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 白云山下事 - 凉千晚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白云山下事 >

第70章

狗对着门口吠叫,全家人回过神,才把吴慧喊进来坐。林榆把旺财关进窝里,不让它出来吓唬客人。

周淑云和陈氏的交情不浅,好不容易见到吴慧,抓着手问了许多。吴慧和她娘长的很像,都是圆脸圆眼睛。

本该是笑死来很讨喜的模样,然而这笑容中,怎么也散不去愁苦。

“当年找过你,你爹只说你成亲了,连你大山哥和大川哥的成亲席面,也没请你吃上。”

吴慧看看一院子人,除了周淑云,别人都让她感觉陌生。她和贺尧山贺尧川的关系不算亲近,小时候见面也能说几句话。

几年过去,连印象都模糊了,更别说他俩的媳妇夫郎,吴慧怯怯的喊人。

她看到干净整洁的院子,还有数都数不过来的鸡,心里不知作何滋味。

周淑云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发现吴慧只偶尔点头回答,完全不像她认识的慧姐儿,脸上笑容没了,说话做事都胆怯拘谨。

“你夫家如何?”周淑云关心地问。

吴慧眼里终于多出一种神情,干裂的嘴巴动了动,欲言又止,最后肩膀懈下,眼里蒙上一层泪雾。

林榆就在旁边坐着,他爱结交新朋友。但看见吴慧有口说不出的模样,就知道有事。

吴慧低下头,肩膀一颤一颤,她露出牵强一抹笑,点点头道:“能过下去……”

她不愿意说,周淑云也没逼着问。

陈氏去世好几年了,虽然她和陈氏感情不错,但那都是以前的事,时间过了这么久,总是慢慢淡忘一些。

吴慧嫁出去,就成了别家的人,她即便想帮帮忙,也没什么立场,不好插手别人家的事。

但是一看吴慧瘦的皮包骨,衣裳裤子没有一样是合身,周淑云心里就不是滋味。到底是看着长大的,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管。

“你晌午就留下来,在婶子家吃顿饭再走。你嫁的早,也没吃上你大山哥大川哥的席面,正好今天认识认你两个嫂嫂。”

吴慧抬起头,又赶紧摇头摆手,眼神里都是惶恐,她是来找活干的,怎么还能倒吃人家的饭。

“婶子和嫂嫂别为了我麻烦,我今天来……是想问问打草的事,我家就在小河沟,打完草每天都能送来,绝对不偷懒,大山哥和嫂嫂你们看着给,一文两文都行的。”

吴慧有些忐忑,话说完局促的笑了笑,语气中带些一丝讨好。她和贺家几年没来往了,当年的情分也慢慢减少。

实在是没办法,庄稼人赚钱本来就不容易,她又是个妇人,就算想去做最辛苦的搬搬扛扛的活,也没人愿意要她。

妇人夫郎想赚几个体己钱,比什么都难。

她捏着衣袖,生怕贺家说出拒绝的话,吴慧嘴唇都抿紧了,目光紧紧看着林榆和贺尧川。

林榆点点头:“你只管送来就是,按照事先说好的,一筐草给两文钱,清点无误之后直接给钱。”

吴慧松了一口气,脸上都恢复一丝血色,她连连点头弯腰,终于露出一点点笑,苍白而局促。

“我明天就送来,肯定不耽误时间。”

日头渐渐上来,田里还有活要忙,稻子必须趁着大晴天割完。周淑云本来想留吴慧吃饭,但一来这两天太忙,二来吴慧明后天还会送菜,过两天再留她吃饭也行。

吴慧感激不知怎么说出口,只能不停的躬身笑。她也不敢在贺家多待,要是回去晚了,不知道又要面临什么。

出了院子,她站在台阶下面回头看贺家院子,周淑云把她送出来后,又回去了,院子里传出一阵欢声笑语。

吴慧心绪有些复杂,她很快掩饰情绪,加快步伐往家里去。

……

今天暑气渐少,早上出了一会儿太阳,到了中午又是阴天。田里的稻子只剩一小半没割,今天不必昨天累。

林榆手指缠了一圈布条,边缘渗出一点干涸的血渍,用水蜡烛的绒毛止了血。昨天割稻前磨了镰刀,刀口锋利,不小心就割到手指,献血顿时溢出。

割的伤口不算深,但贺尧川说什么也不肯让他下田,只要他在家里休息,给一家人做做饭,再往田里送水,空闲的时候喂鸡。

本就只有三亩田,田里的活不算多,今天下午就能忙完,家里人丁又多。贺尧川不让他去,周淑云听见也没说什么。

摊在竹席垫子上的谷粒晒的很均匀,林榆左左右右翻了一遍,里面还夹杂了一两根稻叶,林榆踩进去捏出来,还有石子混在里面,他也给扔出来。

贺尧川中途回来一趟,把拌桶里堆满的谷子全部背回来,谷子是湿润的,比平时更加沉重。林榆赶紧过去,帮忙把背篓卸下来。

“剩的不多了,还有一小片,一个时辰就能割完。晌午还是在田里吃,早点忙活完,把谷子晒干装仓,之后就不必忙了。”

林榆点点头,“好,你在田里记得喝水。”

看见贺尧川衣领里夹着一根稻叶,他皮糙肉厚的感觉不出来,林榆顺手扯下来。

他和贺尧川没机会多说几句话,大哥大嫂和爹娘都在田里忙活,小溪也帮着割稻,他家不好偷懒。

说几句话,贺尧川背上空背篓,又继续回田里去。

林榆在家也不是没事干,背回来的稻谷不能堆积,必须马上摊开晒,稻谷里面水汽很吴,一不小心就容易生霉。

林榆把闲置的竹席子垫子拖到院子外面,下面有一片空地,是林榆原本打算开辟菜地和果树的地方,现在不大不小刚刚好,能容纳一张柱席垫子。

他把湿稻子倒上去,反反复复用竹扒铺开,直到厚薄均匀,能将所以谷粒都晒到为止。

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忙碌中渐渐过完一天。

他们家割稻结束了,把田里的农具和拌桶都搬回来,拌桶晒干净封存起来,明年又能接着使用。

而别家还在全力赶时间。

林榆舍得给家里人花钱,他去赵货郎家里买了一包红糖。一半就要二十文,快赶上猪肉的价格了。

把糯米粉团搓成小丸子,打七颗鸡蛋,再放入红糖。林榆抬起手数了数,刚好有七个,一个人吃一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