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 侯府假千金掉马以后 - 天音琉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 29 章

苏晚玉在空间竹屋里做了一宿的试验,以傅遐的血液为样本,观察各种解毒药剂与血液融合后的反应及毒性残存。

最后发现这种毒虽然复杂,却并不难解,她做出来的好几种解毒药剂使用后,毒性残存都为零,并且没有再生的迹象。

这其中也包括她给傅遐服用过的解毒丹,只不过比起其他解毒药剂,解毒丹的效用更强,见效更快。

这就有些意思了。

从人体抽出的血液,使用解毒丹后,毒性被清除并且不会再生,可是傅遐服下解毒丹,毒性被短暂清除后又疯狂再生。

莫非是因为傅遐体质的缘故?

她记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古籍上记载的毒人。

说是某位制毒大佬,用毒物饲养一位孩童,将那孩童养成了浑身剧毒的毒人。毒人与他体内的毒融合为一体,并且需要不断进食毒物来维持体内的毒性,若是将他体内的毒清除了,打破他体内的平衡,毒人非但不能因此变回正常人,反而失去了生机,很快就死掉了。

傅遐自出生起,体内便带毒,这些年来毒性不仅没有清除,反而有加深的趋势。

他现在的情形,与古籍上记载的毒人倒有几分相似。

若傅遐真的被养成了毒人,那就棘手了。

苏晚玉只在古籍上看过记载,并没有亲身遇到过,若要治疗一时间也无从下手。

因为毒人的身体就是毒源,二者融为一体,想要分割开来,难于登天。

翌日,诸葛隐来找苏晚玉,苏晚玉便低声将自己的试验结果以及关于毒人的猜想告诉了他。

听到“毒人”两个字,诸葛隐的神情霎时变的有些古怪,不过转瞬又恢复如常。

苏晚玉也只是猜想,心里并不确定,毕竟傅遐的情况和古籍上记载的毒人还是有所区别的。

师徒二人商讨了一番,诸葛隐表示毒人一说他闻所未闻,是否确有其事还有待验证,他先回去好好想一想。

诸葛隐离开苏家时,神情有些恍惚,还不小心被门槛绊了一下。

苏晚玉以为是毒人一说太过惊骇,一时间令他难以相信,毕竟将一个好好的孩童用毒物养大,使其变成毒人,太过丧心病狂。

谁知第二日清晨,诸葛隐却突然来向苏晚玉告别,并且将傅遐托付给她。

“昨日听你说了毒人的事,回去后我辗转难眠,思来想去觉得有些道理,恰好我有个朋友擅长制毒,这两日又得了他的消息,便打算去拜访他一趟,兴许能有一条新思路,想到为王爷解毒的法子。”

“只是我这一来一回的,至少也要一个多月,王爷那儿我不放心,往常都是你大师兄替为师看顾,如今王爷住在这庄子上,你大师兄在宫里管着太医院那一摊子,这两头奔波的他也兼顾不来,你二师兄是个闲云野鹤的,上个月来信说人在渝州,我是指望不上他了,所以王爷就只能拜托给你了。”

诸葛隐一共只收了三个徒弟,大徒弟赵忍冬是太医院的院判,二徒弟吴叶朴出身冀州名门望族,因自小痴迷医术,又极有天分,便拜在了医圣门下,弃文学医,小徒弟便是他刚收不久的关门弟子苏晚玉。

师父亲自出面托付,苏晚玉也只好答应下来,表示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她一定会照看好傅遐,保证他活的好好的,绝不会毒发身亡!

“你的医术远在你两个师兄之上,有你照看王爷,为师就放心了。”

诸葛隐欣慰一笑,神色略带遗憾道,“原本为师还打算等中秋节的时候,把你两个师兄叫过来,你们见一见,再给你办一场盛大的拜师仪式,请一请当今杏林数得上号的人物,好叫他们羡慕我收了个这么好的徒弟,如今我这一去,恐怕中秋节是赶不回来了。”

“只要师父不逐我出师门,大师兄二师兄就注定是我师兄,什么时候见都没关系,反正跑不了,至于拜师仪式,等师父回来了,想什么时候办都行!”苏晚玉笑着安慰道。

诸葛隐闻言,猛然记起一件事来,“明年三月正好是十年一度的杏林大会,到时候为师带你去亮亮相,杏林大会是医药界的盛事,但凡是医药行当的都会参加,倒也不必为师再费心的张罗拜师仪式,把那些人都凑一块了。”

杏林大会?

听起来就挺好玩的样子,苏晚玉瞬间被勾起了兴趣。

她刚想问问有关杏林大会的事,诸葛隐就背上行囊,骑上马背,与苏晚玉一家挥手告别,出发了。

苏晚玉顿时挥了挥手,叮嘱师父多多保重,至于杏林大会,反正明年三月才举行呢,到时候她自然能打听清楚这杏林大会要怎么玩。

诸葛隐这一走,苏晚玉正式接收了傅遐这个病人。

苏晚玉每日都要去庄子上为傅遐诊一次脉,确保他体内的毒一直被压制着,不会毒发致命。

除了关注傅遐的身体情况,她还要忙活制药等一些事情,如此一来,苏晚玉给村民看病的时间被大大压缩。

而且她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十里八乡找上门的病人太多,她根本就忙活不过来,好几次累到整个人都虚脱了。

苏父几个见她累成这样,心疼的不行,可是他们也不懂医,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多做一些好吃的给她补补身子。

苏晚玉累惨了几次后,想出一个法子来。

她做了二十个号牌,但凡是前来看病的都先领号牌,每日她只诊治二十个人,先到先得,没领到牌子的要么去别处看病,要么等第二日早早过来排队。

这规矩一出来,起先还有人抱怨,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前些日子不少人见过苏晚玉累瘫的模样。

又不是铁打的身子,一直这么劳累谁能受得了。

有人站出来替苏晚玉说话,那些抱怨的声音没多久就消失了。

执行了几天后,没想到苏晚玉神医的美名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来苏家求医的人更多了。

得知苏晚玉每日只诊治二十个人,前来求医的人都是早早过来排队拿号牌,没领到号牌的只能惋惜离开。

因为求医的人多,苏晚玉先前买的那些药材眼看着就要见底了,急需补货。

所以这日坐诊时,她提前和乡亲们打了声招呼,说她明日要去镇上采购药材,所以看诊挪到下午,让大家伙回去后帮她通知一声,有要看诊的下午再去苏家。

翌日,苏晚玉带上安安,和苏大山一起坐上了郑姑父家的牛车。

郑姑父这两日打了些野味,正好要送到镇上的酒楼去,所以苏晚玉一家人就蹭了个顺风车。

坐在牛车上,苏晚玉忍不住对苏大山道:“爹,待会儿我们去镇上也买辆牛车吧?”

苏晚玉发现这里的交通真的是太不发达了,出门一趟真的是很不容易,让她十分怀念现代各种便捷的交通工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