子,吴铭遂将今日宴席菜品中的两道交给她来做,茄夹正是其中之一。
夹菜原是宋代的面点,即以面饼夹馅料炸制而成,宋人称之为夹子、夹儿,东京的街头多的是此类吃食,馅料、造型各不相同:肝脏夹儿、细馅夹儿、笋肉夹儿、蛾眉夹儿、金铤夹儿……
宋代之后,风靡一时的夹子却几乎销声匿迹,许是在流传过程中改了名称,导致难以对号入座,毕竟,由夹子演变而来的藕夹、茄夹一直流传至今。
吴铭揭开砂锅查看羊排的状态,霎时鲜香扑鼻,将汤中软烂的萝卜挑出,再倒入新切的萝卜块。
随后着手烹制干锅千叶豆腐和醋溜白菜。
……
前院里,五人把酒畅言,皆已微醺。
席间珍馐固然滋味妙绝,怎奈五人食量平平,且无暴饮暴食之习,菜未上齐,便已觉七八分饱足。
除了最初呈上的三杯鸡和松鼠鳜鱼,余皆所剩不少。肉蟹煲虽也是头几道呈上的菜,可此菜量太足,食材太丰盛,螃蟹、大虾本是珍稀食材,吴掌柜却似不计本钱,单是这一锅便所值不菲!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幸而肉蟹煲、干锅豆腐等菜皆可置于小风炉上边热边吃,今日旬休,闲来无事,慢慢享用亦无妨。
“四喜丸子、羊肉汤——”
仆役呈上今日宴席的最后两样菜品,仍是一大一小两口砂锅,竟教吴掌柜首尾呼应上了。
揭开锅盖,酱香与鲜香立时随热气四溢飘散,五人尚未作何反应,呈菜的仆役先自咽口唾沫,今日尽顾着呈菜,早已馋得不行。
但见较小的砂锅里,五颗油亮的肉丸足有孩童的拳头大小,浸润在少许浓稠的酱汁里,酱汁仍咕噜噜冒着细小的气泡,蒸腾起袅袅热气,挟裹着醇厚的脂香、酱香直往鼻子里钻。
较大的砂锅里则盛装着清亮的羊汤,汤面上浮着大大小小的油珠,羊排与萝卜半沉半浮,少许青翠蒜苗点缀其间。浓郁的羊脂鲜香瞬间扑了满面,顿觉遍体生暖。
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得见闻得着,却无福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