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舆论反击战,士族下狠手 -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 清河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3章舆论反击战,士族下狠手

“本宫信你。”

这三个字,轻飘飘的,却让王玄一直悬着的心,倏地落回了腔子里,安稳了些许。

李承乾踱了两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你家里那边,孤已经让人过去了,放心,不会有苍蝇蚊子去叮扰。”

“至于御史台那些嗡嗡声,随他们去。”

“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爱查,便让他们查个底朝天。”

“你只管做好你手头上的事,其他的,孤来处置。”

他顿了顿,面上浮现一抹难测的笑意。

“呵,他们不是爱编排故事么?那孤就陪他们好好唱一台大戏。”

话锋一转,李承乾看向苏亶:“岳父,这事儿,还得您苏家出把力。”

“苏家的那些个商路,还有咱们新笼络的那些笔杆子,都用起来。”

“也给他们编点故事,唱点小曲儿。”

“就说王中丞,怎么个不向恶势力低头,怎么为老百姓出头,把那些地头蛇、吸血的官吏给办了。”

“得编得有盐有味,让长安城里三岁小儿都会哼几句。”

苏亶何等人物,太子话音未落,他已然通透。

这是要唱对台戏,用街头巷议的唾沫星子,淹了那些士族的脏水。

他一揖到底:“殿下高见,老臣这就去安排,保管让王大人的好名声,响彻长安每个角落!”

李承乾颔首,又转向常胜,语调里添了几分森然:“常胜,把咱们的人都撒出去,给孤往死里查!”

“这些没名没款的信,到底是谁的手笔,背后又是哪个在捣鬼。”

“孤倒要瞧瞧,是哪家的茅厕,修得比旁人家的金銮殿还讲究!”

常胜心头一凛,领命的声音沉稳有力:“喏!属下即刻去办!”

太子这命令,听着似玩笑,实则透着股不把事情办妥誓不罢休的狠劲,他心头那股火也被点燃了。

东宫的暗流,顷刻间便涌动起来。

常胜和他手下那批人,都是在刀尖上舔血、沙子里淘金的好手。

一封封匿名信,从纸张的细微纹理,到墨色的深浅浓淡,再到投递时辰的诡谲,乃至某些信中独有的断句习惯,都成了蛛丝马迹。

不过几天功夫,一本厚厚的卷宗便摆在了李承乾面前。

翻开卷宗,字字句句都指向了博陵崔氏。

几封关键的信,那笔迹,那行文的路数,竟与崔家崔仁恭养的那几个清客如出一辙。

更有街面上的混混指认,崔府的管事三更半夜鬼鬼祟祟,跟几个专吃传闲话这碗饭的泼皮接头。

李承乾指尖在卷宗上轻轻一点,哼了一声:“果然是这帮东西。”

“蹦跶得欢,看他们怎么收场。”

他没急着把这东西捅出去,而是让人原样誊了一份,连带着那几封透着墨臭的匿名信原件,悄没声息地送到了他父皇的案头。

有些事,让他老人家自己看,比自个儿哭哭啼啼去告状,管用百倍。

东西送到甘露殿,李世民只瞥了几眼,面色便沉了下来。

近来这些世家的小动作,他不是没听闻,只是没想到,他们竟会用这种腌臜手段,去对付一个太子保举、他也点了头的人。

平日里一个个道貌岸然,仁义道德挂在嘴边,背地里却干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着实让他心头添堵。

长安城里的口水仗,还在你来我往。

那些高门大阀,根基深厚,人脉盘根错节,依旧不遗余力地往王玄身上泼脏水,恨不得把他钉死在耻辱柱上。

可另一头,苏家也不是吃素的。

说书的场子搭起来了,唱小曲儿的队伍也拉起来了。

一时间,长安城的茶楼酒肆,街头巷尾,除了那些嚼舌根的,也多出了些新鲜的调调。

“哎,听说了没?王中丞在冀州查案子,把那个横行乡里的崔老虎给拾掇了!”

“崔老虎?那不是清河崔家的远房亲戚吗?真的假的?”

“板上钉钉的事儿!王大人愣是顶住了压力,把崔老虎吞下去的田,都给老百姓吐出来了!”

更有那群总角小儿,拍着手,奶声奶气地唱:

“王青天,坐中间,不要金不要银,专把那百姓怜。贪官污吏哪里跑,手中宝剑斩凶顽!”

这些故事歌谣,简单直白,却带着股解气的劲儿,在市井中传得飞快。

老百姓不懂朝堂上的那些弯弯绕,但他们心里有杆秤,谁好谁坏,掂量得清清楚楚。

一来二去,那些恶毒的传言虽还在市井间流窜,却不如先前那般能蛊惑人心了。

不少原先将信将疑的官儿和老百姓,听了这些新鲜热乎的故事,也开始琢磨,这位王中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士族的攻势依旧凶猛,却不再是铁板一块,处处碰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