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信的内容
“她写了什么?”宁王知道邱秋不是一个寻常女人,果然,她身边的人居然能悄无声息的靠进王妃。
“王爷,她说正通钱庄不能查封。”宁王妃将信交给宁王:“您看看她说的内容。”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正通钱庄一封,势必民心不稳影响社会安定。
“她看得很透彻。”宁王点了点头:“只是她后面不该提这个要求。”
“生意人,总是不想吃亏。”宁王妃点了点头:“对皇上来讲,犯了罪的人肯定是全部查封了事的。王爷,这事儿您看……”
“猜不透他想要干什么,为了正通钱庄的事本王还是进一趟宫吧。”宁王爷道:“这件事怎么都透着古怪,本王倒想要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宁王妃看着王爷进了宫,心里长长的疏了一口气。
关心莲之前有给自己来信,说是带着小穗去治病,一时半会儿的估计回不了京。
自己那个义女又不是一个清省的,让她时刻关注一些。
原以为过得风声水起的邱秋已经是皇家的红人轮不上自己关照了。
哪知道,她是皇家眼中的一块肥肉。
还没待养肥就准备宰了。
皇家看上了正通钱庄也是正常的。
不过,邱秋提出主动将正通钱庄原班人马交给朝廷,只求放过吴家外嫁女。
宁王妃没料到这个女人还能壮志断腕,这个时候还替别人着急。
“不简单啊,只不过,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就牵扯上了官司呢?”皇帝这一把火烧得,从后宫烧到了前堂,再是民间,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是熄不了了:“但愿她没事,若不然阿莲会拿我是问的。”
“主子,您也别担心,王爷都出马了,这事就能逢凶化吉。”身边的嬷嬷劝慰道。
“也是,我们这位可是从来不管闲事。”要管就一定不是闲事了。
邱秋也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宁王妃身上。
她听关心莲说过,宁王相当疼宁王妃,而宁王是当朝皇帝的皇叔,一直以闲散王爷自居,但是却很得皇帝的敬重。
但愿能成功。
邱秋没想到连欧阳旭风都遭了秧,那么木星说的这件事一时半会儿的了不了就是正常的了。
既然是冲着自己和阿风来的,没必要搭上吴霜姐妹。
邱秋提出用钱庄换吴家外嫁女的安宁,不知道皇帝会不会答应。
“这个女人……”皇帝听完宁王的转述后冷声说了四个字。
“皇上,臣认为正通钱庄确实不宜查封,否则她担心的事肯定会发生。”要知道,正通钱庄已经是遍布全国:“而且,正通钱庄若出事了,邱氏犯事也会天下皆知。不管是《朝闻天下》还是正通钱庄都给她带来了足够的影响力,在民间很多人都是偏向她的……”
邱秋在云中郡救助伤残士兵,并且出钱安置,还给他们娶媳妇房子住什么的,在军中素有大嫂的称号。
如果这样的女人被定罪,势必会让人心凉的。
“再议!”皇帝心烦意乱:“皇叔,朕有些乏了……”
皇帝乏了,宁王只能告退。
让宁王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朝堂之上居然有御史参了邱秋一本。
“启禀皇上,正则,字从一,从止,一意为一一下,天下定于一,天下一统,止意为止步,即止步于天下统一。通,是没有堵塞,没有障碍,有路达到”御史捧着厚厚的折子双手呈上,站在文武百官中间侃侃而谈:“邱氏将钱庄取名其心可诛……”
宁王听到这儿大惊,连正通钱庄的名字都被这个小老头儿剖析得这么清楚,冠上了大义不道的罪名,邱秋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
“来人,传令:邱氏居心叵测,将正通钱庄收归朝廷。”皇帝大手一挥就将大宇天下最大的钱庄揣入了腰包。
“皇上,邱氏的罪……”御史见状再添一句。
“邱氏倘在大牢,待查出其他罪名后数罪并罚,”皇帝眉头一皱:“朕就不信了,一个妇人能翻出什么浪子?”
皇帝都发话了,再多说也无益。
御史退了下去,悄悄的抹了一把汗水,脸上随即又露出微不可查的笑容。
宁王皱眉,历来负责监察朝廷和官吏的,几何时,却变成了别人的刀子。
长此以往,终究是祸事。
邱秋听闻正通钱庄因为名字都被参了一本后彻底无语了。
汉字博大精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功都是两个字。
不过变成国有资产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只要不让存钱的百姓们心急就成。
若不然,自己就算能活着走出大牢,也会被大宇上下百姓的口水淹死。
避免了水灾,邱秋感觉自己又活过了一次。
不对,既然钱庄收了,那就该放吴霜她们了去了啊,怎么还没有消息。
难不成,那个皇帝根本就是一个赖皮。
邱秋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要求她可以提,但是人家是皇帝根本就不会鸟你的。
“天啊,何时是个头。”邱秋长长的叹息一声:“在牢里我晒不到太阳,感觉整个人都发霉了。”
“邱氏,提审!”石海堂突然间走了过来大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