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引蛇出洞 -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 清河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1章引蛇出洞

李承乾心下了然。

这既是父皇的支持,也是一种敲打与监视。

他恭敬领旨,口称谢恩。

东宫之内,常胜的排查终于有了进展。

一个名叫小春子的小太监,平日里负责记录东宫外围的巡逻路线图档。

此人近来手头突然变得阔绰,时常在宫外买些不合他身份的零嘴糕点。

更蹊跷的是,刺杀发生的当晚,他恰好肚子疼得厉害,告了半宿病假,就这么避开了当值巡逻。

与此同时,王玄那边也查到了东西。

他麾下的御史台探子回报,高昌、吐谷浑等国的使臣在长安的活动,远不止搜罗些军械部件。

他们还和城中几家祖上曾是前隋官员、如今家道中落的二流士族往来十分密切。

言谈之间,这些人常流露出对当今朝政的不满。

而百草庄那位李元庆,竟然也时常出现在这些人的秘密聚会之中,干着牵线搭桥的勾当。

所有线索,如条条溪流汇聚成河,最终都流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他逐渐拼凑出了那个隐藏组织的完整面貌。

这绝不仅仅是建成余孽的复仇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以李元庆为核心,网罗了对李唐江山心怀怨恨的前隋旧势力、在皇权更迭中失意的宗室旁支,以及部分因新政推行而利益受损的守旧士族,所形成的一个盘根错节、图谋不轨的反叛联盟!

其用心何其险恶,规模何其庞大,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料。

深夜,魏征秘密入宫。

听完李承乾的分析,这位耿直的老臣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殿下,这伙人蛰伏了十几年,一朝发难,所图之事定然不小。”

“百草庄如今已是龙潭虎穴,若是强行攻打,恐怕他们会玉石俱焚,反而毁了线索,惊动更多潜藏的同党。”

李承乾点了点头:“魏公所言,正合孤意。”

他确有此等顾虑。

魏征沉吟了片刻,神情透出一股决断。

“殿下既然已经查出了内鬼,何不将计就计?”

“利用此人,故意泄露一些东宫防务空虚、太子伤情反复的假情报,引蛇出洞,让他们自己走进罗网!”

李承乾听罢,嘴角微微上扬。

这老狐狸,果然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

就在这时,常胜派出的秘卫也从百草庄外围带回了惊人的消息。

他们冒死潜近庄园,隐约听到庄内人声嘈杂,似乎在秘密集结人手。

更有兵器甲胄碰撞的声音不时传出。

期间,还断断续续听到了“春祭大典”、“务必一击功成”、“莫负先太子”之类的字眼。

春祭大典!

李承乾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那是皇帝亲领文武百官祭祀社稷、祈求国泰民安的重大典仪。

届时万民空巷,仪仗繁琐,京城各处的防卫力量相对分散,确实是发动宫廷政变、行刺君王的绝佳时机。

这伙人的野心,竟然大到了这种地步!

李承乾不再犹豫。

当夜,他便亲自提审了那个可疑的小太监,小春子。

幽暗的偏殿之内,小春子面对太子那股无形的威压,早已吓得魂不附体。

李承乾并未用刑。

他只是将一锭分量不轻的金元宝和一柄沾着暗红血迹的短刃,轻轻摆在了小春子面前。

“说,还是不说,你自己选。”李承乾的语气平淡无波。

小春子哪里还撑得住这般阵仗?

心理防线瞬间崩溃,涕泪横流地招供了自己如何被王德用金钱收买,如何泄露东宫巡逻路线与布防情报的种种劣迹。

他磕头如捣蒜,只求太子能饶他一条狗命,声称愿意戴罪立功。

“很好。”李承乾的脸上终于露出些许赞许,“孤给你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他随即面授机宜,让小春子按照他的吩咐,向王德传递一则“顶级”假情报:

太子李承乾伤势过重,已然不治身亡!

东宫如今由太子妃苏玉儿强撑局面,实则内部大乱,人心惶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