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第三十二章连山默
第873章第三十二章连山默
地方有人死于非命,或是病逝,但同一时间病人以上,不管是因为什么情况都要上报帝都,何况死人比例达三成。
收到连山默的奏章,刚离开连山城的辛筝当即带着公卿百官转向云水岸边,路上不断下达王令,令云水两岸邑郡做防洪准备,令各地调粮过来准备救灾,免费给高风险地区的居民搬个家。
辛筝抵达云水时天上已经下了一天的雨,雨势不大,但根据专门负责记录雨水多寡的胥吏的记录,雨水有变大的趋势,几时雨停看天意。
辛筝蹲在青砖与石砖堆砌的河堤上往下瞅,河堤圈起来的河道上波涛汹涌,众多鲛人在水中不断下沉与浮出。
辛筝最开始邀请鲛人迁入帝国境内是为了清淤,不论是云水还是漓水都是含沙大户,淤泥本来就多,原来隔三泛滥和改道还能将淤泥送到不同的地方,如今被圈起来,淤泥也只能沉积于此。
河堤圈起的河道空间有限,淤泥不能及时清理,河床必定不断擡高,终有一日会成为地上悬河,再冲出河堤....不好说和原本隔三家暴哪个更惨烈。
清淤是个危险的活,辛筝最开始用死刑犯和重刑犯干这个,死亡率高达九成九。辛筝倒不心疼损耗的人手,本来就是社会渣滓,能被废物利用是他们的荣幸,她不满意的是效率,清淤速度根本赶不上淤积的速度。
综合考量后辛筝派人去海上寻找那些在海洋里混得特别惨的鲛人小部族,邀请他们迁入帝国境内,拿人族的户籍,端公家饭碗——专职清淤。
虽然陆地很陌生,且陆地上的江河湖泊很容易干涸,比不得海洋稳定,虽然物种不同,但辛筝找的鲛人部族都是底层中的底层,生存第一,其它都可以让步,很爽快的收拾包裹迁徙。
对于本来就是水产的两个族群而言清淤是非常容易的事,完全没有水里泡久了身体受不了或掉水里溺亡等困扰。
挖出的河道淤泥经过翻晒处理是天然的肥料,卖给农人便有钱赚,清淤就能获取食物鱼鲛人而言俨然天上掉馅饼,在海里想要获取食物可是要搏命的。更别说海国在海中搞种植养殖的技术已在海中传播开来,辛筝允许他们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在陆地江河湖泊里种植水草养殖鱼鳖,养的鱼鳖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贩卖,生活比以前在海里更有保障。
双方都都很满意,并在磨合后自己挖掘出了诸多意想不到的价值,原本想知道水位涨了多少还得派死士去固定水尺,如今将水尺交给鲛人,在岸上听鲛人报水位就成。
水位超过正常水平后每涨一分鲛人便会吹响一次牛角号,牛角号声音嘹亮,即便是暴雨天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负责记录云水水文的官吏专门设计了一套专门的密码,可以表达出水位上涨到哪里、河堤有没有哪里出问题、洪峰如何、哪里发生泉涌等信息,让负责岸上的人不用冒生命危险下水也能对水中的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做出应对。
尽管看不清水位,但听着号角声辛筝也将水中如今的情况判断得七七八八。
水位已经超过了正常水平,但涨得不是很厉害,然那不是因为融雪和降水量不足,而是因为池泽和人工池泽的调节。
云梦泽是元洲最大的湖泊群,云水水量过量时,多余的水会注入云梦泽湖泊群,将湖泊群变成一个超级大湖泊。
被迁到云梦泽的鲛人带来了湖泊群变成一个湖泊的消息,湖泊与湖泊之间的土壤肥沃,粮食亩产惊人,有许多人口定居、耕作,然每当洪水时良田便会被淹没。万幸的是除了几个在搬家时藏得太严实实在没找到的,其余人被军队提前打包带走,生命无恙。
为了防旱而开凿的用于蓄水的多个人工池泽水位同样飞快上涨,这不是好兆头,寻常时人工池泽中的水位都是在下降,只汛期时凑合涨点。
没一个好消息。辛筝扭头问旁边打伞的连山默。“你如今可有看到什么?”
连山默望向滔滔云水。“洪峰。”
该来的跑不掉,辛筝抑郁不已,自己这什么鬼运气?
连山默道:“王,您该下去了。”
辛筝反问:“你看我的骨头像是最近会死?”
连山默默然了一息,很快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辛筝无奈起身走下河堤。
刚从河堤上走下来便见君离寻了过来。
君离皱眉:“你又上堤了?”
“看两眼而已,我身边也有人保护,不会出事的。”辛筝道。
“迄今为止被洪水冲走的六卿有四个,公卿大夫数十位。”君离不悦。“你凭什么那么笃定自己不会有个万一?”
“这如何能一样?被冲走的公卿都是在水里才被冲走,我只是在堤上看两眼以求心里有数,看完就下来了,没有多呆一刻。说来你提醒我了,该通知官员们做好负薪填河的准备了。”辛筝生硬的转移话题。
君离闻言也没再继续原本的话题,越是重要的事,哪怕不直接指挥也要看两眼是辛筝的缺点也是优点,有效的防止臣子拿她当傻子,他只是担心辛筝的安全又不是想找辛筝吵架。
扭头看向连山默。“默也要下河吗?”
根据辛筝的强制规定:水灾时俸禄超石,年纪低于六十(有长生种血统或习武有成者另一套标准)皆要负薪填河。
这也是那四位六卿、数十位公卿大夫被洪水冲走的根源,那个层次的权贵才不会涉险,遇到水灾必定躲得远远的,洪水滔天千里泽国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一根毛的任何影响。奈何辛筝不讲理,要么老老实实负薪填河要么卷铺盖回家。
拼尽半生爬到高位,手握大权,哪个正常人愿意放手权力?只恨不能再年,永远掌控权力。
然后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现实版,辛筝虽然把人踢去负薪填河,却没有借此杀人的想法,安全工作作得非常到位,然水火无情,没有人能保证绝对安全。
连山默是领着几千石俸禄的有编制的人员,按这规矩也是要下去的。但公卿们被洪水冲走了问题不大,辛筝的逻辑虽令人不喜,却很实在:天下什么人都缺唯独不缺想做官的人,更不缺能办事(端看当事人想不想办好事)的官吏。
公卿被洪水冲走了,从底下官员中挑一个顶上便没事了。
然先知被洪水冲走了没法再挑一个出来。
辛筝被提醒也反应过来,遂补充道:“先知与我一般,不用下水。”
连山默闻言讶异的看了眼辛筝,他没记错的话辛筝的光辉事迹中便有一项是冒着生命危险下水填河,虽是百载前的事,但因为太过惊世骇俗,至今都还广为流传。
一个曾经亲自下水填河的人,如今让别人下水填河,自己在安全的岸上看着,着实不符合传说。
辛筝并未留意连山默的心情,同连山默分开去干自己的事。
待湖泊与人工池泽无法再容纳更多水时,因为有备无患而划的泄洪区便该上场,在此之前泄洪区的人口全都要撤走。
通知更下游的羽国,大家同住一条河边,洪水泛滥,谁都跑不掉,你家准备的人工池泽、泄洪区别闲着,能分担多少水量是多少。
雨一直没停,半夜时甚至进化成滂沱暴雨,蹲在堤上冲乌云瞪眼看什么时候放晴的连山默如愿看到了放晴,时间并不久,判断也就一两日的事。但放晴后的水位太过悚然,连山默连滚带爬手脚并用的去通知辛筝。
本来就没睡的辛筝更睡不着了。
数十年难遇的水灾并不可怕,辛筝当年修河堤下了血本,按着抵御数十年不遇的水灾标准来修的。这也是这些年云水泛滥频率一如既往,但被称之为水灾的只那么几次,每次损失也不大的根本缘故。但她修了可以抵御数十年不遇的水灾,老天就送来一场百年难遇的水灾,什么仇什么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