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风雷
最后一丝亮隐没入墨蓝夜色中,仅余几片晚霞浮于天边,如裂锦残绸将散未散。
此时此刻,勤政殿中已经点起了灯盏。陈留王世女陈琦坐在桌边,手执一卷古奥经文,指着其中一处与楚道:“陛下请看,此卷大约就是金帐用来传道的经卷,依此卷所言,经文以渡世人,凡言俗语,皆有其妙用,而玄妙之中,则是大道所向,心诚则往,脱人间炼狱轮回,得至上法门。”
楚除去帝冕袍服做寻常打扮,闻言道:“邪门歪道之说,人死如落叶归根,哪里还剩的下什么东西。”
陈琦微笑道:“陛下不信实属自然,只是凡夫俗子未能做这般想,还是能糊弄许多人的。”
她手指画出卷上一图,两尾游鱼一前一后,衔尾成环:“此教奉信轮回之说,世间万物皆有轮回。”
楚淡淡道:“世女是如何看这轮回之说的呢?”
陈琦伸手取过桌上灯盏,去了罩子,道:“臣从前在京都庙宇中修行时曾闻师傅讲经,经云‘万物之道,不在轮回,在生生不息’,臣愚昧,斗胆为陛下讲解,人于此生,便如花开一季,或因风雨而败,或得庇护而终。人世纷繁,归根到底,却逃脱不了一死,由此说来,却是再公平不过的。天地万物,周而复始,世事迁移,沧海桑田,所谓的轮回,是万物的生长的轮回,而非个人的轮回。”
楚道:“若这世上真有人历经前世今生,那她又该如何自处?”
陈琦思量片刻,将手放在烛火边道:“有光便有暗,相伴相生。无论前世也好,今生也罢,都是生于此间人世,又有何分别?世间万物,皆有其定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其有恒者,唯有凡心可追,生生不灭。所谓众生千万,也不过是心中一丝浊尘而已。”
楚忽地笑了笑,道:“这些话若是旁人来说那便是大不敬,所言惊世骇俗,世女胆量不凡,也是难能可贵了。”
陈琦起身行礼,笑道:“仰赖陛下恩典,赐臣熊心豹胆,只是区区愚见,不足以作比贤人之语。六州十八郡皆在陛下心中,陛下只需……看的更远一些。”
楚扬眉道:“今夜太医诊断出后宫侍君有孕,不知世女以为如何?”
陈琦躬身,复笑道:“陛下有后,于朝廷于社稷,都是再好不过的了。”
.
“行行好,让一让,鱼到喽――”
李宴慌忙避开鱼车,看着地下留着一地鱼鳞水渍,水腥味让她几乎以为自己也变做了一条鱼,她忍不住道:“大人来此地是要做什么?”
清平掏钱买了一堆纸折的元宝,道:“去庙中上香祈福。”
李宴疑惑道:“那何不在庙中买便是?”
清平瞅了她一眼,道:“因为庙里的贵。”
李宴一时无话可说。
清平优哉游哉地在拥挤的街市买了些供品,眼见日光炎炎,便寻了个茶肆歇着,要了壶凉茶解渴。
隔壁桌正围着群人闲聊,其中一人道:“诸位可知这望海宴提前呐,可是大有名堂!咱们辰州虽是水道众多,但从未如今年这样,连下两个月的大雨,连河堤都冲毁了!现在人人都说是龙神发怒,这才将望海宴提到这个月来了。”
“我听说,这大水好像还把九峰山下的太庙给冲了!也不知道这是真是假……”
“太庙竟也能被冲毁了?这真是……”
李宴喝了口杯中凉茶,被那股子怪味呛了口,却见清平目光看着一处地方,便顺着一起看去,但见人来人往,并无异样。
“大人?”
清平低头饮了口茶道:“无事。”
人群中宽大的衣袖轻摆而过,其边绣着海波纹饰,一眨眼便消失在街角巷口。
.
辰州人称寺庙为神院,院中设院守一人,为院中主事,视规格大小分设长老五至十人不等,另有除扫之人若干,大多为信徒。
昭邺既为州城,自有许多神院,其中规格最大的在城中,这也是清平此行的目的所在,神院中有棵极大的榕树,枝叶繁茂,垂条千枝,荫庇路人。这寺庙周遭乃是寻常街巷,与市井人家毗邻而居,晨钟暮鼓伴着贩夫走卒的叫卖声,世俗与净地奇异地相融在了一起。
寺庙中自可带供品入内,也可在寺中店铺采买。寺中香火元宝比外头贵了许多,但仍有人在此排队等候。其中还顺带卖护符锦袋和一些小石头雕刻成的神像。其中有一家店铺占地最大,叫福缘阁,店铺里陈设典雅舒适,檀香幽幽,叫人不由心生宁静。且物件一应俱全,唯独多了许多石雕木雕,做工精细,与其他店卖的粗糙而制的神像分出高下,价格自然也是十分可观。
店中人虽多,不一会就过来个伙计殷勤道:“客人是从外地来看望海宴的吧?我们福缘阁的神像可有名了,郑合辉郑大师傅听过没?”
清平诚实道:“没有。”
伙计一噎,又道:“这位可是咱们福缘阁请来石雕大家,她做的神像每年可是要在望海宴上展出的,若是您几位有兴趣,这昭邺神院中的神像大可多瞧一瞧,有许多都是经她手而成的!”
这伙计说了半天,清平最后买了一只小小的莲花香炉回去,伙计用粗纸填充炉内,又取了个锦袋装好,将她们送到店门外,待她们走的远了些,这才回去继续陪其他客人说话。
李宴手里提着锦袋,有些稀罕道:“大人,这小店倒也十分有规矩。”
清平道:“能在这神院中把店开起来,还能将周围的店挤兑没了,能不如此?”
她抬头看了一眼头顶茂密的榕树叶,道:“走,里头瞧瞧。”
.
大殿中经幡垂落,柱子上刻着许多蝇头小字,是最初修建大殿时参与纳捐的信徒名姓。中间是一尊巨大的龙神造像,脚踏海波,流云环绕,一手持琉璃宝珠,一手拈花,俯瞰众生。
龙神又称龙女,相传出海前拜了龙女定能平安归来,若是将其小像放于船上供奉,便能避免风浪有所收获。是以闵州人也多信龙神,时常参拜,祈求平安。
清平踱到那神像边上,瞧见台下挂着一块小木牌,牌子很旧,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上书:“善女魏远玲敬奉”。她走到边上去看那些夜叉造像,在台边不起眼处皆有小牌,新旧有之。一共八座造像,有四座是魏远玲所雕,两座色泽鲜艳的是郑合辉,另两座木牌陈旧,难辨字迹。
神院可供人参拜的大殿不过几座,清平转到下廊尽头的小门边,门半掩着,她抬脚进去,只见里头很是狭窄,如弄堂般只能容一人而过,却摆放了许多等身高的神像,阳光落在门边,房中却是有些暗,窗格将光分成几束,满屋子造像千姿百态,影子映在墙上,瞧着有些}得慌。
随从便道:“请大人容许小的在前为大人探路。”
清平应了,那随从谨慎地在前,她慢慢走过这些形容各异的造像,与其他殿里肃穆庄严的神像相比,这些好似有些太过活泼了。
她突然想起许多年前的望海宴,戏班选的那些扮演龙女的女孩大都未超十五,仍是少女面容,似和这些造像有些相合之处。
难不成这是……
李宴见她看得仔细,不由也认真一尊尊瞧了过去,随从里一人忽地咦了一声,发现清平转头看向她,才觉察自己在上官面前失礼了,忙告罪而后道:“小的看这尊像,似乎……似乎与大人有几分相似之处。”
清平转头看向那尊造像,因被光恰巧照在脸上,一时间并未看清造像的脸,李宴关了一扇窗户,令周围暗了些,清平这才看清楚那造像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