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控诉社会、原生家庭、校园对一个年轻人的伤害这类题材并不罕见,关注社会新闻便可看到,所以徐承熹决定用新颖的戏剧手法、轻松诙谐的黑色幽默剧基调来陈述现实带给这一代人共同的窒息感,要有恰到好处的反差感,让觀众反复陷入‘以第三人称觀望、思考,沉浸在情绪和气氛之中,接着倏地一下跳出这种情绪之中继续思考’的循环
张怡然,女,即将毕業的研究生,突然发现自己跳楼死了,她混进圍觀群中,一时匪夷所思自己怎么死了,又慌又懵,待父母把她尸体带回家,她才被告知,她是自杀,她奇异地看到了自杀的自己。
俩人开始搞笑对话,共同研查为什么自杀,因为她过得好好的,就连现在最流行说的原生家庭的痛,她都没有,她得到的是父母深深的爱,作为一名性格很好的学霸美女,什么美女容易被嫉妒泼脏水造黄谣之类的也没有,现在社会进步了,不允许雌竞,她在男女中都受欢迎。
正在忙博士论文的她与死去的她于是开始写一篇论文,《自杀研究报告》——基于我自身的生活研究
编到这,徐承熹决定把片名叫《自杀研究报告》,这更符合故事内容,也更符合张怡然的口吻。
摘要: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最终有可能導致自杀,是现在学生群体的主要死亡因素,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对自杀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学生的自杀与教授扑師行为(pushactivity)有较高相关性。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心理卫生、研究报告
1.引言
1.1文献综述
2.1自杀
2.1.1自杀的定义
……
2.21自杀不能上天堂的推演研究
……
5.结论
5.1结论
5.2不足与展望
……
1、引言
自杀是一种令人深恶痛绝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圍内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徐承熹按照张怡然和死掉的张怡然的視角,写了一篇研究报告论文,中途楊女士叫她去吃饭,她充耳不闻,作了个摆手的拒绝动作。
经过研查,张怡然忽然发现过去的美好和幸福,有一些是‘我以为’,她记起了怯懦的自己,被孤立的自己,深埋的记忆汹涌浮现,掀起惊涛骇浪。
父母爱她,“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却依然捂住她的嘴,让她跪在地上,压在身下,脱口而出的梦想,被贬得一文不值。
要吃饭了。父母问她,“吃什么?”
她说随便。
父母说你这样我很难准备。
她说吃xxx.
父母说要求那么多。
最后父母做的都是父母爱吃的。
……
她性格好,也不是天生性格好,而是装着装着就变好了,她很小就能觉察周围一些女生对她莫名其妙的孤立,一些男生对她恼羞成怒的诋毁,当她发现成绩是学生群体中的一种指标,评判‘学生等级’的指标,她就愈发努力,她不浓妆艳抹,否则会被骂爱出风头爱打扮勾引人骚货,她不优雅端庄,否则会被说高冷装装的没多少同性跟她真正亲近,上体育课做实验可能会被落单,于是她凡事都习惯性地选择中庸偏上一点,没有优秀到让人自惭形秽,望尘莫及,接地气实在得让身边的人有亲近感把她当作同类,没有漂亮到威胁同性,也没有漂亮得让异性有绿帽子的焦虑,她脾气很好,就连男友私下不行,为了不打击对方的男性尊严,她都可以假装高潮,她人缘越来越好,好得有那么一两个很好的朋友,她是朋友口中‘谁说美女性格差的,我认识的美女性格都很好还沙雕’的代表人物。
屡见不鲜的導師卡论文把学生当免费劳动力占女学生便宜她遇到了,她和同组的女生约定好要举报对方,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只要像其他受害者一样制作ppt在网上曝光,就能让衣冠禽兽身败名裂,利用群众力量讨回公道,可惜同组的女生临阵脱逃,变卦了。
女生害怕被人说闲话造黄谣,已经拿到了offer,马上就要离
开学校,不想再多事。
她说没关系,我也觉得忍忍就过去了,反正马上就要毕業了。
毕业就能上天堂,自杀就能上天堂。
参加完答辩回了家,一个很平常的日子,父母说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的事,她突发奇想,从天台飞了出去,乘风而去,奔向天堂。
围观者,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想不通她怎么会自杀,有人说她忽視了周围的善意,有人说她是为情自杀,有人说她太脆弱了有什么想不通的干嘛要自杀……形形色色的揣测与言论层出不穷。
楊威被自己的初高中同学叫去看新上映的剧,《自杀研究报告》,主人公叫张怡然,他本不想去看,但最近对自杀二字颇有体会,于是在电影票日渐昂贵的环境下,团购买了张票。
他是典型的社畜,长了一张‘一看就是我同事’的脸,社畜没有玩乐时间,除非被开除待业,现在有种叫gapyear的说法,指暂停学业和职业规划,他赶时髦,被熟人问不上班啊,他便从容说我在‘gapyear’,工作太累,决定休息一段时间。
徐承熹要打破電影的第四面墙,也就是電影播放时,既有张怡然、死掉的张怡然視角,也有看電影的楊威的视角,不过观众起初不知《自杀研究报告》是一部电影,直至主视角彻底定位于楊威,杨威与初高中同学起身,交谈时透露了信息。
而三言两语间,这位名为杨晴的初高中同学的部分故事也得以展现,初中时,她跟同班的男生杨威发生了冲突,本是她仗着成绩好暗自得意,嘴贱惹杨威,之后却因胆小被杨威说哭了,老師没问原因,直接骂杨威不对,叫杨威道歉。
她平时听话不惹事不吱声成绩还不错,老师便偏向她。
杨晴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她不敢和老师沟通,别扭和杨威道歉,以致于拖到后面遭到了一些同学的反感,激进的同学甚至当着她的面说‘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的’、‘会咬人的狗不叫’,她心态崩了,成绩越来越差,本身就没有多聪明,到了高中,成绩泯然众人矣。
后来她上了大学,学编剧,她恍然大悟,当年的老师不是不懂,而是懒得懂,对于他们这一类老师来说,只要学生不带来麻烦能带来利益就好,并不知道学生的人生可能会被自己的‘图省事’毁掉。
走出电影院,杨晴和制片联系,视角切向杨晴。
制片说:“你剧本写的故事很好啊!父母、社会、校园、爱情、冷漠的风气多种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出戏后结尾观众离开影院,观众紧张又期待是否又是情节设计。”
她嘿嘿笑,“谢谢夸奖,我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写完这剧本。”
制片:“写得那么好,那么接下来你就可以——”
杨晴心想,我就可以名利双收,可以重拾信心,我要让那些伤害过我的人看到我现在有多厉害,我要让他们后悔没有交到我这样一个这么有本事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