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菩萨心肠 - 农门长嫂富甲天下 - 紫云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百九十三章菩萨心肠

孽事者不赔,遇上这种事只好自认倒霉!

邱秋出门看时,大户人家还好,都在找工匠修房了。而街尾巷口那些小户人家本就是靠着祖上的余荫才有几间屋子以保证不风餐露宿。

结果,一把火将这种余荫给烧光了。

残垣断壁四周都搭了不少棚子,苦哈哈的在自家的地盘上翻着东西,估计是想要找出金银啊。

银子是没了,真金不怕火炼,不过,纵然没有烧融化也不容易找到了吧。

“夫人,哪是找什么金银啊,我们那口子最近是气疯了呢,每天都要去翻去找,只说是看看。”一个中年妇人认得邱秋:“看又得能出个什么名堂?刚才我问了,好些人家建房要人,让他去谋个差事也不愿意,唉,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要住没住要吃没吃,关键是建房还是一个大问题。

要是不去做差事哪来钱应对。

邱秋很想问朝廷没有救灾措施吗?

算了,问这话就是打朝廷的脸。

正想着,突然看见一大群人往东方跑。

“快点快点,宁王府施粥了,有吃的了。”一个又一个的声音高喊着。

施粥!

对啊,这个时候大户人家很多会做善事。

邱秋也随了人一起去看。

在东大街的一块空地上,宁王府搭起了一个大棚子,两口锅盛了八成的水,水还没有开,但是,棚子前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了。

“大家不要争不要抢,米还没下锅,要稍安勿躁,都会有的,都能吃到。”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说道:“王妃交待了,不能让一个人饿肚子。”

“王妃真是菩萨心肠啊!”

“多谢王妃娘娘!”

“王妃娘娘心善!”

……

这次受灾的人家一共有两百多户,除掉六十多户大户,小老百姓还是占大头。

这个时代没有计划生育,邱秋粗略的算了一下,一家人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按十口算都是少的,也就是说,可能会有近两千人口无家可归无饭可食。

两千人要等着这两口锅吃,估计前面吃的饿了后面的都没有吃上,这两口锅得不停的煮才成了。

“是,夫人,老奴一定安排好。”霍妈是刘管事的老伴儿,得了邱秋的令连忙下去了。

“夫人,遇上您真是他们的福份。”朵儿感慨不已,连朝廷都不管的事,自己家夫人却去做好事。

“我看他们挺可怜的,而且,我这样做的话可以缓解一下宁王府那边的压力。”邱秋看宁王府施粥后也决定施粥:“做好事总得有人带头才行。”

宁王府在东大街,自己这东祠胡同口,估计着陆续还会有大户人家加入。

毕竟,这种事可以得到好名声。

当然,邱秋施粥完全不是为了名声,是实打实的看这些灾民可怜,这种时候施粥也算是雪中送碳吧。

邱秋想的是幸好这是六月里,若要是冬天又冷又饿日子难过那才叫一个惨!

她都想过回头等欧阳旭风下朝回来给他提一下,让他上折子一封去向皇上提一下这些人的安置情况吧。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结果,欧阳旭风摇了摇头。

“这种事不能提。”欧阳旭风道:“孝武十二年,京城也发生过大火,当时的受灾多达八百多户人家,朝廷也没个章程。你是不知道全大宇上下一年会遭多少这种灾难,朝廷哪顾得过来。”

我去!

难道没有一点应急的粮食和措施什么的。

这哪是一个政治完善的国家啊。

“朝廷要管的灾难肯定是成千上万人的这种,像京城这次的火灾,报到皇上手中的也只是受灾的户数,具体多少人要没饭吃没衣穿这些官员都不会提的。若是我上了折子,不仅仅是越权更是得罪了他们。”欧阳旭风安慰着邱秋:“我没有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职,所以,很多事哪怕知道也不能提。”

这就是装聋作哑了?

邱秋根本不赞同这种情况的。

可是,正如欧阳旭风所说如果上了折子,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说不定,皇帝也难为情。

他的子民他都没考虑到,你却考虑得这么周到,那干脆这个皇位让你做算了。

“真是在没有天理了。”孽事的是太后的娘家,这些受灾的不敢提赔的事;当官的为了乌纱帽为了和气就合稀泥:“为什么受苦受难的总是老百姓啊。”

“阿秋,我知道你心善,那咱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好了,只要我们不做坏事,于心安稳。”欧阳旭风道:“如果你愿意再多增加两个粥棚都行。”

施粥这种事没必要多,因为第二天第三天就又有太傅家和德妃娘陶家也加进来了。

初步看来,吃饭应该是没有问题。

可是,这样做也不是长久之事啊。

邱秋真是担心不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