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太师椅
“要不,咱们挑两件看看吧?”看着庄大少一个人快步走在前面,徐老板拉住一旁的金石铭道。
金石铭显然也是手痒了,而且看到这么多大大小小的东西,他手可已经开始痒了。
“那成,咱们就先看看,小孔,让小庄别急着走这么快。”
人家黑市挑东西捡漏都是拿着放大镜,弄个手电筒一五一十慢慢精挑细选,而这庄浩倒好,简直就是大步流星,快步走过,这种行为,除了他自己能够解释的通,其他别人谁会理解。
孔春豹叫住了庄浩,庄浩正好也用真气扫描了这一圈小地摊上的玩意灵气起来。跟其他大多古玩市场一样,这里依旧是赝品充斥,鱼龙混杂。如果不是使用神龙真气探寻,非要庄浩用自己的本事一一打量,他至少会觉得一半以上的东西都是真的。
还真别说,尼玛做的真像。不但如此,比如一些陶瓷东西,那工艺水准,绝对是一绝,就算是跟前朝年代比起来,那绝对都是更好的。可是,文物文物,讲究的就是一个年头跟古旧不是。
现代工艺再好,没有几百年的历史沉淀,满大街都是,那是文物?那叫工业消耗品好吗。
庄浩停了下来,回过头看到俩老头正打量着一个摆满木头根雕,要么就是一些鼻烟壶,一旁还有三四个看上脏兮兮不成样子的土陶瓶子。
俩老头现在正在看着摊位上最大的一样东西:一个看上去全木做的太师椅仔细打量。
摆摊的正愁没生意,突然看来了俩老头,而那人似乎认识徐老板,见到徐老板,忙憨笑着说道:“徐老板,您请长眼,这是小刘我刚从苏南农村淘了一圈回来的东西,您看看,这太师椅,海南黄花梨,上百年的物件。”
“行,我们先看看。”徐老板也不客气,跟金老一人接住太师椅一头就举了过来。
徐老板显然对木椅这类不太精通,太师椅放好便将主要工作交给了金老。
金石铭今天戴着一副老花镜,现在却没派上用场。庄浩前两天才给他用神龙诀真气梳理好,现在压根也用不了这玩意。
只见老头先是扶住太师椅,一只耳朵侧耳贴在椅子面上,另外一只手则是砰砰轻敲起来。看是不是内行,一看这套本事就知道了。
摊老板小刘说是海南黄花梨,金石铭可没这么轻易就相信了,至少他自己也是有些本事了,所以他要先看看。
轻敲了几遍之后,金老又找摊老板要了点水,然后用手蘸了几滴滴在黄花梨木上,再然后,老头子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似乎已经看到是真的海南黄花梨了。
总所周知,海南黄花梨木料为华夏家具史上的一个标记。上至宋元,下到明清两代,华夏无论是从宫廷还是到民间,都有大量使用海岸黄花梨木制作家具的习惯。
黄花梨中文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原产地华夏南海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据《华夏国树木志》记载,野生海南黄花梨产于南海岛上除万宁、陵水、五指山以外的各市县。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
海南黄花梨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可表现出浅黄、深黄、深褐色、紫色。也适合镶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爱变形等特点。特别适宜制作榫卯,所以它是当时最佳的木料选择。
由于它所具有的独特代表性,几百年来,华夏各地的木材商人,文人雅士,无不为求得一块黄花梨而沾沾自喜。也因如此,海南黄花梨几乎在南海岛上被采伐一空,目前所剩也无几,目前濒危稀少,直接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资源越是稀少,黄花梨所具有的价值越是表现出来。尤其是现代已经再难寻到几十年甚至两三百年的黄花梨木做的家具。所以到了现代,但凡是黄花梨出现,一般都被冠以高价,要么就是被人鱼目混珠了。
刚刚拿金老头一番查探下来,感觉所要检查的黄花梨已经算是基本相符了,而且看这腿凳四周又是古旧,他判断这就是一把百年前留下来的黄花梨太师椅了。
“这位老板,这太师椅多少钱?”金老开口道。
小刘眼中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目光,回答道:“老板,您真是行家,检查的也够仔细。不瞒您老,徐老板是知道我这人的,我平时都是走街串巷的,难得遇到个好玩意,这把太师椅,不瞒您,我是12万收上来的,您要是喜欢,刨个人工费,您给我个14万怎么样?”
其实这家伙就是从乡下几百块钱收回来的椅子,自己也拿去找专门的师傅看过了,发现不是真的黄花梨才摆出来卖的。现在看到金石铭一脸笃定,他就知道这老头肯定是个书呆子,专门做学问那种老学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