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光天化日抢她娘,活得不耐烦了吧
只见工坊门口排队的队伍有些骚动,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
一个穿着锦缎袍子、身材微胖、脸上堆着夸张笑容的中年妇人,带着两个粗壮汉子,正旁若无人地往里闯。
领头的妇人眼神精明市侩,目光像钩子一样扫过工坊里热气腾腾的煎鏊和堆积的土豆原料。
“哎哟,这位就是舒锦舒老板吧?真是年轻有为啊!”
那妇人看到舒锦出来,立刻扭着腰上前,嗓门又尖又亮,带着一股浓郁的脂粉香气扑面而来,正是醉香楼的老鸨张妈妈,“我是醉香楼的张妈妈,今日特来恭喜舒老板生意兴隆啊!”
舒锦眉头微蹙。
醉香楼?那种地方的老鸨跑来她的土豆工坊“恭喜”?
怎么看都透着一股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味道。
她不动声色地挡在张妈妈面前,语气疏离:“张妈妈客气了。小店本小利薄,做点小买卖糊口罢了。不知张妈妈有何指教?”
她特意强调了“小买卖”和“糊口”。
张妈妈脸上的笑容更盛,仿佛没听出舒锦话里的距离感,挥着香气熏人的帕子:“指教不敢当!就是看舒老板这‘一文饼’做得红火,连我那楼里的姑娘们都馋得很呢!每日打发小丫头来买,忒麻烦。这不,我就想着,跟舒老板谈笔大生意!”
她凑近一步,压低了些声音,却依旧能让周围竖起耳朵的人听个大概:“舒老板你看,你每日供给我醉香楼五十个……不,一百个饼子!外加五十包薯干!我按市价……哦,每样再给你加半文钱!咱们签个长契,你看如何?这对你可是稳赚不赔的大买卖!”
她一副“你占了大便宜”的表情。
舒锦心中冷笑。
加半文钱?
听着好像她占了便宜,但醉香楼那是什么地方?
一旦签了契,成了她的大主顾,日后压价、拖欠、甚至找茬都是常事。
更重要的是,她的“一文饱腹”招牌是面向码头苦力、寻常百姓和孩童的,图的是个干净实在的名声。
若跟醉香楼这种地方扯上长期供货关系,流言蜚语立刻就能把她的招牌染脏!
她舒锦宁可少赚点,也绝不沾这浑水。
“张妈妈好意心领了。”
舒锦脸上挂着客套却毫无温度的笑容,声音清晰,确保周围排队的客人都能听见,“不过小店本小,人手也有限,每日现做的饼子供门口这些街坊邻居都紧巴巴的。”
“实在匀不出额外的量签什么长契。张妈妈楼里的姑娘们若喜欢,随时欢迎来排队购买,小店一视同仁。”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工坊产能有限,又强调了顾客是“街坊邻居”,最后一句“一视同仁”更是堵死了张妈妈可能纠缠的路。
张妈妈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里闪过一丝恼怒。
她没想到这小丫头片子如此不识抬举,拒绝得这么干脆,还当众落她面子。
她刚要再说什么,舒锦已经转过身,对着排队的客人们朗声道:“对不住各位,扰了大家排队。新一锅饼子马上出锅了!还是老价钱,一文一个!”
人群的注意力立刻被热腾腾的饼子香气吸引回去,议论声也转了方向。
张妈妈站在那儿,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狠狠剜了舒锦背影一眼,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不识抬举!我们走!”
带着两个汉子悻悻地挤出人群走了。
舒锦看着那扭动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中毫无波澜。
这种麻烦,早打发早清净。
她转头继续琢磨油纸渗油的问题,这才是关乎工坊口碑和生存的正经事。
至于顾苏苏?
她早就把这人抛到了九霄云外,更不会想到,自己刚刚拒绝的,正是顾苏苏即将被送去的地狱。
舒锦继续招呼着众人,心中却把这个事情给惦记上了。
油纸渗油的问题像根小刺,扎在她搞钱大业的要紧处。
她盘算着厚油纸的成本,又琢磨草纸的吸油效果,眉头拧成了疙瘩。
当晚,油灯昏黄,舒家新砌好的堂屋里暖意融融。
一家人围着小几,哗啦啦数着四天工坊攒下的铜板。
黄澄澄的小钱堆成了小山,舒锦手指翻飞,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刨去买土豆、油盐、柴火、工钱、铺租……净赚这个数!”
舒锦报出个数字,眼睛亮得像太阳。
舒王氏和舒才问倒抽一口凉气,连呼吸都轻了。
舒林野和舒林慧更是小嘴张得溜圆,看着那堆钱,仿佛看到了吃不完的肉包子和崭新的笔墨纸砚。
成本回来了!
还有赚头!
新糊的窗纸上映着一家子咧开的嘴角,踏实又满足。
翌日天蒙蒙亮,一家人脚步轻快地往镇上工坊赶。
码头的喧嚣裹挟着“一文饼”的香气扑面而来,队伍依旧排得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