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江南才子
广陵城不仅以漕运繁华著称,更是天下文脉所钟之地。
前朝于此设江南贡院,历来才子辈出,文风鼎盛。
慕容嫣深知文治之重,尤其重视科举取士,欲打破门阀垄断,广纳寒门英才。
恰逢广陵三年一度的“文华会”,乃江南士林一大盛事,才子云集,论文赋诗,盛况空前。慕容嫣决定亲临会场,一为彰显朝廷重文之心,二也可亲自考察江南学子风采。
文华会设于城南瞻园,亭台楼阁,曲水流觞,极尽雅致。
这一日,慕容嫣的选择令林臻都有些意外。她并未选择便于行动的常服,而是再次穿上了那身明黄缂丝九龙四凤朝服,戴上了九龙四凤冠。
“陛下,今日文会,并非正式朝典,何以……”林臻略有不解。这身衣物沉重非凡,于轻松雅集颇为不便。
慕容嫣正由宫女整理着那长达两丈、绣着万里江山图的云锦拖尾,闻言微微一笑,透过摇曳的玉旒看向林臻:“夫君可知,为何朕平定天下后,首要之事便是重开科举?”
林臻沉吟片刻:“为打破世家垄断,广纳贤才,稳固国本。”
“不错。”慕容嫣颔首,“但更深一层,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无论出身寒微还是高贵,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立于这朝堂之上,为朕效力,为这江山社稷尽责。今日文华会,江南才俊汇聚,朕若轻装简从,虽显亲民,却不足以彰显朝廷对此事的极度重视,不足以体现‘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至高荣光。”
她顿了顿,语气沉凝:“朕今日,便要以这身帝王衣冠,这绣着万里江山的拖尾,亲临文会。让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亲眼看见,他们追求的功名顶点,朕所能给予的认可与荣耀,究竟是何等模样。这本身,便是最有力的激励与号召。”
林臻闻言,眼中闪过钦佩之色:“嫣儿深谋远虑,是朕思虑不周了。”
于是,帝后仪仗再次出行,目的地瞻园。
当慕容嫣身着极致隆重的帝王冠服,在那两丈长的华丽拖尾的簇拥下,出现在瞻园门口时,所有等候的官员、士子、名流皆被这前所未有的隆重场面所震撼,纷纷跪伏于地,山呼万岁。
许多寒门学子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何曾想过,有生之年能如此近距离地觐见天颜,而且是身着最隆重朝服的天子!
慕容嫣并未直接进入主会场,而是示意众人平身,缓步走向园中最大的湖泊——碧波池畔的露天会场。
那巨大的拖尾需要八名宫女精心托捧,在青石板路和草坪上缓缓移动,江山图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周围的书香墨韵形成一种奇特的、令人敬畏的交融。
会场早已布置妥当,案几陈列,笔墨纸砚俱全。慕容嫣于主位就坐,那拖尾便在她身后如孔雀开屏般铺展开来,成为最威严震撼的背景。林臻坐于其侧稍下的位置。
文会开始,首先是学子代表献上颂扬盛世、表达抱负的诗词文章。慕容嫣听得极为认真,不时微微颔首,遇到精妙之处,甚至会透过玉旒,与身旁的林臻低语几句。
林臻于文辞一道亦是大家,每每能给出精当的点评,帝后二人低声交谈,气氛庄重而不失融洽。
随后是自由论辩环节,议题涉及经史子集、时政策论。
江南才子果然名不虚传,引经据典,唇枪舌剑,观点碰撞,精彩纷呈。
慕容嫣大多时间静静聆听,目光扫过一个个慷慨激昂或沉思缜密的年轻面孔,仿佛在审视着她未来王朝的基石。
期间,发生了一件趣事。
一位来自徽州的寒门学子,姓寒名澈,字明之,于论辩中观点新颖,言辞犀利,驳得几位世族子弟面红耳赤。
但其人性情耿直,说到激动处,竟情不自禁地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几步,想要更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他这一动,恰好靠近了慕容嫣御座之前那铺展的巨大拖尾。
一旁侍立的太监脸色微变,正要出声呵斥提醒——御前失仪,且近乎御物,可是大不敬之罪!
慕容嫣却微微抬手,制止了太监。
她透过玉旒,看着那位因沉浸于思想世界而忘形的年轻学子,眼中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那寒澈完全未察觉自己已近乎踩到那象征江山的绣卷边缘,依旧滔滔不绝,阐发着对吏治改革的见解,许多观点竟与慕容嫣心中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慕容嫣耐心地听他讲完,并未因他的“失仪”而有丝毫不悦。
待他言毕,方才缓缓开口,声音透过珠旒,平和却自带威仪:“寒澈,你的见解,颇有新意。可知为政之道,除锐意革新外,亦需知进退,懂分寸?便如你方才,激昂向前固然可嘉,却亦需留意脚下,方不至踏错方位,事与愿违。”
她的话语一语双关,既点评了他的政见,也提醒了他的失仪。
寒澈此时才猛地惊醒,发现自己几乎踩到女帝陛下的拖尾,顿时吓得脸色煞白,冷汗涔涔,慌忙跪地请罪:“学生……学生狂妄失仪,冲撞陛下天威,罪该万死!”
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为这寒门学子捏了一把汗。
慕容嫣却淡淡道:“念你心系社稷,言论亦有可采之处,此次便恕你无罪。起来吧。望你日后,既能持守心中锐气,亦能磨砺言行矩度,方成大器。”
寒澈如蒙大赦,叩首再拜,心中对女帝的敬畏与感激达到了顶点。周围学子们也松了口气,同时更感佩于女帝的宽宏与惜才之心。
林臻在一旁看着,心中了然。慕容嫣这一手,既维护了皇家威严,又不动声色地收服了一位可能成为未来栋梁的才子之心,更向所有学子展示了天子的气度与智慧。
文会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
慕容嫣始终保持着端庄的坐姿,那沉重的凤冠和朝服似乎并未给她带来太多困扰。
只有离她最近的林臻,能偶尔看到她隐藏在宽大袖袍下,轻轻活动手指以缓解疲惫的小动作。
最终,慕容嫣亲自点评了几篇最佳诗文,并宣布将其中数位表现优异的寒门学子列入重点考察名录,允他们可直接赴京参加下一轮铨选。此举更是引得群情激动。
日落时分,文会才告结束。
慕容嫣起身离去时,那两丈长的拖尾再次被宫女们平稳托起,缓缓滑过瞻园的草木亭台。
无数学子跪伏在道路两旁,目光灼热地追随着那明黄的背影和那幅华丽的江山图卷,心中充满了对功名的渴望与对明君的敬仰。
回銮的路上,慕容嫣微微靠在凤辇中,显露出些许疲惫。
林臻策马靠近辇窗,低声道:“今日收获颇丰?”
慕容ye轻轻吁了口气,唇角却带着笑意:“江南文采风流,果然名不虚传。更难得的是,确有不少心怀抱负、见识不凡的寒门俊杰。那寒澈,虽稚嫩了些,却是块璞玉。”
“只是这身衣裳,着实累人。”她轻轻动了动肩膀,“比与人打上一场还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