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载人航天该怎么走
第540章载人航天该怎么走
在航天领域里,美国和苏联是第一梯队,其他的都是第二梯队。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载人航天。
早在五六十年代,当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美苏两个巨头就开始积极地发展起来载人航天。
尤其是苏联,五十年代后期就开始搞东方号载人航天工程,到1961年,第一个航天员加加林,就已经坐着东方一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并且安全返回。
之后,老毛子又搞了两代宇宙飞船,等到现在的联盟号,已经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天地交通工具了。
而且,老毛子更是开始打造空间站,可以在太空长期驻留。
美国佬也不甘示弱,在什么水星号,阿波罗号之后,搞起来了航天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次可以运七名航天员上去,还能多次重复使用。
再看看咱们。
当年,咱们东方也有载人航天工程,七十年代就提出了曙光载人航天工程计划,代号714,当时就连航天员都开始选拔了,但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工程在72年的时候被迫终止。
这样就一直等到92年,国家才开始重新上马载人航天项目。
九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节点,当时的航天人,都面临着一种困惑,毕竟同步卫星也发射上去了,航天系统好像已经没有什么迫在眉睫的工程了,如果没有新项目,那航天人就没活儿可干了。
于是,经过一番论证,大家伙都认为,要上马载人航天!
咱们东方的航天系统,就这样进入第一梯队,虽然面临美国佬的各种刁难,但是咱们硬是靠着独立自主,搞出来了载人航天,拥有了在太空长期运行的空间站,而同时代,国际空间站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提前退出运营,于是,咱们的空间站,就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的空间站。
世界各国的航天员,想要上太空,都得上咱们的空间站,于是一些人开始学中文,一些人酸溜溜地指责:你们的空间站不符合世界标准。
我们东方人自己的空间站,遵循狗屁的世界标准!
等到全世界只有我们的空间站之后,我们的标准就是世界标准!
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西工大航天系,已经没有什么新的挑战了,于是,大家伙瞄准了载人航天!
邓主任只感觉到眼皮子在跳:“你们是说,我们西工大自己搞载人航天?”
要知道,现在国家是绝对没资金支持这种项目的,毕竟国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经济!
航天系统因为没钱,都开始努力走出去,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业务,赚取宝贵外汇了。
国家不投钱,咱们西工大自己投,那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啊!
到目前,全世界的航天事业,没有一个是能盈利的,几乎都是在烧钱的!
“这样庞大的工程,咱们西工大肯定搞不定,可以联络北航和南航,咱们一起搞啊!”
这些年来,兄弟院校早就加入进来了,北航合作开发了一些航空发动机,南航则是在直升机领域里和咱们广泛合作。
现在,这些院校都靠着和西工大合作赚了不少钱,所以,不妨拉进来,一起搞载人航天!
没有国家投资,咱们完全可以靠自己搞!
邓主任松了口气:“那既然这样,是不是先联系一下这些兄弟学校,等和他们一起交流完毕,再汇报给秦校长?”
“邓主任,如果您赞同的话,那咱们就去北航谈,正好请秦校长也加入进来。”
秦亮已经很久没来西工大了,对这个不负责任的校长,大家伙早就习惯了,毕竟之前就经常不在学校,反正有于芝这个秘书帮忙处理一切事务。
至于秦亮是忙工事还是私事,大家伙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嗯,可以,那老王,你就去一趟北航,把南航的人也叫上,一起开个会。”
“好。”王教授满脸兴奋。
造什么导弹,什么导航卫星,都已经不够航天系折腾的了,他们要干一票大的!
夏日炎炎,首都航空学院的会议室里,人头涌动。
“老魏,一路从南京过来,辛苦了。”
“哪里哪里,咱们听说之后,非常激动,当年搞714工程的时候,咱们就参与过维持生命活动系统的研发,这一部分可以交给咱们!”
“好!”
“老王,咱们搞过回收系统,这回收一块,交给咱们!”
“潘教授,你的意思是还用降落伞吗?那东西早就落伍了,我认为,咱们的载人航天,完全可以一步到位,走航天飞机的路线!西工大之前不是还搞过空天飞机吗?那个难度是有些高,但是航天飞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老魏,我不赞同你的观点,航天飞机这东西,看着先进,但是技术水平太高,咱们不一定能解决那么多技术问题,还是老老实实地走宇宙飞船的路子。”
“老潘,可重复使用很重要,航天飞机是趋势,再说了,有西工大参与,还怕技术不够吗?”
好吧,会议还没正式开始,大家伙就争论起来。
争论的是载人航天中最关键的技术路线问题!
早期的航天技术,都是从弹道导弹上发展起来的,把弹头换成宇宙飞船,就能遨游太空,不过……
每次发射,都是一次性的,下面的一级级火箭会燃烧脱落,上面的宇宙飞船也会分成几部分,最后回来的只有一个返回舱。
上天的时候几百吨的重量,下来就是一两吨而已!
这样的发射,是非常浪费的!
所以,美国佬研制了航天飞机。
肚子上挂一个燃料箱,两边带个辅助的助推器,就能把航天飞机发射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