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失窃的天书》(3)
黑马
1
晚上,蒋学贵如约来访。
雷鸣刚吃罢晚饭,正靠在一个木扶手沙发上翻阅当天的晚报。四岁的女儿倩倩爬在他背上撒娇。她穿一身红色毛衣毛裤,头上扎着蝴蝶结,活泼可爱。雷妻祝若雅围着一条蓝底白花厨裙,在拾掇餐具,动作麻利,一看便知是位能干漂亮的主妇。
听见“嘭嘭”的敲门声,倩倩一跃而下,像蜻蜓一样飞到门口,把门拉开。祝若雅从厨房里探出脸来。
蒋学贵瘦小的身材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笑。雷鸣把蒋迎进小过厅,在木扶手沙发上落座。
雷鸣住在平安巷原科技报宿舍。一套二居室,建筑总面积不到四十平方米。过厅只有五六平方米,很窄,有客来时更显得拥挤。不过小厅布置得很有情调,迎面墙上挂着一幅现代摄影作品,矮平柜上摆着钟、杂志和一尊造型古朴的犀牛陶塑。
寒暄过后,蒋学贵和雷鸣开始交换意见。
祝若雅沏上茶给蒋学贵,然后连哄带呵地把倩倩牵进里屋。
这是文联新班子一、二把手第一次面谈,气氛是诚恳的。雷鸣耿直寡言,不大善于客套。好在蒋学贵没有什么架子,加上外貌的瘦小,不会给人以威压感,交谈还比较融洽。
蒋学贵先谈到这次新班子人选的确定,一拖再拖,反复了数次,背景很复杂,市委书记们都研究了好几次。最终他是在“难产”之际被推上马的,感到压力很大。希望得到雷鸣的支持。雷鸣自无二话可说。
“你看看咱们究竟怎么分工好?”蒋学贵呷了一口茉莉花茶,态度随和地问。
“我希望分管刊物。”雷鸣用一种不容回绝的语气说,“《金蔷薇》现在面临很大困难,实际上是靠惯性在维持,需要下大力气狠抓一下……”
他说得很认真,也很坦白。
“噢,你说说刊物的情况看。”蒋学贵在文艺处听到的,都是《金蔷薇》的辉煌。
说到刊物,雷鸣的话多起来。他从容不迫地分析了《金蔷薇》的现状,以及刊物面临竞争的危机。
“许多人都被《金蔷薇》十多万的发行量所迷惑了。”他比了一个手势说道,“实际上刊物已处在危机的边缘。衡量一个刊物是否有生命力,主要看是否不断有好作品问世,是否有新人推出来。今年《金蔷薇》所发的作品平平,没有一篇引人注目或是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的。翻开杂志,转来转去总是那么一些人名!封面设计也缺乏整体风格,因为追求色彩刺激,大红大绿的,读者反映是‘县班子水平’。”
他那温和沉静的态度中,似乎有一种不可动摇的坚强信念。
蒋学贵仔细地听着,表情关注。
“今年下半年《金蔷薇》发行量已经落了两万,目前的趋势是继续下跌。”雷鸣继续说道,“明年新闻纸大幅度涨价,稿费也要提高,办刊物的难度会更大。我不久前跑岚县纸厂,就是为了求援新闻纸。”
“解决了吗?”
“只解决了两吨。”
蒋学贵点头。
接着,雷鸣把自己关于刊物革新的设想也和盘托出。蒋学贵越往下听,越觉得意外。他是第一次听到这样中肯而大胆的意见,不禁对雷鸣刮目相看。“你的意见很好,有价值。人选你有什么考虑呢?”沉吟了片刻,蒋学贵试探道。
“设一个主编,两个副主编。主编由分管刊物的党组成员兼任;副主编人选,我想推荐钱诚和车夫。”雷鸣说得很有把握。他不善于掩饰或伪装自己的观点,也不懂得来点谦虚的客套。
“那白演达咋个安排呢?”蒋学贵问。“做秘书长,或者其他职务,比如筹备、分管市作协等,都可以。”雷鸣说的是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