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第十三章青蘅
第854章第十三章青蘅
青蘅披着斗篷乘着鹏鸟飞上天,用灵力拨开周围的雨雹,沿着云层飞了一圈,虽然居高临下看不清具体情况,但通过山川河流还是判断出了受灾范围。
波及范围至郡,往后二十年不可知,但往前二十年没有比这回更大的雨雹。
赭听了这波及范围连气老天针对自己都嫌浪费精力与时间,瞬间投入了沉重的救灾中,感谢大户们,他们的家底真的丰厚,令扬州府库充盈,不然天灾之后就得加上人祸。
青蘅也没了研究音律的心情,乘着鹏鸟往来诸郡,虽然能送去的物资很少,但天灾之后最怕人祸。她是玉主,往那一站,安抚人心的效果甚于官吏们苦口婆心。
论把控人心,神棍是最专业的,虽然青蘅自己没研究这些,但巫宗数千年来将玉主乃神祇化身的说法宣传得深入人心。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人们不一定知道王是谁,却一定知道玉主是神祇化身。
绝境中人最怕的不是天灾,而是被抛弃,只要知道还有希望就不会自暴自弃,自发的遵守秩序,秩序不崩溃,大部分人就能活下来。
青蘅稳定人心再加上赭不眠不休的组织人手调集资源抢救,抢救完了一统计,虽然财务损失巨大,但确定死亡与生死不明的人口加起来没超过七千,大部分是猝不及防被雹子砸死的。此次的雨雹大部分都是婴儿拳头大小,比不上以前下过的那些人头乃至磨盘大小的大雹,但它数量足啊,劈头盖脸一同雹子砸身上,并且没及时找到遮挡的地方,不死也伤。
这个结果总得来说是个好结果,如此大范围的雨雹,却只死了这么点人,堪为奇迹,扬州的官吏们都有种做梦的感觉,这么好的成绩,政绩考核绝对差不了。
底下人畅想未来的加官进爵,赭却完全松懈不下来,雨雹是结束了,后续影响却还在,雨雹杀死了大片庄稼,今年的粮食减产已是板上钉钉。
不知该说幸运还是不幸的是,雨雹下的时候离夏粮成熟也没几日了,因而地里被雨雹杀了的作物一番抢救还是抢救回来一些,总算没全部损失。但后续统计上来后赭无奈的发现粮食缺口很大,万幸自己之前从炎洲那边买了一百万石粮食,本来准备存进地方粮仓里,这回正好派上用场。再加上本地原本的存粮,省着点也能等到辛筝从青州与越州调的粮送来,不会发展成最坏的饥馑。
但这么一场天灾,财产损失....赭看得都肉疼,更别说切实利益受损的氓庶,大部分的房子不是倒塌就是有待修缮,鱼塘里养的鱼、山林里放养的牲畜、桑田、荼园,许多人都回归了赤贫状态,灾后重建任重道远,还不能拖太久,不然治安问题会变成沉疴。
赭以惊人的速度做出了决定,派人去羽国同羽国谈荼叶贸易。
龙伯是荼叶消耗的大户,以畜牧为生,以肉为主食,想吃菜蔬也很难弄到,肠胃问题可想而知。也因此荼在北方龙伯三国眼中与盐等同地位,一两日不吃没什么,但很长一段时间不吃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拘缨河谷的面积太小,还需要种植粮食,产的荼并不能满足整个北方的需求,同人族的互市中龙伯采购的商品有一半是荼。
很少有人留意到羽人同样是荼叶消耗大户,羽人飞行对体力消耗非常剧烈,只吃素身体受不了,因而羽人的饮食中肉食比例很可观。羽人会通过摄入菜蔬水果来解油腻,但羽人疆域跨的纬度不比人族逊色。
前些年为了更方便管理和赈灾,风洲将羽国疆域设了州,青州与沃州的疆域没改名,仍旧沿用与人族共同的名字,其余地方,北荒东海岸的疆域被设为阳州,生洲那边也设了玄州与月州。其中玄州与阳州皆位于寒冷之地,种不了荼。
沃州并非荼的原产地,沃州的荼是羽人东迁时带过去的,口味....赭当年在边境参军研究羽人时便尝过羽人种的荼,感想是有待改良。生活在南方的羽人种植的荼都是卖给北方吃菜蔬水果困难的同族,自己都是吃菜蔬水果解油腻,自己都不吃的荼在开始后可想而知。
在兖州呆过的赭有信心扬州的荼比兖州的荼更受欢迎,虽然扬州的荼同样很苦,但不怕自身差,只要别人更差。
敲定了去打通羽国海贸的人选,赭又在吃饭时向青蘅打听龙族的饮食,一日吃几顿,每顿都吃什么,吃多少。
“龙族?龙族有好几个阶段,不同阶段食量不一样。”青蘅一边吃饭一边回忆。“虺阶段,第一个百岁一日食肉两三两,第二个百岁一日食两,第三个百岁,食肉十两左右,第四个百岁日食肉二十两左右,百岁,一旬吃一顿,一顿吃半只羊。化蛟之后体型倍增,一月吃一顿,一顿吃一头能吃掉一头野豚。角龙约半载吃一顿,食量和两头牛不相伯仲。最强大的应龙,他们进食没有规律可循,什么时候想到就什么吃,不过我见过一头应龙进食时一口气吃掉了十头野牛。”.br>
赭目瞪口呆,一天需要吃四顿才能满足身体需求的羽人在龙族面前都要甘拜下风。
青蘅理所当然道:“龙族体型巨大,食量大也是正常。”
赭没见过龙族,但近些年也有龙族跑到元洲溜达,因而对于龙族的形态人族也没那么陌生,那体型....巴蛇都能吞象,龙族没理由逊色。“吃那么多肉,会不会如龙伯一般肠胃不适需要荼解腻?”
青蘅听出了赭在打什么主意,回忆了下。“应龙不太清楚,但角龙的话我有看到他们啃食树叶,应该也遵循肉吃多了肠胃不适的生理规律。”
论解油腻,荼的小国无疑比树叶更好。
青蘅问:“你想打通与龙族的商贸?”
赭点头。“扬州很多地方需要重建,到处都要钱,虽然王批了赈灾的钱款,但要完全重建并且让人看到未来会更好的希望,那些钱远不够。虽然我不待见扬州之前桑荼侵占耕地等乱象,但扬州桑荼却也是扬州的支柱,用得好也能让扬州发展得更好,补上我还差的一岁税赋。”
青蘅道:“王只是让你抄那些大户税赋只是玩笑,并非强求,你不必逼自己太甚。”
赭道:“我知道她是开玩笑,但我想要海州牧的位置,而她想将海州牧之位留给她的继承人,不想给我,我想让她改变主意就必须展示出更大的价值。”
王就算将海州牧给你也是给下一任王铺路,让你做下一任王的踏脚石,青蘅心想,却没说出口,这些东西她相信赭更清楚,但赭自信未来失去海州牧的位置,海州也不会脱离他的控制。
那个时候....青蘅回想了下辛筝那张堪比死亡名单的王位候选名单,赭要真将未来的王给架空了,辛筝大概率会鼓掌叫好。
没有镇压或平衡各个阶层的能力,凭什么成为人族的王?被人废了亦或杀了都是活该。
啥?
新王是辛筝自己选的。
王位候选名单上每个名字也是辛筝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人杰,但大多是被辛筝玩死的。
虽然辛筝主观上没有恶意,但她对继承人的高标准高要求使得她客观上一直在折磨候选人的心态。
光是前途正好时突然被扔到炎洲去发光发热这一点就足以让大部分人心态崩溃,不是每个人都如赭一般能及时调整心态。遑论还要身强体健,强壮到能在瘴疠横行的炎洲活下来,并且在之后意识到海州牧之位对未来王权花落谁家的影响,几个人受得了这么折腾?那些心态没崩并且没水土不服没染上瘴疠的人杰大多在回到安逸舒适的元洲后不愿再提起炎洲,遑论积极争取回炎洲。
从青蘅这里判断龙族有可能对荼感兴趣,赭很快务色了合适的人选去龙族经常溜达的几座沿海城邑找龙族。
敲定了人选,给了条件和任务,剩下的赭也无法再干涉,只能一边等一边忙灾后重建,就算要拓宽商贸也得先将本地基础打好,最重要的是丝荼再怎么发展也不能再侵占耕地,必须盯着。
忙活到看到正常季节下雪时赭终于清闲了下来,来自辛筝的赏赐也在此时到来。
有功的官吏们爵升一级到两级,赭也升了一级,爵至上卿,再想升也没得升了。本来按着常理,已经是正卿的爵位想要再升就得等辞官养老时,但他这回的救灾成绩太出彩,辛筝便破例让他还没到养老年龄便升至上卿。除了爵位,每个官吏还额外发了相当于一个月俸禄的钱币做为奖金,赭也不例外。
州牧的待遇等同于六卿,仅次于王与相,不算杂七杂八的福利,每岁只俸禄也保底一千八百石,每隔两年还会按时涨,一个月的俸禄赶得上刚入行的底层小吏一岁俸禄。也算是横财,关键是拿着还不烫手,数了数奖金,又数了数这些年攒的钱,赭很开心的拉着青蘅去逛街,准确说是逛乐器店铺。
音乐是艺术,也是奢侈品,直白点就是一般人玩不起。哪怕是最普通的乐器也需要数百钱,寻常人家哪有舍得这个钱。
但和平盛世的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像乱世一样将所有精力与资源都花在生存上,生存方面需要投入的精力与资源少了自然会有更多精力与资源投入到生活中。而音乐的历史比文字的历史还要悠久,足以证明人们对音乐的需求有多牢固,将因盛世而省下来的精力与财富有相当一部分投入了乐这一领域。
辛筝虽然对绝户饭爱得不可自拔,但她嘴刁,低于十万石的绝户饭看一眼都算她输,而十万石以下的人家在孩子对音律感兴趣时还是买得起几件乐器做礼物。
帝都每隔三年会举办一次乐会,让全天下的乐师去比赛,胜者将受到台城的邀请被聘为御用乐师,在台城的重要宴饮上献艺。
就算没能在乐会上夺魁,也有别的出路。
民间有言,一流的乐师国宴上献艺,被国家包养;二流的乐师在邑郡献艺,被邑郡包养;三流的乐师自己被乐楼聘用,在乐楼表演,而乐楼提供给乐师上品乐器,再卖票给想听音乐放松精神的氓庶,也有一些出身优渥不缺好乐器的乐师自己开乐楼;四流的乐师混得最差,在街头献艺,凑合着也能糊口乐师,趁早改行。
好的乐器与好的乐师是相辅相成的,青蘅能随便拿泥捏个呜都奏出好曲,但那是她妖孽,正常乐师没这能耐,且即便是青蘅,用好的乐器奏的曲也甚于呜都。
由此可见,好的乐师怎能没有好的乐器,至于好的乐器肯定贵,乐师家境不一定支撑得起。乐师支撑不起,乐楼支撑得起,乐师的技艺关系到乐楼的收益。以维扬城中最有名的乐楼为例,每岁花在乐器上的钱超过一百万钱,镇楼的名琴更是花了二十万钱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