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杜冷定的故事
公诉人却不相信这第二份供词,认为李光生欠了黄诚一大笔钱,还不出,面临抵押物将被没收的威胁,谋杀动机是明显的。李光生有时间作案而没有不在现场的证明。
刘铁柱证明他看到李光生走向黄诚的房子,但没看到李光生走进黄诚的房子,因此他提供的是间接证据。
物证包括银箱和木柴。银箱上没有指纹的原因已经解释过了。警方调查报告里关于木柴上的指纹问题是这样写的:“问:你用什么敲打黄诚的后脑?”
“答:一根松木柴,像人们烧老式炉灶用的。”
“问:那根木柴约有多长?”“答:大概有三十厘米。”
“问:木柴在什么地方?”
“答:噢,堆在黄诚屋后的屋檐下面。”
“问:你说你早知道木柴堆的地方?”
“答:是的。”
“问:你在作案后怎样处理那根木柴?”
“答:我放回原处。”
“问:如果一起到木柴堆那里,你能指认那根木柴吗?”
“答:当然,如果没人移动过。”
“问:从尸体被发现以来,房子已被警方封锁,一切保持原样。”
“答:当然,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到了那里,能从柴堆里挑出那根木柴。”
接着,报告写了挑木柴的情况:“被告被带到黄诚屋后屋檐下的柴堆处,那里有一堆约三十五层的木柴。他迅速地从顶上第二层认出一根来。他说:‘就是这一根,就是我用过的一根。’一名警探戴上手套,拿下那根被指认的木柴。被告也戴上手套,用右手接过木柴,左右挥舞了两三下,又朝下挥打了五六下。他说:‘就是这一根,没错。’在提供这一证据时,被告最合作了。”
王弘没有看过原始调查报告的全文。审判的日子快到了,他到拘留所去会见李光生。李光生表现得很有礼貌,王弘不大相信这个长着娃娃脸的人会是凶手。他注视过上百双被告的眼睛,但并不能百分之百看穿对方是否真诚。
“李光生,我已经接受你的案件。如果你想得到正确的辩护,你必须全部实话实说。”
“当然,是的,我懂了。”
王弘问道:“你仍然要说你的第一份供词是伪供吗?”
李光生立刻回答说:“绝对是伪供,我上了警方的当。”
“他们说你很合作,你甚至当着警探们的面指认出那根木柴。”
李光生摇摇头说:“不是这么回事。我似乎在第二份证词里说了,警探们告诉我该说些什么。”
“你对此能证实吗?”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