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万金聘公主
第3章万金聘公主
隔天,天蒙蒙亮,整个王宫灯火通明。
赵盛的登基大典,忙碌的不止是前朝,后宫也是人仰马翻。
尤其是言妃和赵虞所在的宫殿内。
赵盛现在还是记在言妃膝下,言妃自然要前往观礼,这言妃一去赵虞自然要陪伴在旁,更不用说新赵王的的登基大典可不比其他。
而且,等赵盛一登基,言妃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后了,后宫再无人可出其右。
只是言妃不像其他老赵王后妃想的那样得意嚣张,心中只有不断升起的惶恐。
赵虞只能不停地安慰她,同时心里疑惑为什么赵盛到现在都没有传消息来。
这种疑惑一直持续到赵盛的登基大典。
赵虞站在自己母妃身边,见到身着华服,面色冷酷少年踏阶而上,她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赵盛毫无消息了。
赵盛不再是她病弱的便宜弟弟,而是新赵王。
礼官唱和,上祭苍天,百官朝拜,新王登基。
从赵盛的登基大典回来,赵虞沉寂了半晌,提笔写了一封信送出宫。
以前的六王子需要赵虞和言妃的照拂,但现在的赵王并不需要,那赵虞自然不必再纠结担忧,她需要达成她的计划。
七日后,旧赵王丧礼结束后,新赵王第一次早朝。
赵盛一张苍白的脸上满是意气风发,看着下方的朝臣,心中不由升起了雄心壮志。
他一定会让赵国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
早朝正式开始。
底下官员各自汇报手头上事情,顺便提出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些提上来的问题出现,几乎都跟一样东西有关。
钱!
赵盛脸上的意气风发散了个干净。
在没有记在言妃名下前,赵盛手头确实没什么钱,虽说宫内每一位王子的份例都相同,但是这钱在到他手里之前就已经过了无数双手,最后连一层都不到。
若非如此,赵盛的生母也不会那么执着往上爬。
只有爬上去了,她才能得到相对的公平,更不用说她原本想要的就不是公平而是独一份的偏爱。
‘贫困’的生活持续到被记在了言妃的名下。
自此之后,送到他手下的东西再没有丝毫的缺斤短两,而且言妃娘娘手特别的松,可能面上没有表现出很多的疼爱。
赵盛也能理解,毕竟他只是言妃娘娘半路出现的‘便宜’儿子,甚至可能因为他的出现让她没办法再拥有自己的亲生儿子。
可是之后,只要是手上有了任何新鲜玩意,从来没缺过他一份。
日积月累下来,赵盛也忍不住把她当成了自己真正的母妃。
只是,她们要抛弃他了。
赵盛因为回忆往昔而柔和下来的眼神突然就冷冽了起来。
如果注定要收回对他的好,那么当初就不要给他。
对于下面朝臣提出的问题,赵盛不知道怎么解决,索性提出问题的官员也没想着能从新赵王的口中得到回答。
就算赵盛已经坐上王位,可在下面的人心中,他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想要真正成为一个好王还需要时间的磨砺。
年逾花甲的老丞相挺直背脊,提出一个个方案,让赵盛抉择的同时让他学习。
赵盛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努力去理解老丞相的用意。
议事殿内与其说是一场早场不如说是一个另类的讲堂。
赵盛在这个讲堂里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新的知识。
等时间差不多了,赵盛用眼神示意旁边的随侍退朝,只是旁边的随侍话音刚落,一个面目儒雅的中年官员就站了起来。
“王上,臣有事启奏。”
赵盛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启禀王上,臣下有一子,自年前在宫宴上偶然得见五公主,自此日思夜想,久久不能忘。”
中年官员说着单膝跪地,目光坚定地看向上方的少年,“臣斗胆想替臣子求娶公主,愿以千金相聘,万金迎娶,望王上成全。”
在听半跪在地上的官员说出‘千金相聘,万金迎娶’这几个字时,在场不少官员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就连一旁的老丞相眼中也满是惊讶。
可能是觉得自己的筹码还不够,中年官员再次丢下一个炸弹。
“只要王上愿意成全这段良缘,臣下愿无偿向国库捐万两黄金。”
刚才朝堂上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国库空虚。
当然了,不止是国库空虚,可以说整个赵国没有几家可以说出家里不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