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 我虽然叫冯蘅 - 暖暖一夕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虽然叫冯蘅 >

秘籍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秘籍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一听到默写,黄药师条件反射似的身体一僵,正握住冯蘅的手突然用力让她立刻偏头瞧向他,只一眼就让她懂得了他的恐慌。

“现在,你在我身边呀。”

就这一句话已令他安了心。

洪七公就近回房间给她找来了笔墨和纸张,还将房内的油灯带出挪到了四方桌正中央,为她照明。

冯蘅将笔尖润湿,立刻动起笔来。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围聚过来的两人分别站在她身后的一左一右,皆聚精会神看着一个个落于纸上的漂亮字体,却无心欣赏书法,而是不约而同的被书写内容吸引住了。

“高妙,实在是高妙!”洪七公越看越惊奇,忍不住赞叹道。

最后一字落笔,冯蘅搁置狼毫,将默写的《九阳真经》递给了洪七公,他一接过便就着昏黄的烛光细细端详起来。

五绝个个都是武痴,只是程度深浅不同,一见前所未闻的武功秘籍都不由得兴奋了起来,她瞧着洪七公两眼放光的看着口诀内容,解释道:“此乃《九阳真经》。”

“《九阳真经》?”洪七公擡起视线,疑惑道,“《九阴真经》何时有了孪生兄弟?”

她笑道:“说是孪生兄弟倒也不错,当年王真人在嵩山斗酒输给一位奇人神僧,便借出《九阴真经》,此人根据《九阴真经》延伸而创作了《九阳真经》,亦可以说是补其不足。”

“怎么说?”

“岛主大人和七公都或多或少看过《九阴真经》,也知道经书的风格是以柔克刚,以阴胜阳,极重阴柔,这本不错,可这位斗酒神僧却认为,真正精妙武学应是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的中和之道,以此为纲,便有了《九阳神功》。其实黄裳阅尽道藏而作的《九阴真经》已是达到极深的境界,可这位斗酒僧入儒入道也入佛,思想来源更为驳杂,相对应的也更为开阔,跳出了道家哲理的局限,可以认为是补齐了《九阴真经》的短板。”

黄药师一听,大为震惊:“不错!”

他当年获得《九阴真经》本是想以此为参照创作出另一套神功,构想的便是这个方向,只是他也局限于从道家经典中找寻出路,却未曾想到斗酒神僧借儒家佛教理论以突破禁锢开辟了另一条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江湖何其之大,人外有人,真是不能不服。”洪七公听了她的介绍后,再观阅这口诀,越看越觉得惊叹,世上只认为五绝乃当世最强,却不知道隐世高手更为可怕。

冯蘅笑了:“只可惜我在梦中只记下了这一段入门口诀,真正修炼方法倒是一概不知。”

“这一句口诀就足以令当世高手从中悟出绝学来。”洪七公仍是啧啧称奇,对着这张口诀仔细观摩。

果然啊,系统对了。

金庸老爷子写的这段文字对于她来说,品不出什么武学招式来,不过是有些哲理的文字,只有对他们这些书中的武林人物来说,却是如获至宝,一看就懂,单向度有效。

“还有呢,”她语出惊人,“像这种程度的高深武功,我在梦中见过十几种,待我今晚全默写出来!”

“十几种?”

当一回文抄公令她也激动了,反正原著书中对于这些武功的记载都只有一段,她默记不难,又坐回了原位,铺平纸张,沾湿毛笔,下笔专心默写。

这一下,夜越深,三人反而愈发有了兴致,洪七公干脆把凳子搬到她的身边,凑近看她所写,也跟着她一起专心致志起来,被这些玄之又玄的“残缺版”神功秘籍夺走了全部的注意力。

他没有注意到原本在她另一侧的黄药师是何时离开的,只是再返回时,见他将一件斗篷轻柔细腻的搭在了冯蘅的肩上。因过于自然,两人都没有任何多余的反应,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冯蘅甚至头也未擡起一下,而他已经顺势坐回了她的身边。却没有在看对绝顶高手具有极端诱惑力的纸上内容,而只是微笑看着埋头苦写奋笔疾书的她略带严肃的侧脸。

这一刻,洪七公终于明白了某件事情,微微扯起的嘴角,是高兴,是苦涩,也是释然。

“呼——”灯芯已燃去了一半,冯蘅放下笔,扭动着僵硬的肩膀,清数目前所写:“《太玄经》、《独孤九剑》、《神照功》、《易筋经》、《龙象般若功》、《葵花宝典》……咳,这个就算了。”

她将其中一张抽走,刚准备揉成团扔掉,就被黄药师好奇从手心夺走。

“为何算了——”

话音刚落,他已瞥见了第一句“欲练神功,引刀自宫”,脸色瞬黑,比她更利落的揉成纸团置于一边,不再提一句。

冯蘅嘴角抽搐,憋笑的难受。

他们这反应让洪七公更奇,不过冯蘅将其它纸张推到他面前,引走了注意。

“得其一就已够这辈子学得了,竟有这般之多,”洪七公调侃道,“冯姑娘,这怕不是在梦中,而是在哪个藏有武学秘籍的密洞里走了一遭吧。”

如果图书馆算的话,那倒也没错,冯蘅在心里偷笑道。

“岛主大人,你看这个。”她将《太玄经》递入原本打算给自己捏肩的黄药师手里。

“《太玄经》?这不是李太白的《侠客行》么?”

“没错,这门功夫根据《侠客行》演变而来,你看,这一句和这一句是一套剑法,这些是拳法,这些则是内功,”她用笔标注出来,见他深思,却又说道,“不过这些都是幌子,真正有用的是配套的蝌蚪文和图样,那些才是能帮助练功的经脉运气和穴位图,可惜我没见过。”

只作了无用功,唉,金庸武侠宇宙中的第一神功,就此断了念想。

黄药师失笑道:“不必贪心,即使不练也没损失。”

“那剩下的这些可帮得上忙?”

他只是轻笑着却不回答。

洪七公见状,帮他解释:“黄老邪心气高,连《九阴真经》都不学,哪肯学旁的武功呢?冯姑娘,你不如帮他另行开创一门新的功法。”

“七公说笑了,我哪有这样的本事?”她叹了口气,随即又说道,“不过由此也看得出,武学世界是没有尽头的,世人以为《九阴真经》已经是天,却不知天外有天,高深精妙的武功多如牛毛,若贪心想要,是求不尽也学不尽的,也许知足常乐才好。”

闻言,洪七公也放下了手中纸张,看向她。

“不仅如此,功法再好,成事却在人。”冯蘅通过方才默写将金庸小说又回忆了一遍,感慨道:“一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又说后发制人,以静制动,天底下真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武学至理吗?昔日丐帮乔峰帮主在世时,一套降龙十八掌打遍天下豪杰未尝一败,即使他的两位义弟虚竹和段誉各自学了几套绝顶神功,又是得了几百年功力,又是吸星大法,可论起实战来,仍不如乔帮主有压迫感,所以后世又有人称‘一力降十会’,连寻常的招式太祖长拳都能在聚贤庄打得一众江湖群雄毫无反抗之力,已然超越了招式功法的影响范畴,这些秘籍经书再神奇,都不如人本身来的重要。”

她这一番话,令黄药师和洪七公皆落入沉思之中,更令她自己再看桌上这些神功时只剩索然无味。

“当年我与王真人也谈及此类,世人追求至高武学已成疯魔趋势,因此才造成经书的处理困难。武功未及顶时追求的是居顶峰而不败,一旦成为天下第一又苦恼于不败,真是来回折腾,却都忘了人习武最初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若只是个人追求倒也还能称得上一句心思纯粹,可‘侠以武犯禁’,有些人拥有了高强武功却是为祸世间,欺凌弱小,这便更违背了行侠仗义的初衷,‘赴士之厄困,千里诵义者’。王真人将全真教交由沉稳的马钰而非武功高强的丘处机,可见于他而言,武功高强不如修心养性传道,赢得华山论剑更没有抗金收复失地来的重要,只可惜,世人都没有他这样的眼界。”

言罢,她心头微漾不自觉给杯盏满上了清酒,置于四方桌的另一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