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再见 - 穿越女主一心搞事业 - 映在月光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4章 再见

肃王年后正式登基,改号天启元年,封萧晚之为文慧皇后,何氏为慧嫔,姜氏为贤妃。

京城世家大族也经过了血洗,魏王被逐出了宗族,周景与其兄妹也被降为了庶人。礼王封了郡王,福王封了亲王。

青山村的崔氏祖坟在一夜之间被毁掉,应大郎也不见了,只在乱坟前看到一只手臂,有人说那是应大郎的手,这些只是村子里的人在私下议论,大家都人心惶惶,连崔家祖坟那片都没人敢再靠近,久而久之那里成了乱坟岗。

杨荣被鲁国公圈在了家里,在先帝退位时,就悄无声息的没了,鲁国公在新帝登基后,主动提出还回了爵位,一家人搬到了祖籍乡间去,做了田舍翁。

纪氏娘家被寻了个错,纪氏大伯与大哥都被罢了官,纪氏大嫂被休了逐出家门,有人说在京城的私窑见到过她,只要十个大钱就能与她来上一回,这个消息传出没几天,她大嫂就从那里消失了。

萧晚之因伤势过重,一直在揽月庄修养,无论是新帝登基还是自己封后大典,都没有出现,在养了一年多后,身子才算好转了一些。

只是此后她兴许是伤了肺部,畏冷,只要天气稍微凉一些就咳嗽不止,能下床走动后也没有回宫,长居在庄子里。

福安寺被新帝圈了起来做了皇家寺庙,广济大师葬在了原来他居住的院子里,萧晚之能走动后,在天气好时会去他坟前坐一坐,走时在他坟前洒上一壶玉堂春。

韩老夫人也经常到庄子来看萧晚之,跟她聊一些救助女婴的事,除了这些,她再也没有插手朝政事情。

萧晚之将万通钱庄等嫁妆铺子全部捐助给了孤儿救助,按照后世的慈善计划,根据大周的实际情形做了调整,将孤儿救助挂在了惠民署下,所有的收入与支出都独立出来,里面的人员不受惠民署管辖,但是每笔支出都受其监督,除了惠民署,还有独立的监督人,管理这些的人也五年一换,必须是不记名选出贤能之士担任。

新帝虽然政务繁忙,也会抽出功夫来看萧晚之,只是每次都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两人曾经那些互相扶持的日子,都随着他登上帝位,还有那些逝去的人远去了。

时光荏苒,距离新帝登基已经有三年,他一直借口为先帝守孝不愿意广充后宫,后宫无子的事也被重新提了出来。

朝会上有官员当场提出,新帝虽然当场拂袖而去,可是周家宗室也找了过来,苦口婆心的劝他,无后是不孝不敬祖宗的大事,除了在他这里念叨不停,还去了闻太后那里,跟她哭诉了好半天。

这天天气晴好秋高气爽,萧晚之正要出门去看广济大师,韩老夫人带着阿蛮与阿呆来了,她只得留在庄子里陪着她说话,看阿蛮带着走得跌跌撞撞的阿呆在院子里笑闹。

“小孩子就是不愁长,一转瞬间就长大了,别说阿蛮,就是阿呆现在都不要大人抱,别的讲不清楚,可是不要却最先学会。”韩老夫人不错眼的看着兄弟俩,笑眯眯的闲叹道。

萧晚之也笑起来,看到阿蛮推了阿呆一把,阿呆一屁墩坐在地上,刚想张嘴哭,可看到阿蛮抬腿跑了,连忙收起眼泪翻身爬起来屁颠颠的跟了上去。

“你看看,兄弟俩每天就这样打打闹闹的,可谁也不记仇,这也要是亲兄弟才成。”韩老夫人指着他们摇头笑了起来,随之她脸上的笑淡了下来道:“圣上没个亲兄弟,虽说有福王礼王,可总是隔了一层,在朝堂上被言官以死直谏,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萧晚之微笑不语,眯眼看着远处的天高云淡,心里直叹息,就算是避在外还是避不开啊。

“娘娘,您给我透个底,以后您都不打算回宫了么?”韩老夫人看着她干脆直接的问道。

“我这样子,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回去做什么?”萧晚之无奈的笑笑道:“担着皇后的这个名,却无法生孩子,也管理不了后宫,当时封后时我就跟圣上说过,我担不起此责,可承蒙圣上厚爱,坚持给我了这个虚名,迄今都觉得有愧,那些官员上书请求废后也是应有之理,我会写折子给圣上,请求废去我皇后的封号。”

韩老夫人心头浮起浓浓的悲伤,两人终于疏远了。

立场的不同,导致她们再也回不去以前的亲密,就像那些能同苦的夫妻,等日子好了起来,却再也无法同甘,终于分道扬镳。

韩老夫人抬手拭去眼角的泪水,站起来对萧晚之曲膝深深恭敬行了大礼,沉声道:“这一礼,是谢娘娘对纪氏阿呆的搭救之恩。”

萧晚之淡然的看着她,没有避开受了她一礼。

韩老夫人又再次曲膝大礼道:“这一礼,是谢您为那些女婴们做的事,咱们同为女人,只盼着以后不再困囿于后宅,能真正随心所欲的活着。”

萧晚之微笑颔首,看着韩老夫人带着阿蛮他们离开了,喧闹的院子里又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没过几天,闻太后也来了。

两人已经几年没见,闻太后的眉头舒展,容光泛发,看起来比以前还年轻了些。

她见到消瘦似一阵风都可以吹倒的萧晚之,嘴唇颤动半晌,万语千言终于化作了一声长叹。

“本以为一切会苦尽甘来,可没曾想命运弄人,那晚,他为了救我,所以不能走。”闻太后伸出手,那白皙纤细的手上缺了一根小拇指,看起来既突兀又怪异。

“我不怪他,这跟他没关系。”萧晚之淡淡的道:“我只是累了。”

“那么多臣子盯着,读书人的嘴封不住,要是置我于不顾,他会被读书人冠上不孝的罪名,你也会成为史官口中的妖女。”闻贵妃怅然道:“我也不能死,要是我死了,你们一会被世人所不齿,二会因为我横在那里,心中始终会有心结。”

她见萧晚之微笑着不语,继续道:“我也知道我们做得太过,在你面前来说这些,好似圣上后宫无子都是你的错一般,明明你什么都没做。”

萧晚之淡淡的笑了笑,总要找个人出来怪罪,要是她们都不以为是她,为什么非得要来她面前说这些?

“国君无子,于国于民来说都不是好事,现在大周算是真正上的海晏河清,拔掉了一些大家世族,科举选出了一些务实的官员,填补了被罢掉官员的缺,军权牢牢掌握在了圣上手中,几年一调防,各路将领在当地也不会再尾大不掉,这些都是因为你,你才是大周真正的功臣,你一不贪功二不恋权,可我如今还是得来舔着脸求你,求你让圣上无论如何生个儿子。”

闻贵妃说完,站起来深深的曲膝施礼。

萧晚之想避开,身子动了动后又稳稳的坐在了那里。

既然她们有百般万般的无奈,都礼数周到,那且随她们去,要是她不受这一礼,怕是她们还会一次次来。

天气渐渐转凉,萧晚之的咳嗽也越来越严重,才刚过中秋,屋子里已经摆上了炭盆。

天启帝一进屋,便被扑面而来的热浪熏得微微眯了眯眼,他见萧晚之坐在软塌上,掀开膝盖上的被子欲站起来行礼,忙摆了摆手道:“坐吧,无需多礼。”

萧晚之也随意的坐了下来,见他皱眉道:“你这身子是越发不好了,老姜那边的药停了吧,还是让太医正来给你看看。”

“我的身子自己知道,老姜的药吃了至少嗓子会舒适些。”萧晚之微笑着道。

天启帝仔细的打量了她的脸色,见她精神还算好,也算略放下了些心,便絮絮叨叨的跟她讲一些朝廷上的事情。

萧晚之静静的听着,并不答话,他现在是帝王,早就有自己的主意,他说给她听,只是随意的说说,并不是像以前那般想寻求她的意见。

“阿萧,我曾今想过将阿呆过继到你我名下,或者选定周昭,可是宗室不同意过继阿呆,他们说要过继,也只得在宗室中寻找。至于周昭,娘说他大了,性子早就定了,虽说善良知礼,却不是为君之料,怕以后会受大臣辖制。我也将他带在身边教导过,可他那性子,太拘束胆小,比他爹还不如,真的是扶不起来。”

“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吧。”萧晚之淡笑着说道。

天启帝微震,抬眼看着她,脸上是深深的苦涩。

“你也这么说。”

“真不需要谁为谁守,忘了吧。”萧晚之从书里抽出那张两人以前的协议,抬手就撕了,随手将纸屑扔在了炭盆里,火光卷起,转瞬间只剩下了淡淡的灰烬与烧灼的味道。

“那我这几年算什么”天启帝眼眶微红,好一阵才问了出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