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第二十五章赭
第866章第二十五章赭
羊、牛、豚依次上称,记录□□重,称完后赭鼓舞了一番农人们,并挑了两只公豚让人宰杀,今晚加餐。
在众人忙碌烧水宰豚时赭将档案整理后捧着回到自己的住处,为了观察方便,他并未住在城中,而是在田边搭了帐篷,修了个简单的营地,带着雇来的农人一起在营地中生活。
行至半道听到熟悉的箜篌声,走到营地,青蘅果然在弹奏箜篌。
赭将一包果子递给青蘅。“路上摘的,我尝过,味道酸酸甜甜的,很好吃,你歇歇。”
青蘅接过果子咬了一口,酸酸甜甜,汁水也很多。“好吃,你也吃。”
赭只拿了一枚果子。“一枚就够了,我还要比较记录。”
青蘅没说什么,只是一边吃一边看着赭,赭已经习惯只要自己有空青蘅就盯着自己看,很淡定的开始看记录。
青蘅问:“你最近怎么都将公文抱回来了?”
赭笑答:“舍不得你,希望擡头就能看到你。”
青蘅也笑。
“你闷吗?”赭问。“你要是闷,我便与你说说我工作上的事。”
青蘅想了想,她在修鸿沟时面对最多的不是修渠,而是种地与养殖,真的快吐了,但这会人在海州,她也想知道海州的问题要如何解决,遂道:“好呀,你说来听听。”
青帝时的改良版刀耕火耘虽然适用于炎洲,但青帝是没有技术,只能那么做,做为现代人,有先人积攒七千年的经验与技术,若照搬青帝的做法未免可耻,因而赭参考的只是青帝是思路。
要找到最好最合适的路免不了做实验,赭回到海州的第一件事便是与九方燮要人做实验。
要了一千名农人三百名书吏,亩土地,赭在田间地头一蹲便是半载。
亩土地亩为单位,划分为三百组,每组种植不同的作物,养不同的牲畜。
“....总得来说,养豚牛羊还有马这四样最合适,鸡鸭鹅全都可以淘汰,太热了,一个不留神就会生病,一病就死一大片。”赭道。“种植的作物中那些对地力消耗大的也可以淘汰,我对炎洲的土壤气候真是服了,湿度大的地方,覆盖的植被一旦被清楚,土壤肥力便会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湿度小的地方,土壤倒是肥沃,却也是真的坚硬,铁犁牛耕都吃力,修建水利....元洲的鸿沟与海堤修建难度同炎洲的水利一比都不算什么,至少不会干不了多久便中暑,热得不论做什么都感觉很累。总得来说,不算清水、沿海的低地平原以及极南的温带地区,这片大陆可谓农耕克星。”
越是深入了解炎洲,赭越是无奈,这片大陆除了气候,就没哪样是对农耕友善的。就算是气候也不是全然的友善,热带植物的生命力是众所周知的顽强,农田除草都能累死人,虫害鸟雀就更不用说。
赭在元洲也种过地,但他可以发誓,在热带种地与在亚热带种地是两回事。
“它最友善的大抵是很适合种植香料,但吃饭问题都没解决就大规模种植香料,且不说王定会杀我三族。”赭颇为唏嘘。
种香料比种粮食赚钱,然在元洲,植桑养蚕与种荼也比种粮食赚钱,但那些怂恿分到地的农人种植桑荼的官吏与商人三族都被辛筝杀得干干净净。便是农人,虽然法不责众,但这不代表辛筝收拾不了他们,颁布法律规定上田与中田只能种粮食,你既然不想种粮食,那我把你的田地都换成贫瘠的下田与草田。
“我自己也不想为自己未来的统治埋下祸患。”赭解释道。“炎洲与元洲隔着万里汪洋,炎洲若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粮食全靠元洲,如今炎洲人口少,问题还不大,待来日人口增长,元洲势必提供不了那般多的粮食,炎洲要何去何从?总不能让多出的人口饿死。便是不说百载千秋后,只说近的,元洲旱蝗雨雹没完没了,时常受灾,本身也难以稳定的提供炎洲大宗的粮食,加之海上航路的风险,粮食运来的迟了,炎洲岂非遍地饥/馑?若发生大范围的饥荒,必将是野心家的温床,炎洲亦将与元洲分裂。”
保险起见,先解决吃饭问题再考虑经济作物,稳定第一。
“这恶意着实扑面而来。”种植粮食作物困难,种植不能吃的经济作物却如此容易,明摆着的陷阱,青蘅问。“农业不行,那牧业吗?”
虽然牧业养活的人口比不得农业,但再怎样也能获取食物。
赭迟疑了下,道。“比起元洲需要龙伯耗费数千载岁月改造的北荒,炎洲夏季湿热,冬季干旱,没有风雪寒冬,没有极端恶劣的天气,水草资源充足,若是养殖牲畜,牧人不需要如龙伯一般四处迁徙,但我也不知算不算友好。”
“怎么说?”
“龙伯的牧业需要大规模的长途迁徙,因而需要抱团取暖,这也使得龙伯第二王朝崩溃后龙伯只是分裂为三国,而非部族之间各自为政。”赭想了想,道:“炎洲牧人,很难如龙伯那般抱团,不过对元洲而言也不算坏事,炎洲不够抱团,便不需要担心炎洲来日造***。可只游牧没有农耕也不行,游牧能养活的人口太少了,人口少便无法修建密集的城邑,没有密集的城邑便不会有密集的道路,没有密集的道路,谈何控制炎洲?”
青蘅只能道:“你努力。”
赭道:“我在努力,我一定能解决问题。”
“有思路了?”
赭点头。“我的初步构想是轮作,以三载为一轮,先种植一岁的牧草,车前草、甜象草、苜蓿这三种是可以确定能种的,就是牲畜只有牧草吃,长肉慢。”
青蘅道:“能长肉就行,其它的可以来日再想办法,或者你也可以让牧人多养牛。元洲缺少耕牛,对于耕牛素来有多少要多少。”
赭喜道:“好主意,以牛换元洲的特产,也可以加强炎洲与元洲的联系。”
“之后呢?种什么?”
“种一茬葫芦,葫芦采收后可种一茬菽,菽采收后种再种一茬绿肥,之后种一茬麦或树薯,种麦时可以套作菽。”
青蘅不由擡头看了眼高照的烈阳。“树薯我能理解,长人在炎洲东部种的便是树薯,但麦?我记得麦的生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需要低温。”炎洲除了极南的那部分温带地区,有低温的环境吗?
“我原是想种稻的,但修水利太难,成本也太高,只能先凑合种麦。我试过,只是种不了宿麦,但如今是小冰期,炎洲也受到了影响,春种秋收还是可以的。”赭解释道。“一边种麦一边修建水利,攒水利,来日小冰期退去便可以稻替麦,亦或种植羽人的蜜树。”
不论是稻还是蜜树都很适合炎洲的气候,产量也高,奈何这俩作物都是对水利建设有高要求的娇贵作物。
“海州牧在炎洲找到了本土的野生蜜树,虽然和羽人蜜树长得跟两个物种似的,但农家弟子看过了,的确是蜜树,只是一个祖宗一个不知道多少代的子孙。农家正在尝试让羽人蜜树与野生蜜树杂交,看能否培育出适合炎洲的品种,或许不用等小冰期结束海州就能大范围种植蜜树。”
青蘅总结道:“真难。”
赭点头:“但正因为难,功劳才更大。”
赭花了一个月的整理校对实验记录,最终写成一份策论呈给九方燮,九方燮很快指定了一个邑,该邑位于海州最南边,且是内陆,让他做更进一步的实验。
赭踏踏实实的做了半年的新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可行性很高,加之九方燮身体越来越差,辛筝的公文终于到来。
任命赭为新任海州牧,九方燮退休,不过后者前脚退休后脚就被重新招为属官。不过此属官不同于正常属官,是专门为退休但又不想回家养老的高级官员设的职位,不常设,但钱多事少,日子清闲得可谓领着俸禄养老。
辛筝对九方燮的安排令赭讶异了须臾,却很快反应过来。
元洲与炎洲之间相隔万里海域,往来只有两条路:海路与空路。
南溟大洋比之东溟与西溟,岛屿众多,在人族、疍人与鲛人的开发下,沿途尽是补给中转站。船只出发只需备数日口粮,走海路甚是方便,走陆路更方便,乘着驯化的载人猛禽,往来两洲只需半月,但是——
九方燮有长生种血脉,却也只是长寿,非是长生不老,如今的他是真正的一把老骨头,让他那把老骨头去享受半年的舟船劳顿或高空飞行的寒冷....若本来退休后静养还能再活不少年,这么折腾,人在路上就得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