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特别篇(中)习惯是件很可怕的事……
现代特别篇(中)习惯是件很可怕的事……
做cv,写rp,汇集材料,修改毕业论文,匆匆打包由陶导直接发送到博导邮箱,冯蘅松了口气,随后急匆匆的报考雅思,勉强拿了个擦线成绩,这一通下来,暑假也见底了。
好像压根没怎么休息,又要回学校。
回校前夕,她躺在家里床上刷着手机,一条一条看着朋友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不过今天倒是没什么有意思的内容。
正准备退出时,刚好见学校公众号推送了一条转载自江城晚报的新闻,正是她和陈警官接受采访的那篇,新闻通篇赞扬两人舍身为人的好人好事精神,没有一点批评的意思,而学校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骄傲自豪的神色,表示这正是我校优秀学生。
她尴尬的退出微信,庆幸新闻稿中用的是化名。
开学返校第一天她被学院辅导员喊去了办公室,学校听说了她在暑假期间的救人事迹,也要搞一次校报采访。
“……你有那位警察的联系方式吗?我们想进行双采。”
“有是有,但是……”
“那就麻烦你去联系了,时间地点听我通知。”
“……”
领导的指令只有听的份,哪能拒绝?离开学院大楼,冯蘅拿着手机只觉得烫手,两人加了微信后,根本没有任何交流,这突然的去找……好尴尬呀,都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深呼吸,鼓起勇气编辑信息:【陈警官,你好,我是冯蘅……】简明扼要的把事情说清楚,迅速码完,秒速退出,一口气跑回宿舍再不敢打开手机一次,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什么恶鬼在扼住她的喉咙。
好安静,她心不在焉的翻着书,全部注意却都放在了那许久都没有消息提示音的手机上,即使一眼都没看过去。
直到【叮——】的一声响传来,微信新消息已自动亮在手机屏幕上。
她慢慢挪过去了一点,屏住呼吸查看,在手机息屏之前,她看到了那个字。
【好。】
悬着的心忽然落了地,甚至还有些庆幸和欢喜,在仅有自己的宿舍里不知为何只敢无声憋着笑意。
……
几天后,冯蘅和辅导员以及校报记者编辑亲自去校门口接人,他还是一身制服,显得整个人身姿挺拔。几人一路回了学院大楼会议室,进行了一场和在警察局里差不多的采访,只是这次的重点放在了她身上,毕竟要借此宣传学校的好名声。
在采访的最后,陈警官告诉她,被救小孩的妈妈因为联系不到她,找到了警察局,让他代为转告对她的谢意,并且警局已决定为她颁发市民见义勇为的奖状。
“啊?”她如何受得起?她自己都是被救者来着。
辅导员却听得眼睛一亮,拍着她的肩提醒道:“可以呀,刚好这段时间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开始了,你平时表现不错,再加上这警局的表彰,可是很有竞争力的……”
辅导员热情的说着,她尴尬的扯着嘴角,在一旁的陈警官默默的听着,看向她的眼神却渐渐深邃了起来。
……
毕业论文第二稿只添了些新材料,框架基本没动过,她将这一稿发给陶导后,很快得了回复,也还是小修小改之类的话语,除此之外,便是博导那边托陶导传达了愿意接收她的意向,跳过了邮件联系这环节,已经提前加上了微信。
诚惶诚恐的捧着手机问候,那边也没废话,提醒她网申的注意事项和奖学金之类的事情,再发了一串书单,提前布置了“功课”后,就只说了句下次联系……好高冷又贴心的博导。
于是,忙碌又清闲就成了这最后一年的写照。
当然,忙碌的又何止是她一个?虽然不知道早早写完论文,又不申博又不找工作的余年究竟在忙些什么,总之是又忙了起来。
宿舍偶尔只剩下了她一人,晚上的时候,黑黢黢的宿舍里只有她被窝里还有手机屏幕光亮着,分外凄清。连看综艺也弥补不了心里的空落,她都想先回家了。
这一天晚上,冯蘅收到了某人的微信。
【你明年是不是要毕业了?】
她点开对话框,不敢置信的看向发送人,竟然是陈警官,她惊的一下子就从床上坐直。
两人上一次的聊天记录还是警局送来奖状的公事,两人之后再没线上聊过天。送奖状那天也是他和同办公室的小武一起来的,一转交到她手就立刻离开了,可以说是没什么私下交流。偶尔的交集也只有她时不时的点赞他的朋友圈,证明彼此还没拉黑屏蔽,呃,也因为她根本不发朋友圈。
捉摸不透他突然问这问题的意思,冯蘅想了想,还是决定诚实回答。
【对,陈警官,我明年6月份毕业。】
不一会儿。
【你毕业之后是留在本市找工作,还是回家乡?或者是去北上广?】
呃,她更困惑了,也令她心里莫名更紧张。
【都不是,我大概明年会接着读博。】
【欧美吗?】
【不是,是香港。】
【噢,那还不算太远。】
嗯?冯蘅渐渐察觉到了一丝奇怪的意味,可没等到她想明白,那头却不再发送任何文字,就停在了这暧昧不清的一句。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叫她的心似有蚂蚁爬动,好奇怪的感觉。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放下手机后便忘了。她也没有主动找人聊天的习惯,干脆把这事放在一边,继续泡图书馆搞学业,连朋友圈也不再打开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发来消息。
【你不用找工作,那这学期应该已经不忙了吧,可以趁着这时间去学学游泳。】
冯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