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举荐官员 -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 清河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8章举荐官员

58

东宫。

卢承庆面前的茶水早就失了热气,他却如坐针毡,一口未饮。

太子李乾慢条斯理地拨着茶盏,谈兴甚浓,说的都是些风花雪月的诗文。

一室之内,只有太子温和的声音在回荡。

直到卢承庆起身,准备告退。

“卢大人乃国之柱石,何为正道,想必了然于胸。”李乾的声音不轻不重,却让卢承庆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本宫希望,日后能在朝堂上,多听听卢大人的高见。”

回到自家府邸,卢承庆几乎是连滚带爬进了书房。

灯火通明,他连夜写了数封奏疏。

弹劾魏王旧党,揭露其不法。

那态度,那言辞,仿佛与李泰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长安城中,各处府邸,相似的抉择在无声上演。

有人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下场凄凉,抄家下狱,哭声震天。

更多的人则选择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转头便成了清算魏王党羽的急先锋,下手比谁都狠。

短短半月,长安官场换了人间。

数十名与魏王府有牵扯的官员,轻则罢黜,重则流放,更有甚者,脑袋都搬了家。

李泰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土崩瓦解。

朝堂之上,因此空出了大把的肥缺。

这番雷霆手段,倒是让不少曾受过李泰及其党羽欺压的官吏和百姓,私下里拍手叫好,直呼太子殿下英明,清除了朝堂蛀虫,真是大快人心。

魏征的声音在殿内响起,带着几分例行公事的沉稳:“殿下,吏部新拟的官员补缺名单,请您过目。”

他双手奉上一份奏疏。

李乾接了过来,目光掠过纸面,指尖在几个朱笔圈出的名字上轻轻点了点。

“魏师傅,这份名单,世家子弟的分量,似乎重了些。”

他放下奏疏,语气平和。

“他们之中,确有才学出众之辈,这一点本宫不否认。”

“但朝廷取士,当如江河纳百川,不拘一格,方能得活水之利,此为正途。”

魏征闻言,捋着颌下长髯,略作沉吟:“殿下所言极是。只是眼下仓促,可选之人确实不多。”

李乾唇边泛起一抹浅笑,自案几上取过另一份早已备好的名册,递了过去。

“本宫这里,亦有几个人选,魏师傅不妨参详一二。”

魏征接过,展开一看,那上面罗列的十数人,让他眉宇间微微一紧。

名单上的人,大多出身寒微,有些是埋头苦读的书生,有些则是在地方上勤勤恳恳却始终未能再进一步的小吏。

这些人,正是李乾这些年,借苏家等隐秘的渠道,暗中招揽并悉心考察过的人才。

“这些人……”魏征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迟疑,像是在掂量着什么。

“魏师傅不必多虑。”李乾的语气显得很是轻松。

“他们的品行,本宫信得过,才干也足堪任用,所缺的,不过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罢了。”

“如今朝中空缺甚多,正是用人之际。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是给大唐一个机会。”

魏征沉默了片刻,最终,他缓缓点了点头,神色郑重。

“殿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于是,在李乾的亲自推动与魏征的默许配合之下,一批批出身寒门却身怀真才实学的士子和小吏,被破格提拔,迅速填补了因这场清洗而空出的诸多官位。

他们骤得如此知遇之恩,日后在朝堂之上,行事自然以太子马首是瞻,很快便成了李乾手中一股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

与此同时,魏王府的查抄工作,依旧进行得如火如荼。

地底深处,一扇秘库的沉重石门被金吾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数根巨木撞开。

“吱嘎——轰!”

门开的刹那,耀眼的光芒从中爆射而出,晃得门外的众人几乎睁不开眼。

待适应了些,众人定睛看去,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金银珠宝堆积如山,绫罗绸缎琳琅满目,至于那些古玩字画,更是数不胜数,随意地堆放在角落。

其奢靡的程度,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一个年轻的校尉张大了嘴,半天都合不拢,眼珠子几乎要黏在那一片金灿灿、亮闪闪之中。

他喃喃道:“我滴个乖乖……这魏王,哦不,这庶人李泰,可真是……说他富可敌国,那都是往少了说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