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我们的二流技术,在老毛子那里就是 -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 华东之雄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4章我们的二流技术,在老毛子那里就是

第354章我们的二流技术,在老毛子那里就是最先进的

一个星期之后。

当秦亮看到陈主任的时候,吓了一跳,这一副熊猫眼的样子,还是那个精力充沛的中年人吗?

“陈主任,您这是……怎么了?”

“没事,咱们白天看老毛子的技术文档,晚上的时候,咱们就把脑子里记住的东西,都写了下来,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这样忙碌,所以就……你放心,没问题,咱们干这个工作,早就熟练了,不得不说,老毛子的设计思路,还相当高明的啊。”

“是吗?说说看?”

“就拿导弹来说,他们使用的5v55k导弹,仅仅使用了一级火箭发动机,这射程就能达到47公里……”

虽然己方的射程更远,但是己方都是带助推器的啊,老毛子的导弹,就这么一级,能实现这种射程,绝对是相当强悍的了,这要是再加个助推器……

“什么?5v55k?”秦亮睁大了眼睛:“这老毛子,果然是不怕丢人,把他们最原始的东西给咱们拿出来啊。”

s-300有很多种,后期型号和早期型号,这战斗机的差距是天壤之别。

最初的s-300p,用的就是5v55k,最大射程只有47公里而已,还什么区域防空导弹,中程导弹的水平都不够,而且,用的还是无线电指令制导,本质上和萨姆-2没区别。

不过老毛子也知道这种导弹的性能不够,所以很快就改进出来了5v55r导弹,除了引导系统实现了tvm方式之外,还改进了它的单极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提升到了75千米,数据上好看很多了。

不过,真正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还是48n6e,射程达到了150公里,才算是让s-300导弹系统具有了实际意义。

现在,老毛子显然是藏了一手,舍不得把好东西拿过来,那咱们就……恶心一下老毛子好了!

“那他们的雷达呢?”

“雷达型号是5n64,最远搜索距离两百公里,这雷达很有趣,背靠背,双面雷达,旋转搜索目标刷新速度翻了一倍……”

果然,雷达型号也是最古老的!

秦亮笑了笑:“嗯,的确是很有趣,馈源还在外面,展开之后,就像是个大扁担。”

“啥?您知道?咱们为了记忆这些内容,几个人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才算是把该记的都记清楚了……”

“陈主任,咱们的研究,有收获吗?”

“有,收获很大,本来,咱们对于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研究,属于两眼一抹黑,这次,咱们算是开了眼界,里面的很多设计思想,都让咱们眼前一亮……”

“既然咱们已经把他们的资料都吃透了,那等明天,就给他们报价吧。”秦亮说道:“老毛子的所有零件,一个能用的都没有,咱们还得全新帮忙研发,这研制费用,一亿美元都打不住!”

陈主任睁大眼睛,一亿美元!咱们红旗九,要是有这么多研究经费……那一定能把项目研发出来的!

“秦亮同志啊,这么高的价格,他们……会答应吗?”

“肯定不会啊,到时候,他们想要降价,那就得把他们真正先进的装备拿出来!”

双方的合作,充满了各种试探,唉,还能不能做朋友了?

第二天。

“本京先生,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认为,贵方的这款远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各方面的技术指标都严重落伍,根本就无法承担起来未来的防空任务,现在,贵方想要请我们帮忙提升,我们认为,根本就没有提升的必要,都是垃圾……”

“什么?”

“秦先生,您不要太过分了,我们的导弹系统,哪里落后了?”

虽然他们手头有更先进的,但是交给东方人的这套系统,那也是国土防空军已经服役的主力装备啊,怎么能说落后呢?老毛子们不服气。

“秦先生,您这样说,是你们手头的装备,比我们的先进多了?”本京倒是不生气,这本来也是一次试探嘛。

“那是自然,就拿防空雷达来说,搜索距离只有区区两百公里,太垃圾!我们的同款雷达,搜索距离在三百公里以上,这导弹,最大射程才47公里,比我们的中程防空导弹的最大射程还小!”

秦亮看向本京:“贵方让我们帮忙改装,我们认为,贵方现有的装备太差了,改装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全套采用我们西工大生产的装备,这样整套系统的研发经费……至少需要两亿美元。”

“什么?你们这简直就是抢钱!”

“没错,我们苏维埃有自己的研发能力,我们可不需要你们全新研发!”

“原本我以为,苏维埃电子技术差一些,但是,至少其他能力不差啊,就拿导弹的射程来说,你们就算是没法让导弹飞高抛弹道,至少也能改进一下导弹的推进剂啊,一吨半的重量,射程居然只有47公里,不是我鄙视苏维埃,你们的技术,确实够烂的。”

“我们当然有先进的!我们的5v55r导弹,射程有七十五公里!”

“费多罗夫,够了!”本京心中那叫一个气啊,本来是想要套取东方情报的,现在,咱们自己反而把最先进的技术给说出来了?

“七十五公里?是这种5v55k导弹的高抛弹道版本吗?如果不是的话,只要能升级一下火控系统,飞高抛弹道,它的射程就能提升一大截,一百五或许有些想当然,但是,一百二十五,妥妥的!”

老毛子都睁大了眼睛。

导弹射程,和它的飞行轨迹有很大关系,就像是不死鸟导弹,发射之后,会飞到两万八甚至是三万二的高度,在稀薄的大气层中,阻力很小,射程就大幅度增加了。

地空导弹呢?

半主动雷达引导的导弹,需要全程盯着目标,跟着目标一起机动,否则就会脱靶。

无线电指令制导的导弹,也得一直盯着目标,毕竟雷达不仅仅要监控目标,还要监控己方导弹的飞行,让两者来一个亲密接触。

只有主动雷达引导的导弹,在末端主动导引头作用范围之外,完全就是靠惯性飞行,只要电子技术过关,那不仅仅可以一直飞向目标,还可以先飞高抛弹道,在高空用利用稀薄空气来降低阻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射程。

如果正常飞行最大射程只有七十五公里的话,那同样的动力,在高空飞行一百五十公里都没问题!甚至末段从高空俯冲下来,还能增加速度,提升机动性,从而扩大不可逃逸区!

而且,射程超过一百公里,在莫斯科开会的时候,把这数据说出去,多有面子……

“秦,如果我们有这种射程七十五公里的导弹,那在弹体这部分,能否用我们现有的导弹?”

“当然可以!”秦亮点头:“这样的话,弹体研发需要的五千万美元经费就省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