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目标明确 -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 清河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0章目标明确

道王李元庆对心腹谋士低语:“时不我待,图纸必须到手,方能一劳永逸!”

道王李元庆心一横,决意铤而走险,目标,东宫。

数日后,李敬业再传密报,直抵李承乾案前。

道王李元庆宫中内应已查明东宫防卫轮换,欲趁宗亲夜宴,守备松懈之际发难。

李承乾唇角勾起一抹冷峭,一切皆在他的算计之内。

随后便唤来苏玉儿,一番低语密嘱。

宴会前两日,太子妃苏玉儿便常蹙着眉头,不时在宫人面前唉声叹气,言语间满是对太子处境的忧虑。

一日,苏玉儿与心腹宫女闲话家常,话语间“不经意”地漏了口风。

她说,近来东宫不太平,太子已将一些紧要的图纸手稿,悉数藏于书房一处特制暗格。

那暗格,以寻常雕花木板遮掩,开启之法,唯她与太子二人知晓。

此言一出,如风过耳,不多时便一字不差地落入了有心人的算计之中。

宗亲夜宴如期开席。

宫阙之内,觥筹交错,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歌舞升平之下,暗流早已汹涌。

道王李元庆麾下数十名死士,有的乃隐组织溃散后的余孽,有的则是重金豢养的亡命徒。

他们趁宴会吸引了大部分防卫,宫门守卫亦有松懈,悄无声息地摸进了东宫。

目标,太子书房!

此刻,丘神绩正安坐值房,慢条斯理地品着香茗。

他早得密报,今夜东宫定有好戏上演。

秉承着乐得隔岸观火,心中盘算着,只等东宫一破,太子狼狈逃窜,便率百骑司“神兵天降”,既救驾有功,又能将太子无能之名钉死,好一招一石二鸟之计。

偏偏就在道王死士动手之时,本该调动百骑司外围巡逻队驰援东宫的李敬业,却在节骨眼上“犯了糊涂”。

李敬业竟将一支关键的机动队伍,遣往了南辕北辙的掖庭方向,只说那边有可疑人影晃动。

待丘神绩接报,心头一跳,暗道不妙,急忙下令调兵回防,却已然错失了先机。

东宫书房,烛火煌煌,内里却静得出奇,空无一人。

死士们悍然破门,直扑苏玉儿“泄露”的那处暗格。

迎接他们的,却是早已严阵以待的常胜,以及常胜身后数十名东宫精锐卫士。

“动手!”

书房后的密室之内,李承乾端坐不动,通过特制的铜管传声装置,声音冰冷,指令清晰。

话音未落,数枚袖珍连弩已从暗处呼啸射出!

冲在最前的几名死士连闷哼都来不及发出,便一头栽倒,再无声息。

紧随其后,浓烈的辛辣烟雾骤然弥漫,死士们猝不及防,被呛得涕泪横流,阵脚立时大乱。

“杀!”

常胜暴喝一声,一马当先,手中横刀卷起一道寒光。

东宫卫士手持新式军械,进退有据,配合无间,书房内预设的翻板、绊索等机关层出不穷,瞬间便将这群亡命徒分割包围。

激战正酣,一名死士头目见同伴接连倒下,自己亦深陷重围,突围无望,不由悲愤交加,嘶声力竭地吼道:“道王千岁!大事谐矣!我等……尽力了!”

东宫书房内杀声震天之际,王玄已亲率一千金吾卫精锐,将守备空虚的道王府围得铁桶一般。

王玄手中高举的,正是李承乾据破译密报推演出的,道王李元庆勾结前隋余孽、暗通部分士族门阀的往来信函——其中有真有假,真假难辨,却足以将罪名坐实!

皇宫夜宴正酣,李世民与几位宗亲言笑晏晏。

忽有一名内侍面无人色,跌跌撞撞奔至御前,附耳急报数语。

李世民面色陡然煞白,“腾”地一下从御座上站起:“你说什么?!东宫遇袭?!道王府被围?!”

他甚至来不及细问缘由,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窜天灵盖,当即厉声喝令:“备驾!速往东宫!”

当李世民携大批禁卫心急火燎地赶至东宫书房,眼前的激战已近收官。

书房内外一片狼藉,空气里血腥与辛辣交织,刺鼻难闻。

数十名死士非死即被擒,东宫卫士虽有折损,却仍阵列齐整,未见慌乱。

李承乾一袭青衫,衣角沾染了些许尘土,面容虽带倦色,身形却挺拔如松。

迈步上前,将那名兀自嘶吼“道王千岁”的活口死士,连同从众死士身上搜出的、刻有道王府私印的腰牌,一并呈于李世民面前。

“父皇,”李承乾声音沉稳,“儿臣幸不辱命,贼人已尽数伏诛。只是,这些贼人,似乎与皇叔道王有些牵连。”

恰在此时,王玄满身尘土地从宫外疾步而入,跪地禀报道:“启禀陛下!臣奉太子钧令,已查抄道王府。从其书房密室之中,搜出……搜出龙袍一件,以及道王与逆党往来,意图谋反的信件多封!”

说着,王玄将一叠证据高高举起。

李世民接过那些信件,又看了看那件明显是新制的龙袍,脸色铁青得吓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