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勾之诱之
“他肯定睡不着。”苏月婵喝着茶笑道。
她使用的自己特调的香,这种香会让人精神亢奋,心跳加速,难以入眠。
这会儿轩辕昭估计寝食难安,误以为自己为白衣道姑魂牵梦绕。
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两日后,轩辕昭如约来到后山竹林。
晨露未晞,竹叶青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清洌的草木气息。他步履轻快,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急切。
远远地看见,一道身着淡青色衣裙的倩影背对着他站立。他心中一喜,以为是云婵在等他,快步走近一看,却发现是一个陌生的丫鬟。
柳玲儿怀中抱着一件洗得干干净净的锦袍,正是他那日披在苏月婵身上的外衣。
轩辕昭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公子。”柳玲儿恭敬地行了一礼,将衣服递给他:“我家小姐让奴婢将此物归还公子,并代她向公子道谢。”
“你家小姐为何不亲自前来?”
柳玲儿神色平静,垂着眼帘道:“回公子的话,小姐说,她尘缘已了,一心向道,实在不便再见外男。小姐让奴婢转告公子,还请公子珍重,勿再寻访。”
一股强烈的被愚弄感猛地窜起。他看也不看柳玲儿递来的衣袍,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她人在何处?”
柳玲儿被他骤然冷厉的气势吓得一退:“宋公子,小姐说了,缘分已尽,不必再见。”
轩辕昭一愣,心中升腾起一股奇妙之感:“我何时说过自己姓宋?”
柳玲儿眼神慌张,故作而言他道:“是我口误。”
轩辕昭已大步流星地从她身边掠过,目标明确地直奔后山竹舍方向。
竹舍的门扉虚掩着。轩辕昭推开门,里面空空如也。
房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被子叠得像没有睡过人一样,只是属于她的气息似乎还若有若无地残留着。
轩辕昭一阵心慌,莫非云婵离开了?
轩辕昭命人在道观里寻找,一个时辰后,来人汇报:“禀报陛下,人在藏经阁。”
他的眼神变得执着而危险。无论她是真修道还是假清静,他今日一定要找到她,问个明白!
他大步走向藏经阁,在接近门口时,他屏退随从,让他们在外面等着。
那是一座古朴的二层木楼,飞檐斗拱,被高大的古树环绕,平日里颇为幽静。他径直踏入略显昏暗的一楼。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散发着陈年纸张和墨香混合的独特气味。他快速扫视,没有发现那抹素白。
踏上通往二楼的木梯,二楼比一楼更为明亮,因着几扇敞开的雕花木窗。
阳光慷慨地倾泻而入,投射出一道道光柱,微尘在光柱中舞蹈。
就在靠近南窗的那片区域,轩辕昭的脚步猛地顿住了,呼吸也为之一窒。
找到了!
她斜倚着窗框而坐,一身素白道袍被阳光穿透,仿佛笼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轻薄得几乎在发光。
乌黑的长发仅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松松挽起,几缕发丝垂落在光洁的颈侧。
她微微垂着头,面纱被风轻轻吹动。纤长白皙的手指捧着一卷泛黄的古籍,神情专注而宁静,长睫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
整个人纯净美好得像一幅被时光遗忘的古画,散发着不染尘埃的静谧光辉。
轩辕昭屏住呼吸,生怕一丝声响惊扰了这画中仙。方才所有的焦躁、不甘、疑虑,在这一刻奇异地平息下去。
或许是阳光太暖,或许是看得太久,她似乎察觉到了异样的注视。
轻轻抬起头,两人的目光就这样撞上。
轩辕昭心头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看她的眼睛,狐狸眼的形状,眼尾微微上挑,弧度优美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魅惑,瞳孔是剔透的琥珀色,在阳光下流转着灵动的光晕。
这双眼睛,像极了他后宫那位眼角也微微上挑的贤妃。不,不是她像贤妃,而是贤妃的眼睛像她。贤妃那几分相似的神韵,在眼前这双眼睛面前,不值一提。
记忆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而至!一个惊人的念头在轩辕昭脑海中闪过——云婵才是真正的飘飘!
所有的疑惑似乎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为何初见便觉莫名悸动,为何会为她失态失眠,为何她的“尘缘已了”让他如此不甘,为何她的丫鬟会唤他“宋公子”?
只因为她就是山寨中的小麻子,他的妻子于飘飘。
“公子不该前来。”她合上书,语气客气而疏远,仿佛只是面对一个普通的香客。
轩辕昭有一瞬间情绪上头,所有的怨气都要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他想问她去了哪里?为什么当年要失约?为什么明明认出了自己,却假装不认识他?
可话到嘴边,他却说:“怎么不该来?我是来找一本经书的。”
云婵有些窘迫,她深呼吸一口,掩盖自己的尴尬:“公子请自便。”
轩辕昭看向她怀中的书:“《道德经》,我找的,正是这本。”
云婵将书卷轻轻递出,动作带着疏离:“既是公子所需,请便。”
轩辕昭接过她手里的《道德经》:“在下对道法经典也略有涉猎,不知可否指教一二?”
“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