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女帝夜谈
刘安连忙应是,房门打开,坐在正中央的便是曾经的顺天公主,当今的武朝女帝,一身九爪金龙袍,气势逼人。
帝冕微动,一双眼眸中仿佛暗藏利剑,刘安不禁打了个哆嗦,连忙跨过门槛,当即跪下,口呼万岁:
“万岁爷,这是刚才兵部送来的军情。”
旁边的随侍太监立刻接了过去,小步趋到女帝身前,恭敬地递上。
女帝接过,冷冷地扫视了一眼跪在面前的兵部各部主官:“朕倒要看看,你们选出的这群将官又给朕送来了什么好消息!”
兵部尚书陈思源跪在地上,双手和双脚不由地发软。
他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身后的几位郎中,潼关方面的情况十分糟糕,这几日传来的战败塘报已经让女帝十分震怒,因此今夜才特地召他们前来大骂一通。
这才刚有歇息的趋势,却又送来一份,简直是火上浇油,也不知是谁家下属这么没眼力见!
武选司郎中谢道清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脸上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显然,今天留守的是他的下属。
兵部主官们暗暗交流着愤怒的眼神,陛下尚且年轻,身子骨康健能熬,他们可大多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就算最年轻的也有四十余岁,要是再被骂上半夜,明天早朝不知得病倒多少。
出了这么大的事,总得有人背锅。
大部分兵部主官已经暗戳戳地定好了背锅的人选,自家长官在御书房挨骂,结果属下反手来一招火上浇油,这种白眼狼留之何用?
也是前线这些将领太过废物,明明都提前预警了,居然还打得这么难看!
但凡有一份捷报,他们都不至于这么惨兮兮的!
“好,好啊!”女帝突然淡淡地道,将手中的塘报放到一旁。
陈思源当即抖了一下,刚想磕头谢罪,却听得女帝又道一句:“总算不是所有人都是废物。”
听得此言,已经拜到一半的兵部主官们纷纷愣住了,难道那不是战败的塘报?
陈思源悄悄地抬头看了一眼女帝的表情,似是缓和了许多,心中一喜,但犹不敢相信,居然还有捷报传来?
兵部主官虽然都是书生,但在百官之中也算是知兵事的那一类。
潼关城外的大败,正是因为乾军兵锋过盛,武军不可当,自然呈溃败之势。
想要扭转这种趋势,只有靠坚城挡住乾军的进攻甚至挫败乾军的进攻,灭乾军气焰,长自己威风方可。
可算算日子,潼关此时怎可能爆发大战?
乾军集中兵力也是需要时间的!
女帝将那封塘报递给刘安,示意他传给陈思源等人观看,淡淡地道:“范无咎部百户燕三率五十余骑,斩获乾军三百余,所部仅损失三十骑。”
兵部主官们大喜!
“大胜啊!这是大胜啊!”陈思源粗粗地扫过塘报,连忙开口恭喜道:
“陛下!这一战可见我朝亦有敢战之士!亦有能战之士!”
“以一换十,这是名将之风也!虽论人数而言于大战无益,可对我武军士气而言,却是极大提振!”
“臣以为,应当重赏其士卒,以示皇恩浩荡,令我军士卒敢战!想战!能战!”
这种级别的战斗在整个战局来看,实在是再小不过了。
但谁让这是众多战败塘报中唯一的捷报呢?
陈思源就算为了自己的官位,也得将之吹嘘一番,不然显得他多无能?
女帝托着精致的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范无咎部?朕怎么觉得有些耳熟......刘安。”
刘安立刻应声而出,恭敬行礼道:“启禀万岁爷,范无咎部提前发现乾军部署并上报预警,并且以本部三四百之众挫败了乾军八百人,还俘获了二百余人。”
女帝想起来了,这也是之前唯一的捷报,只不过未及封赏,后来败军塘报便如雪花般飞来,愤怒让她暂时忘却了对于范无咎部的封赏。
陈思源看准女帝的心思,当即奏报:“臣以为,范无咎部该予以重赏!”
女帝微微点头:“既然如此,那卿等拟定赏罚,明日早朝奏报。”随后便挥了挥手,“朕有些乏了,你们退下吧。”
“臣等告退。”陈思源大喜过望,今晚总算是熬过去了!
一旁的小太监过来搀扶各兵部主官,将他们送出御书房。
陈思源两股颤颤,跪了半宿,腿早就没有知觉了,要不是有两个小太监搀扶,他堂堂二品大员当场就会瘫倒在地。
其余的兵部主官皆是如此惨状,也真是苦了他们这些老头子。
“谢郎中,今日是由你副手值守?”陈思源突然开口问道。
今日若不是那一封捷报,他们还不知道要跪多久。
之前对刘海的怨怼,此刻也化为了感动。
“没错,正是武选司员外郎刘海刘元峰。”谢道清回道,元峰是刘海的字。
“是个机灵人啊,谢郎中,此人可用啊!”陈思源捋着自己的大长胡子,随口说道。
也不等谢道清回复,他又扫向在场的各兵部主官:“各位,待会儿去内阁班房一坐,正好与内阁阁老们商讨一下究竟该如何拟定赏罚?”
众人皆是应是,今晚挨骂的当然不止他们这些兵部主官,内阁作为文臣权力之首,战败自然是要担责任的。
但内阁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女帝体恤他们,便让他们早早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