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83
第083章83
侨州事一了,说是要告老的王祭酒又觉得自己精神倍儿好了。
郑重宣布太学院论道会就在两日后召开!
太学院论道会的前身便是‘月旦评’,不过直到杜邵等人被‘交结太学,诽讪朝廷’的罪名捕杀后。
原本是议论朝政,褒贬公卿的‘月旦评’,也就成了现在这样,只谈论学术问题了。
参加论道会的,除了太学生、各博士以外,时常会邀请一些社会人士。
不过这些社会人士,通常也是久负盛名之人。
而此次邀请的,便有毕诺、允道、以及杨瑾之三人。
允道自是不必说,七岁清谈,十五岁入道门,至今三十来岁,对玄学是公认的十分精通。
而杨瑾之,虽然很少在外露面,但时常会有关于老庄易的见解文章传出,且他的父亲还是天下士人之首的杨乘。
哪怕杨毅出事了,也并不影响他们父子的清名。
唯独……
“这毕诺,就算颇有才名,但入洛阳才多久啊,凭什么能与允道、瑾之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
有太学生在私下议论道。
另外一人撇嘴道,“人家如今是主傅,攀上了皇室,且又受祭酒看重,还有卢氏双子为其背书,就连允道前不久在雅集上也对她颇为赞赏,便是不满又能如何?”
就这人际关系,啧啧。
不过这些酸言酸语,在毕诺露面后,还是少了不少。
毕竟如此恣仪出众之人,按照士人颜控的思想,便觉得还是很有必要以论道会的表现再观望一下的。
毕诺与王祭酒、允道打过招呼后,目光便与杨氏麒麟儿杨瑾之对上了。
杨瑾之与卢逸风的放旷不同,他是一种被锦绣包裹着的贵气,这贵气又与皇室的不同,自带着属于士人的雅蕴。
他容色极美,又风度翩翩,真就宛如玉人。
两人视线相对后,他朝毕诺微微一笑,面上看不出任何阴翳。
毕诺回以颔首。
但等论道会正式开始后……‘没有阴翳’这个形容,便恐怕并不尽然了。
杨瑾之的论题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是一句来自庄子《胠箧》里的话。
意在批判儒学,表示这世间的大盗都以‘圣人’道理来标榜。
越是满口仁义的人越是危害越大。
此论题一出,不少人目光都‘刷刷’看向毕诺。
毕竟在场的大多是玄士,而唯独毕诺有精通儒学的名头。
况且……这位可是在入洛阳时便标榜过自己为‘仁义’的人啊。
不光太学生们双目放光,等着看毕诺如何辩难。
便是允道,也一收麈尾,目光在两人中流转,随后悠悠一笑,十分乐见其成。
“这话题,不如就由阿诺来与瑾之相辩?”
所谓道不辩不明,他不清楚两人是否有龃龉,但十分喜欢看不同思想的碰撞!
上百人注视下,毕诺微微一笑,广袖如云随风鼓动。
“如此,诺便却之不恭了。”
她和杨瑾之站在一起时,两人的容色都是如出一辙的绝色。
然而这样的绝色之下,却是道统和士名的高下之争。
……
长乐宫。
司徒景本来一直对清谈这种事,十分有偏见。
在她看来,这不过是世家们吃饱了撑得,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学,每天到处卖弄的方式罢了。
但若是其中一方是她的主傅的话……
拂袖将双陆棋挥到一旁,她撑着下颌,目光有神催促道,“快点,别吞吞吐吐的。”
太学院自然不是寻常人能去的地方。
但论道会结束后,其中的论道内容早不胫而走,传遍整个洛阳了。
“杨氏郎君说,圣人的道理,就如一把锁,锁在箱子外,声称是为了保护箱子不被盗贼所偷。
然而盗贼偷窃时,却连锁带箱子一并盗走……”
就如齐国因为有了圣明道理而富强,但窃国者田成子,却杀了齐国国君偷走了齐国,同时也偷走了治理齐国的圣明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