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次日,宋元安带着连书晏出了宫。
崔家旧日的府邸,其实就坐落在宋元安曾经的五皇女府不远处。
洛阳城的名流权贵都爱住在这一块,同在这附近的还有陈家的府邸,荀家人的府邸,足以说明崔氏旧日名望之高。
只是可惜,昔日的世家大院,如今人烟稀少,偌大的院子百草丛生,崔璨归来这些天才安排人手打扫,但显然有些忙不过来,除了主院,很多地方的杂草都没来得及处理。
宋元安穿过门庭,来到后院。
崔璨在后院中,带着几个小辈们玩耍。
崔家的直系,大多数都被先帝赶尽杀绝,只有一些小辈们侥幸存活,年纪轻轻就被发配边疆。
崔璨是个年过四十的武将,比先帝还年轻一些,只是先帝直到死都依然顶着一张芙蓉面,他的头发已经发白,脸上带着疲惫和沧桑。
见到宋元安来此,崔璨带着小辈们行礼,“拜见陛下。”
“不必多礼,平身,”她扶起崔璨,“孤来是为了归还一个东西。”
她从腰间取下一块玉珏,送到崔璨手中。
崔璨看了玉,眼光微动,露出隐忍的神色。
“这块玉,为什么会到陛下手中?”崔璨道,“这是微臣孩儿的随身之物,微臣的孩儿已经……”
“他已经死在了四年前。”
崔苑是崔璨的私生子,世家大族的男儿不愿意放弃高官厚禄,不愿意出嫁,崔璨便是其中一员。他的儿子的母亲,或许是家中的女侍,又或者是买来的女奴,反正压根不知道是谁。
崔苑那年刚满十六岁,在宋元安记忆之中,他是个瘦瘦高高的少年。
十四岁时的宋元安容貌已经初展露,病弱不掩盖琉璃之姿,一张芙蓉面,对她动过心思的,可不止荀莘一人。
这块玉珏,是崔苑送她的。
那时候他说:“你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凭借这块玉佩来找我。”
只是送她玉珏不久后,他就因为父亲谋逆而被牵连,弃市街头。
因为他的这份心意,前世被宋元安记在心里,后来宋元安一并提拔了他曾经的姊妹。
这一世,换做筹码,用来要挟利用他的父亲。
崔璨说道:“陛下今日来找微臣,仅仅只是为了将玉珏归还?”
宋元安微笑,没有接话,只是说道:“生死关头,谁总有退缩的时候,崔大人当年选择,孤可以理解。”
“崔大人也是世家,世家好为文臣,崔氏一脉世代居于尚书台,与杨氏多有来往,孤祖母当年与汝母共研读《诗》《书》,相为同窗,不失为弈世通好。”
宋元安提起了杨氏,当年杨家的世交有很多,崔家也在其中,崔璨的母亲当初举孝廉,还是杨家做的保。
她缓缓说道:“文臣谋定国事,武将征战四方,到了崔大人这一辈,大人却选择成为武将,或许以崔大人心性,做个文臣更合适。”
崔璨心性的确不够坚定,说他背叛故国害死全家,实际上是因为他胆怯,不敢忍受楚国的重刑折磨。
说他人冷心冷情,为了孩子留下的一块玉佩,他可以毫不犹豫背弃故主,与宋元安合谋。
崔璨大概猜明白了宋元安的目的,“陛下,微臣只想问一句,此时府外,有多少人马?”
若他不同意交还兵权,那么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
宋元安微微一笑,“你猜?”
片刻后,宋元安把玩着崔璨手中象征着郗麟荆州军的符节。
荆州军一直是郗麟在管,郗麟死后,底下人心不齐,军队也一直处于一种极端分裂状态。
谁给他们粮草,谁就是他们的头头,只不过因为兵符之前一直在崔璨手中。
郗麟之前信任崔璨不是没理由,毕竟一条丧家之犬,反复倒腾背弃旧主,人人喊打,除了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宋元安抬眼看了一眼附近几个小辈,朝一个红色衣服的小姑娘招招手,“过来!”
小姑娘身子一缩,宋元安却道:“说的就是你,年纪最大的那个。”
小姑娘小心翼翼走上前,规规矩矩地行礼,“臣女崔盈,拜见陛下。”
宋元安垂眸凝视着她,在崔家的小辈中,她是年纪最大的,但看起来约莫也不过十五岁。
当初先帝斩首了崔家主支,以及旁支十三岁以上的孩子,她最大也大不到哪里去。
“今年几岁,可曾念过书?”
崔盈背着手,声音清晰,抬起头,不卑不亢地道:“回陛下,臣女今年十五,已熟读四书,随前些年家道中落流亡在外,却不敢有丝毫荒废学业,如今蒙受陛下恩赐,回到洛阳,等过了及笄,臣女愿应征入朝。”
“小姑娘倒是口齿伶俐。”
宋元安弯了弯唇,收起了兵符,转身看向崔璨。
“崔爱卿,其实孤骗你的。”宋元安和蔼说道,“门外只有郎君,别无他人。”
崔璨:“……”
崔璨是助她登基的功臣,她当然不可能以兵刃相逼,不然这样做,只怕会寒了其他帮她的人的心。
离开前,宋元安问道:“爱卿口舌如何?”
崔璨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