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大结局下 - 负债开局:看我直播养全家 - 甜姝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6章大结局下

她的目标明确,镇上那几家据说传了几代人的老伞坊。

第一家,门脸不大,老师傅姓陈,手上青筋虬结,布满老茧。

舒锦去时,他正佝偻着背,用一把特制的小刨刀,极其专注地处理一根柔韧的竹条。

那竹条在他手里仿佛有了生命,被刮削得光滑均匀,薄厚恰到好处。

“老师傅,您这伞骨……”舒锦刚开口。

陈师傅头也没抬,只从鼻子里哼出一个短促的音节,算是应答,手上动作丝毫不停,专注得仿佛世间只有他和那根竹子。

舒锦碰了个软钉子,也不恼,反而更来了兴致。

她不动声色的开启了直播。

巨大的天幕在古镇宁静的上空悄然展开,镜头聚焦在那双布满岁月痕迹却异常稳定的手上,还有那根逐渐显露出惊人弹性的伞骨。

【哇!这手!稳的一批!】

【主播快问问他怎么练的?这没有几十年功夫下不来吧?】

【竹骨看着就韧!弯一个!主播让他弯一个看看!】

【“手艺人值得尊敬”打赏铜钱一筐!】

弹幕瞬间被这原始而精湛的手艺点燃。

舒锦没再打扰老师傅,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让镜头忠实记录下这沉默却充满力量的制作过程。

直到陈师傅完成一根伞骨,稍稍直起腰歇口气,她才笑着上前,递上从客栈买来的、还温热的黄酒:“老师傅,歇歇,喝口酒润润喉?这手艺,真绝了!”

陈师傅抬眼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那碗酒,浑浊的老眼里没什么情绪,但终究是接了过去,仰头灌了一大口,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气氛,算是缓和了那么一丝丝。

第二家伞坊,当家的是个姓柳的寡妇,三十多岁,眉宇间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刚强。

她家以伞面绘制精巧的工笔花鸟闻名。

舒锦去时,柳娘子正伏在案前,对着绷紧的素白伞面,用细若发丝的毛笔,小心翼翼地勾勒一片羽毛的纹理。

屏息凝神,手腕悬空,稳得没有一丝颤抖。

天幕镜头拉近,那纤毫毕现的笔触,那层层渲染的过渡色彩,瞬间引爆了弹幕的艺术热情。

【神了!这工笔!比我在博物馆看得还细!】

【柳娘子!请收下我的膝盖!】

【主播!订!我要订一把画喜鹊登梅的!】

【“工笔画爱好者”打赏银锞子x2!附言:求娘子画一幅芙蓉锦鸡图!】

柳娘子显然被这突然在头顶炸开的、只有舒锦能看见的“神仙显灵”和打赏特效惊了一下,手微微一抖,一滴墨差点落在伞面上。她惊疑不定地抬头看了看天,又看向舒锦。

舒锦赶紧笑着解释:“柳娘子莫惊,这是……呃,‘天工开物’,认可您的手艺呢!您瞧,这‘神仙’们都想请您画伞呢!”

她指了指天,又指了指自己脑子,努力传达着。

柳娘子将信将疑,但看着舒锦坦荡真诚的笑容,又瞧着那神奇光影里不断飘过的、对她画技的惊叹文字,苍白的脸上慢慢浮起一丝红晕,眼中也亮起了光彩。

她没说话,只是对着天空的方向,微微屈膝,郑重地福了一礼,然后重新坐下,蘸墨,落笔,比方才更加专注沉静。

接下来的日子,舒锦化身勤劳的信鸽兼监工。

她穿梭于几家伞坊之间,靠着直播带来的“神迹”光环和实打实的丰厚定金,硬是让几家原本互有竞争、甚至有些敝帚自珍的老字号,默许了她这个外乡人从中“串货”。

她上午蹲在陈师傅逼仄的小作坊里,看他沉默地和竹子较劲。

下午又泡在柳娘子清雅的画室里,对着弹幕里五花八门的定制要求耐心地和柳娘子沟通细节、敲定图样。

晚上还要去另外两家伞坊,盯着伞面的裱糊、桐油的熬制和涂刷。

空气里永远混杂着竹篾的清香、桐油微辛的气味和墨汁的淡香。

日子在忙碌中飞逝。

当最后一批伞在特制的木箱里安放妥当,裹上厚厚的油纸防潮,舒锦也终于拿到了系统结算的提示。

任务超额完成,净赚白银八百两!

外加直播间打赏分成若干。

她站在客栈临河的窗前,看着河道里满载而归的乌篷船,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是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她提笔给家里写信,照例是厚厚一叠,详细描述了古镇风物,伞坊见闻,末了再次强调:“年关将近,归期已定。功课备好,待查!”

腊月二十三,小年。

纷纷扬扬的细雪终于给清河镇披上了一层素裹银装。

一辆风尘仆仆的青篷骡车碾过镇口新积的薄雪,吱呀呀地停在了舒家小院门口。

车帘一掀,裹着厚厚棉斗篷的舒锦利落地跳下车,脸颊被寒气冻得微红,眼睛却亮得惊人。

她跺了跺脚上的雪,扬声喊道:“爹!娘!野儿!慧儿!我回来了!年货到——!”

院门“哐当”一声被拉开,舒林野像颗小炮弹似的第一个冲出来,后面跟着跑的小脸通红的舒林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