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 - 倾国男妃 - 萧无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倾国男妃 >

☆、苏醒

悲恸遽临过后,白朗的意志渐渐回复,自然也想得明白,以如今之境遇,还须得先夺回权势,蓄足力量,才能回护心爱之人。

静下来细思,不由得一阵阵冷汗直冒,几次三番的逢场作戏,事到如今,王缜竟然还会得着时机便来试探,可见其审慎多疑之脾性。

好在白朗有小凡辅佐,两人默契相协,每每逢凶化吉。

王缜见王贵妃将坤华之遭际告会了白朗,却仍未见其醒悟,反而越发痴.缠于小凡,便又将白朗与小凡的做戏多信了一分。

战乱过后,当权者本该休养生息,还兵于民,助百姓安居乐业,而王缜急于沽名钓誉,为给自己登基篡位造势,便假饰欣欣向荣之象。

是以不顾百姓疾苦,不施仁政,反而重徭役、增赋税,四处大兴土木,修堤建坝、开山凿路、万丈高楼平地起。

然这些表面上的民生投入,大都华而不实,不过是大讲排场,为蒙蔽百姓,并招安不明就里的邻邦附国罢了。

又广开邦交,四海结朋,令万国来朝,商旅不断,乾坤城内夜夜长明,歌舞升平,附国邦交皆道是王缜治国有道,而白家新皇尸位素餐。

琅琊王氏虽有王缜殚精竭虑,巧心经营,然盛门沉疴已久,昔时为人子臣之时尚知克制,今日得势,一时没了戒恐,诸多劣性也随之失控、喷薄爆涌。

王室宗族见王缜得势,便争相地骄奢淫逸、搜刮民膏,更有买官鬻爵、生杀予夺,劣迹斑斑,不胜枚举。

如此不得民心,令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弱小而坚毅的反抗力量,便在民间星星蓄势,暗暗待发。

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

然王缜孤勇英明,也有错算的时候。

他本以铲除蒙千寒及林猛余党之名,派三千神扈军南下搜捕,实则为直探江东汴京,那里是白家皇朝龙兴之地。

王缜想来,如若老皇帝尚在人世,白家拥趸尚存,其余烬之力必选汴京会聚。

而汴京地势易守难攻,外围长江天险,内环祁山天堑,三千神扈军辗转数日都未能抵达。

王缜见多次试探白朗并无斩获,深感对其疑无可疑,想来白家皇权确已油尽灯枯,加之放眼之内天下太平,大力修饬民生也急需兵力,他便索性下令将那三千神扈遣回了京师。

却不知,这一松懈,便是给白朗以喘息。

***

昆仑山,洪门教。

蒙千寒连日广发英雄帖,密结江湖有志之士,尤其召回昔日墓室练兵的百里神兵,和追随过白朗的江湖义士。

又将洪门教众好生整顿,业已形成五千精锐之师,其下每个士兵都能以一当十,组成兵阵来又配合缜密、变化多端,真真儿的威武之师、所向披靡。

蒙千寒之所以有心校场点兵,便是随时恭候圣京遥令,助白朗铲除奸佞,勤王讨伐,夺回江山。

而蒙千寒之所以笃定白朗必有差遣,皆因千秋苑救驾那夜,百里斩的惊人之举。

他虽尚不知那夜白朗对百里斩做过什么,但他笃定白朗非但并未疯癫,反而比他这个整日守在百里斩身边的人更甚明了其病势,竟是能令百里斩听他的旨意,将真正的传国玉玺交给蒙千寒,而那玉玺包袱的衬里,还书有三个血字。

望其月

这必是条暗语,蒙千寒思前想后,终是得解。

望其月,与望其项背,不见项,亦无北。

无北,那便是向南;项,当指项羽!

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此间无项,便是暗指,当该过江!南下!

再联想,白朗既能留此密语,又能令百里斩将玉玺送到,则白朗之疯癫必是假相,太上皇自.焚,也不可当真。

白朗那夜执意不肯跟蒙千寒走,又将传国玉玺托付过来,定是心下自有筹谋――

蒙千寒,带着玉玺,过江、南下,前往白家龙兴之地,与林猛会师,辅佐太上皇,助我白家复辟!

勤王之师已整饬待发,不日便将南下蜀地,再渡长江而下,直奔汴京。

然,蒙千寒仍心怀忧挂,那份忧挂,便是阿斩。

百里斩在未遇害之前,曾多次劝他远离朝政,百里斩最渴盼的,便是能与师哥行走江湖,世外逍遥;

然蒙千寒此番又将带兵出征,涉足皇室纷争,更不堪,是在百里斩心智尽失、离不开他照拂的时候。

离别在即,情意更浓。

这夜,蒙千寒如寻常那般,为百里斩沐浴洁身,不禁总有极伤感的念头划过脑海。

想他若此行有个三长两短,师弟日后可如何安好?

想若有朝一日师弟回复心智,得知他曾舍他于不顾,为皇室再度犯险,师弟又岂不再被他气着?

水汽氤氲,香氛缭绕,渗透进心头,浸润了悲怨,蒙千寒只觉渐渐的,便有些薰醉。

眼神迷离,看向木桶水中,才觉真正令他薰醉的,是这俊美的容颜,英健的身段。

多日来为这师弟牵肠挂肚,忧心忡忡,他枉负盛年壮硕,竟是半点欲.念也未得顾上。

而今夜,临别情重,他竟是……身子里烧起了一把欲.火。

即使师弟他心智已失,征询不得他的意愿,蒙千寒也要做回小人。

然他仍对这师弟的傲娇有几分忌惮,心中也存着一丝侥幸,于是耐着欲.火,徒劳地发问:

“师、师弟,我要……我要欺负你了!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若再不醒,我、我就要对你、对你无礼了!”

话一说完却是再耐不得,他将百里斩自水中抱起。

肆意放纵之际,蒙千寒忽见百里斩唇齿轻启,舌尖微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