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第四十一章辛筝
第882章第四十一章辛筝
辛筝在仲秋时节回到帝都,回来后第一件事是暗示相卿老矣,第二件是先后召见赵叶与赭,让这俩总结一下帝国如今都有什么棘手的问题,他们若为新王,准备如何解决。
对于弊病,赵叶与赭总结得大同小异。
疆域太辽阔,管理起来太难。
地方离得远,不免出现天高人王远,猴子乱来的情况。
冗官冗员,对国库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收上来的税越来越不够用,有很多事需要做却因为没钱而只能推迟。
人口分布不均,稠密的地方特别稠密,稀疏的地方特别稀疏,前者对治安、卫生、防疫等造成巨大压力,后者使得许多有开发价值的荒地得不到开发。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太久没打仗,军备松弛。
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大体是一致的。
解决的方法亦是大同小异。
第一个问题,疆域太辽阔,吃进嘴里的肉不能吐出去,只能继续帝国几千年来的修路政策,道路越发达,交通越方便,帝都也可以通过更方便的交通增加对地方的控制,巡狩制度亦然。
第二个问题,打击地方大族与那些不守规矩的官吏。
第三个问题,精简官僚体系,砍掉那些没啥用或是职权重了的职位。
第四个问题,改革税制,赭认为应该什么卖得贵就对什么收重税,越重越好,赵叶认为应该按别人的收入高低来征税,赚得越多,征税越多。
问题,迁徙疏散人口,既可以开发更多荒地又可以营建更多城邑,缩小城邑间的密度。
第六个问题,绝对长子继承制这种助长贫富差距的继承法需要改改了,诸子均分法就挺好的。
第七个问题,暂时找不到打仗的机会,不过辛筝死了以后可能有了,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只能紧抓军队训练与纪律,争取别松弛得太过分。
第八....
辛筝很耐心的听他们说完,并在俩人说完后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打算用多久来解决这些问题?
赵叶谨慎的答了一个二十年的时间,辛筝表示赞许,点评赵叶很适合做一个守成之君,二十年的确是一个非常稳健的时间,只要君王的能力没问题,并且继位后能活过二十年,这个时间正好解决问题又不会闹出大问题。
赭与赵叶不同,他在观察了一瞬辛筝的眼神后反问:“王希望用多久解决?”
辛筝露出了笑容,答:。”
赭有一瞬的窒息,最终还是没说大白天你怎么就睡着了这种话,而是道:“不论王有何计划,臣必定肝脑涂地在所不惜配合。”
辛筝好奇的问:“哪怕可能要你的命?”
赭反问:“是必死吗?”
“九死一生。”
“只要不是必死便无妨。”赭淡然道。“臣相信自己能抓住那一线生机。”
翌日朝会,相乞骸骨,请求回家养老,辛筝允,并按惯例给予丰厚的赏赐,随后宣布由赭接替相位。
赭淡然的发表了一番表示自己会好好干不负期望的感激之言。
赵叶露出失落之色,但很快调整好心态,赭想坐稳王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自己与赭还有得合作,就算自己不是王,自己想的那些政策也还是可以落实下去。
辛筝见了赵叶的反应,微微扬眉,这心性是真稳,自己若是玩脱了,赵叶不失为一个后手。
给赭升了职,空出来的地卿之位辛筝从年轻人中提拔了一个填上,随后便是宣布自己还要巡狩,自己巡狩期间按传统,由赭监国。
赭的性情与才华更适合独立发挥,给他一个目标后便不再管他,放任他自由发挥,他能将事情完成得非常好,若对他指手画脚,要么赭干掉上级,要么事情办砸。
为了让赭能更好的发挥,让自己收获更甜美的果实,辛筝雷厉风行的在赭上任的便不顾反对离开帝都继续巡狩。
尽管锐意进取,尽管同辛筝私底下达成了约定,但赭并未一上来就大刀阔斧进行变动。这一年多年轻公卿们带来的变化太大,引起的怨言并不少,只是辛筝压着才没出事,他这个相若同样激进,很可能被那些不适应的旧人当成泄火对像。出于对生命的爱惜,赭任相后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延续辛筝的政策,只进行增补完善,而他增补的第一项政策便是养老政策。
养老对任何一个族群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老人是年轻人的过去,也是年轻人的未来,同整个族群息息相关,因而从一个文明中老人的生存状态便能粗略判断该文明的社会形态。
一个会遗弃老人的族群,比如曾经的人族,必定资源匮乏,或是社会动荡,亦可能两者都占。连年轻人都要非常努力的挣扎才能生存,为了族群的延续,无法再创造价值的年迈老人自然会被遗弃。
一个会善待老人给老人养老的社会,比如如今的人族,社会安定,资源尽管仍旧匮乏,但比之旧时代要宽裕许多,因而大部分老人都能活到自然死亡。
其它种族在养老问题上亦然,且各有特色。
北边与西边的邻居龙伯曾经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不得而知,但如今的龙伯社会是部族公养制,一个龙伯老了以后族里所有的年轻人都有责任与义务为他养老送终,不过这些年轻人不是亲生子。龙伯社会中,幼崽没有责任为生父养老,但有责任为母亲的兄弟们养老。同样,龙伯男子没有责任抚养照顾亲生的孩子,当然,想照顾也可以,但照顾是情分,不照顾是本分。
这种社会形态有点类似炎帝时代的人族,但炎帝时代的人族是群婚制,女人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父是谁,男人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亲生,干脆与姐妹的孩子形成类似现代的父与子关系,毕竟自己的孩子不一定与自己有血缘,但和自己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姐妹生的孩子肯定与自己有血缘关系。
青帝不是西陵族长亲生的骨肉,继承权却在西陵族长亲子前亦是因此,青帝长大后的确很优秀,但幼年时的她可没有后来的价值,不能未卜先知的西陵氏内部支持她继位,反对族长亲自继位只是因为她的血统没有争议:氏族的财产与权力必须交给有相同血缘的子孙,这名子孙的血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问题。
但同样的,从青帝的遭遇也可以看到群婚制正在瓦解,西陵族长没法保证合法配偶生的健康子嗣是自己亲生的,但他能将女人关起来,不让女人接触除自己以外的任何雄性生物,以此保证女人生的孩子一定是自己的。然这种做法只适用于女奴隶,他敢对良家子这么干就是不要命,那年头的贵族还没膨胀到几千年后的境界,只能对奴隶随心所欲的生杀予夺。
同奴隶生的孩子,血统倒是有保证,身份又降格了,让奴隶之子继承家业不是不行,只要那个奴隶之子厉害到对氏族内部进行一场血腥清洗,从肉/体上消灭所有反对意见,但氏族其他人也不是死的,并不愿意做奴隶之子脚下的踏脚石。
因而西陵氏最终继承家业的人是青帝先天畸形的同母弟,那固然有青帝力挺之故,也有西陵氏内部矛盾的因素。
这种混乱在人族持续了很多年,类似西陵族长的人很多,除非合法配偶没有孩子,或是奴子杀光了所有兄弟姐妹,不然继位的一定是合法配偶的孩子,哪怕那个孩子生父存疑。也有个别真的能干,将奴子扶了上去,但史书上也同样记载了一个倒霉诸侯:干掉了自己同母姐妹生的继承人,却在最后发现自己与奴隶生的孩子也不是自己生的,是奴妾与奴妾的兄弟生的。
这些男性诸侯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处境:姐妹的孩子与自己有血缘却不是自己生的,奴妾的子嗣不是自己负责生,而别的雄性想让自己的奴妾怀孕需要的时间可以很短,短得一盏茶都可以,再严防死守也无法完全防住,因而奴妾之子与自己存有血缘的概率很可观,有一半那么多。我的财产该给谁,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