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第八章青蘅
第849章第八章青蘅
生洲的地形与元洲不同,元洲是中间断云雪山山脉一枝独秀,海拔惊人,然后向四面八方降低海拔。生洲整体地形则是南高北低,若干山脉纵横交错,生洲被山脉、河流、沙漠等地形切割成七个地缘区域,最北边的北溟群岛区域被羽族与龙伯共分,剩下六个区域中羽族占一个半,龙伯占半个,剩下的仍旧是一片蛮荒。
羽族与龙伯都想完全开垦与控制,奈何人口太少,只能一口一口吃,也因为生洲的辽阔,双方虽然时有摩擦,却没打起来。
青蘅与辛筝拿着舆图和情报商量了一番,最终选了一个没有羽族与龙伯足迹的地缘区域,保持距离才能不刺激龙伯与羽族,生洲之地是这俩先来的,他们比人族更熟悉这片蛮荒的大地。
不能太靠近大平原,人族未来两百年的重心都是炎洲,生洲这边离大平原太近,人口多了以后要么分裂,要么帝国不得不从炎洲分出心神来善后以确保生洲城邑不分裂,不论哪种都不是好事。
权衡的结果便是第一座城需在临海,要适合修建深水港口,这第一座城辛筝准备经营成商贸中转站,必要时可以转化为军用那种。但总的来说未来至少一百年这座城邑的用途都是商贸中转站,因此建设在满足基础军事需求的同时可以偏重于商贸需求,选址便不能离群索居,只能在人族商船往来元洲与生洲之间或是离路线不远的地方选址。周围需要有能耕作的平原,一座城邑,尤其是一座商业城邑,粮食绝不能全依靠进口,不然在这片羽族与龙伯占据大多数人口的大地上太不安全,但也不能是大平原,避免完全自给自足。
辛筝对筑城的地址提了一二十条要求,青蘅乘着鹏鸟溜达了月余,最终在生洲南部的一片半岛上选了一个绝对满足辛筝那一堆挑剔要求的地方。
半岛的地形一半山脉一半平原,往北是高原,却不是元洲那种荒漠与半干旱的高原,而是类似于炎洲那种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植被茂密的高原。生洲虽不似元洲那般跨越纬度,但南端也位于热带区域,植被与气候比之帝国南部不遑多让,不同的是帝国南部多山多丘陵,而生洲南部多山多高原。
这片半岛很适合发展航海,而且青蘅在周围海域溜达了一圈,发现这片半岛可以开通同龙族的航线,算是意外收获。
龙族被辛筝忽悠去研究恐龙养殖已有些年岁,暂时还没出什么成果,但未来要是有成果,这条航线就很重要。龙族群岛到元洲需要经过一片海域,那片海域被称为巽海,又名飞廉海,海上风暴肆虐,非常不安全。往来生洲与龙族必然绕远路,所幸龙族没什么出产——虽然产海鲜、珍珠。玳瑁等海产,但鲛人也产,还更多更好——因而人族与龙族的往来都是龙族跑到人族沿海城邑,而龙族会飞,倒也没发生过什么事。
即便龙族未来研究恐龙养殖不成功,商路也还是要发展,龙族的个体太强大,让这样一个族群什么都缺,一定会被抢。若只是龙族向人族开战辛筝倒不怕,怕的是龙族化整为零抢劫沿海。
辛筝废分封时有大量贵族余孽或自己转职或发放兵器让别人转职盗匪,为了收拾这些盗匪,辛筝在全帝国范围内大剿匪,前后花了数十载,光是砍下来挂城墙上风干的人头便超万。..
这些纯粹陆生物种的强盗尚且如此令人困扰,何况海陆空三栖的龙族转职盗匪,日子不用过了。因而辛筝对龙族的打算是,先让龙族折腾恐龙养殖,能成功的话龙族能自力更生,人族也能多一个肉食来源,皆大欢喜,不能成功的话....辛筝表示,那人族、羽人与鲛人都必须为龙族思考如何自力更生并对龙族提供帮助,无关义务与善良,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是个正常人都不会想与一个海陆空三栖的强盗做邻居。要么赶走邻居,要么帮邻居转职。
不论最终是哪种情况,这条航线一定用得上。
为防万一,青蘅又务色了两个地点,一共三个地点拿回去给辛筝选择,辛筝权衡一番后选择了半岛上那个,打算派一位公卿去筑城。
出于对人族未来战略的关心,青蘅忍不住开口询问辛筝准备派哪位去生洲,朝堂公卿中现下能去生洲且能办好此事的人选....她能想的只有一个——赭,但赭是夏卿,正在整顿地方军备,显然腾不出手,而派其它人选,青蘅并不看好。
辛筝道:“我不知道。”
青蘅讶异的看着辛筝。“你居然没想过这个问题?”
辛筝道:“我想过啊,但我不确定朝堂现下的公卿中在接下来能有几人活下来,就算如今想好了,过些时日人死了,那不是白费心思?待事情结束了再从生者中挑选。”
青蘅一时不知能说什么,做辛筝的臣子,老实说,很危险。以公卿百官中地位最高的公卿为例,十个六卿约莫两个能平安退休,剩下八个不是人头落地便是锒铛入狱。平安退休的也不意味着绝对的安全,准确说,平安退休养老的公卿自己是安全的,但他们的子孙不会像他们一样谨慎踏实,而爱屋及乌这种道理在辛筝身上无效,因而这些平安退休养老的公卿死后,其家族短则一代,多则三代就会享受到辛筝砍头抄家一条龙服务。
虽如此,也很少有人能因此指责辛筝的不是,因为她很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所有享受到砍头抄家一条路服务的人都是犯了法。
不犯法能否绝对安全不得而知,因为法律是辛筝制定的,她在需要时可以改;更因为身居高位,一言能决人生死时,人很难再约束自己。
我有权有势,是上流社会的上等人,凭什么要为了下等人束缚自己让自己过得不痛快?这种思维很有道理,但说服不了热爱吃绝户的辛筝,宰一只肥羊的收获甚于从一万只穷人的骨头榨油。
吃绝户的甜头,尝过之后很难戒掉,至少辛筝是戒不掉了,平均十年便会高举一次屠刀收割肥羊,最直观的现像便是人族如今没有任何一个传承百年以上的高门世家,不论多么煊赫的家族都逃不过一个结局:绝户。
有的是自己的因素,如生不出或生了却夭折,无嗣继承家业而绝户,但更多的还是生了,且没夭折,后继有人,然一大家子尽数被辛筝砍了,人死绝了,亦为绝嗣。
除了少昊、连山等氏族,前者是君离一直没死,让辛筝没有动手的理由;后者是有别的价值,让辛筝为了那份价值克制吃绝户的冲动。
青蘅也不是第一次经过这种事,甚至有几次就是她主导,做了辛筝的刀,但这回卡的时间点,青蘅有种不太好的预感。“这次的刀是谁?”
辛筝笑道:“自然是你的情人,别这么瞪我,他自愿的,我没强迫他。你若实在担心可以回去保护他,毕竟这回要死的人有点多,我也不能绝对保证他的安全。”
并非每一把刀都能活到尘埃落定,踩着万千尸骸向上爬,自然也要承担万千尸骸及其亲朋的仇恨,尽管辛筝极力保护,还是有刀会在过程中死去,辛筝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便只能杀更多的人给刀陪葬。
青蘅并不能接受赭因此而死,迅速辞别辛筝。
寻到赭时赭正在收拾行囊。
兖州地方军务已经整顿得差不多,也不难,就是将之前因为战争而延迟处理的人抓的抓,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证据和罪名在这之前就已收集齐全,费不了多少时间。
伤亡将士的抚恤也安排得差不多,这个花费的时间最多,但因为赭在帝都时虽然没干什么事,却也不是纯粹蹉跎光阴,帝国所有将领的名册都给背了下来。跑到兖州整顿地方军务,军队中上到将领下到军卒的名字也同样背了下来,籍贯与家眷虽然没完全背下来(记忆力有限),但都有整理与登记,因而前线打仗每死一个人,他的抚恤会马上跟上,不做任何耽搁。
中途还整顿了抚恤的政策,辛筝原本的抚恤政策是抚恤金很丰厚,但按季发放,避免人突发横财搞得家破人亡,按季就不同了,每次领到的钱财可以补贴开销,却无法大手大脚的挥霍。
想法是好的,曾经执行得也是很好的,奈何岁月如刀,对人对事都不留情。这一政策推行了两百载,被各种贪财图利者钻空子,也就辛筝还活着,并且经常满世界跑,不然鬼知道这一抚恤政策会被落实成什么鬼模样。但辛筝活着也只能延缓死亡,而无法阻止事物随时间流逝而变质。
赭请示辛筝后干脆在兖州推行新的抚恤政策,不直接给钱粮,而是从官田中拨出一部分做为抚恤分给伤亡将士。当然,这些抚恤田不是送给他们,有使用年限,伤亡的将士,这份抚恤田会一直做为补贴到他们死亡再收回。
已经死亡的将士,抚恤田给家属,补贴年限视其家中老人与孩子的年龄而定,若有老人,那抚恤田会给到老人死亡再收回,若有孩子,则给到孩子成年或者夭折(防止乡人吃绝户)为止。若有配偶....辛筝的抚恤政策从来只惠及生汝者,汝生者,养汝者(养父母),汝养着(养子女),除此之外皆不考虑,配偶非生养汝者,亦非汝所生养者,自然不在抚恤政策的范围。
考虑到伤亡将士的家庭刚刚损失了壮劳动力,分了地也无力耕作,因此这些地由同乡进行耕作,出息归伤亡将士的家属。做为对义务劳动的同乡的补偿,出了劳动力耕作抚恤田的乡人可以减免税赋做为补偿。
尽量省略中间环节,减少别人伸手的机会,又额外拨了一笔款项做为官吏们加班的补贴,并按住官吏们不准对抚恤的东西伸手。
至于会不会有人不悦,自然有,但敢于将心中不悦表达出来的都被赭送入牢狱,捧上铁饭碗,下半辈子的饭食有了着落。
因而到赭这里,抚恤也没费太多时间,一切都很顺利,也因为太顺利,他发现在兖州没什么事做了,遂向辛筝申请去别的州开战工作。
上上下下检查了一番赭确定完好无损,青蘅这才放心的捋起这小一年发生的事,捋顺后询问:“为何如此积极?”
“我不申请,她也会提起,既如此,不如我主动提起,给她留个好印象。”赭坦诚道。
青蘅无法反驳,确实,赭不主动开口,辛筝也不会让他闲着,好用的工具就应该榨出更多利用价值。
“那你自己怎么想?”青蘅问。
赭答:“我离王权又近了一步。”
青蘅明白了。“我以后不出去旅行了。”防止哪天突然做了寡妇。
***
战事结束后辛筝在月照之地蹲了月余,又在沃西溜达了一圈,这才往回走,中途再次经过连山城。
抱着圆滚滚的小家伙掂了掂,辛筝忍不住道:“你怎么又肥了?再肥下去都能宰了煮肉吃。”